患者29岁,女性。持续性下腹痛,传腰骶部疼痛1年半,劳累或性交后加重。面色萎黄无华,精神差,懒言,疲乏,食欲不振,失眠,小腹胀痛,腰骶部持续性疼痛,小便黄,大便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属盆腔炎性包块,证型为温热蕴结,气滞血瘀。
盆腔炎性包块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消谷善饥4个月,乏力多汗,项下结瘿,其形如小碗。脉浮数有力,舌苔薄黄。中医诊断为消渴合并瘿气。病机属阴虚火旺,气滞痰凝。
消渴瘿气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81岁女性,主诉小便淋漓涩痛,病程自2012年7月底起,持续约2个月。小便频数,夜尿5~8次,伴心慌、急躁、纳少、大便偏干、睡眠差。舌澹红,舌质暗,苔黄厚腻,脉滑细数。中医诊断淋证,证型为湿热下注,脾肾不足。
慢性泌尿系感染淋证湿热下注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患者,反复自然流产,末次流产1987年10月。主症包括脚跟疼痛、头晕、小腹疼痛,性生活后加重,纳欠。舌稍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示宫颈轻炎,宫体轻压痛,左侧附件压痛。中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病机涉及肾虚、气血不调、湿热内蕴。辨证属肾虚血瘀、气血不足、湿热下注。
习惯性流产肾气不足湿热内蕴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为口腔多处渍病,伴有红、肿、热、痛、口臭、口渴、口中发热、吞咽困难。病程1周。中医病名口腔溃疡活动期,证型阴虚胃热。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弦数。
口腔溃疡阴虚胃热舌红苔黄脉细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腹胀满二月。病程二月。中医病名肝硬化。证型脾虚肝郁。病因病机脾虚肝郁。舌红苔白。脉象平缓。腹胀乏力,纳差,双下肢浮肿。腹软,肝脾未及。腹水(-),双下肢浮肿(+)。舌红苔白。脉象平缓。
肝硬化脾虚肝郁腹胀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血分为湿热所迫,经来太频,阑门外粟疮侵蚀而致臂肤天完,痒痛相兼,二便俱少。脉弦大而数。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为血崩,证型属湿热下迫,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迫血妄行。问诊见经血量多,痒痛,二便不利。切诊见脉弦大而数。
湿热下迫肝热挟湿阴虚血燥血分湿热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发热周余不退,午后更甚,体温达39.6℃,汗出热不解,口苦而粘,渴欲饮水,睡眠差,食欲不振,腹胀呃逆,溏粪气秽。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湿热困聚,氤氲肠道。
发热湿热困聚肠道积滞口苦
查看详情 →
女,13岁,面部红斑半年。阴虚火旺、湿热内盛。面部红斑、目外眦糜烂、五心烦热、腰酸、舌稍红、苔白黄干、脉沉滑。舌红、苔白黄干、脉滑。舌稍红、苔黄少、脉滑。舌红、苔白微黄、脉滑。
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火旺气阴不足湿热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胃脘作痛,饮食喜热恶寒,唾血,痰唾中夹血丝。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属唾血,证型为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肾水不济,心火上炎,痰热扰心。望诊见舌澹红中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怔忡、失眠、善吐痰唾,切诊见脉沉取散数、脉滑数不驯。
唾血心火炎上肾水不足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女,57岁,口舌干燥而不欲饮,嘴角裂口、发红疼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牙齿破碎脱落,全身皮肤干燥,阴道干涩,舌质红苔少干燥有裂纹,脉沉细数,糖尿病病史2年,中医诊断口燥咽干,病程一年,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质红苔少干燥有裂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皮肤干燥、阴道干涩、口腔症状,切诊见脉沉细数。
干燥综合征口燥咽干阴虚火旺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月经错后伴量少,病程未明确。主诉月经错后伴量少,初潮12岁,周期26个月,量少色暗,血块(-),痛经(-)。平素嗜食辛辣,腰膝酸软无力,情绪易怒,纳可寐欠安,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月经后期伴量少(肾阴虚证)。病因病机为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炼液为痰,破阻胞宫,血行不畅。
月经后期肾阴虚证阴虚内热血海不足
查看详情 →
39岁男性,主诉浮肿、尿短赤、腰憋困、下肢浮肿、小便灼热、口咽干燥、食欲差、手足时烧、身发冷、舌苔白腻、脉沉而不缓和。中医病名肾炎,证型脾阳不运,水湿浸渍。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浮肿、尿短赤、腰憋困、口咽干燥、食欲差、手足时烧、身发冷,切诊脉沉而不缓和。
肾炎肾气虚损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月经14天提前,量多,经色紫黑有条块,气臭秽,经期腹痛腰痛,午后潮热,口干喜冷饮。唇色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中医病名为月经先期,证型为实热证。病因病机为血热,影响冲任,迫使经血先期而下。
月经先期实热证血热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寒战,骨节烦疼,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缓滑。湿热交蒸,蕴结于经络,脉道不通利。面色黄腻,舌质红,苔黄腻,脉缓滑。症状包括发热、骨节疼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缓滑。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湿热痺证,证型湿热交蒸,病因病机湿热蕴结经络。望诊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发热寒战、骨节烦疼、小便短赤,切诊脉缓滑。
湿热痺证食积停滞紅斑狼瘡小孩厭食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尿时少量精液外流,尿色赤浑浊,尿涩不爽,口苦,咽干口渴,心烦少寐,大便溏臭,脘腹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辨证为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酿湿生热,流注于下,扰动精室,精液被灼而致不液化。中医病名为精液不液化,证型为湿热下注。
精液不液化湿热下注脾胃损伤口苦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眩晕半年,腰膝酸软,耳鸣,目暗,自汗,盗汗,口干,阴囊潮湿。舌略红,苔微黄,脉弦细略数。中医病名属肝肾不足,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相火妄动。望诊见舌略红,苔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腰膝酸软、耳鸣、目暗、自汗、盗汗、口干、阴囊潮湿。切诊见脉弦细略数。
眩晕肝肾不足阴虚相火妄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烘热汗出三年。病程三年,烘热汗出,一天数十次,心烦焦躁,口干口苦,汗出后怕冷,乏力,腰酸,便溏,舌质红、有裂纹,苔厚腻,脉弱。中医病名更年期综合征,证型肾精虚衰,病因病机肾阴阳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心火偏亢。望诊舌质红、有裂纹,苔厚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烘热汗出、口干口苦、便溏、怕冷、乏力、腰酸;切诊脉弱。
更年期综合征肾精虚衰肝阳上亢心火偏亢
查看详情 →
李某,49岁,男性。乏力、纳差1个月余,伴皮肤巩膜发黄半个月。全身皮肤、巩膜深黄如橘色,神倦乏力,纳呆,腹胀,厌油,小便少、色深黄如浓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既往有乙肝病毒感染5年。中医诊断肝瘟,辨证湿热疫毒蕴结。
慢性重型肝炎湿热疫毒肝瘟黄疸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面色深暗,倦怠少神,畏寒,大便稀溏,小便短赤,腹胀大,脉沉缓,舌质暗,苔白湿,辨证为肝病之寒证,湿邪遏伏。病程较长,诊断为B型肝炎、肝硬化、脾肿大、有积水。二诊腹胀减轻,大便渐整,面色转好。三诊腹胀渐消,胃纳正常,面庞黑色退掉十分之五六,肩臂颈项酸痛,辨证为久伏之风寒已显现于外。六诊牙痛甚剧,辨证为风痛。七诊牙痛已愈,肝功能恢复正常。
肝硬化脾寒湿盛风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