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主诉包括冠心病、早搏、心悸、头晕头痛、腹胀痛、饥饿时心慌、四肢冰冷、多梦、大便不成形、耳鸣、下肢无力。既往史包括高血压、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体形瘦高,面色黄暗,头发稀疏,腹部两腹直肌薄且硬如板状,舌嫩,舌底静脉瘀紫,脉软。中医诊断为心悸、头晕头痛、腹胀痛、心阳虚证。
冠心病心阳虚证腹胀痛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女,48岁,间断性心慌21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3年。心悸,气虚血瘀、阴阳两虚。心力衰竭,心房纤颤,二、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影增大,左侧胸膜增厚,肝脾肿大,左肺多发纤维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细涩。
心悸心阳虚衰瘀血内停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劳累后心悸气短8年,加重2月余。心悸气短而喘,动辄尤甚,高枕卧位,咳嗽咳白痰,肝区疼痛,纳差食呆,倦怠乏力,消瘦,尿少,双下肢水肿。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不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心源性肝硬化。气阴两虚,血行瘀滞。面色晦暗,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肝大,双下肢水肿,脉细不齐。
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行瘀滞五脏俱病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诉活动后气短胸闷2年。中医病名心衰,证型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心脾肾阳虚,血瘀水停。望诊见舌质淡红,舌背静脉有瘀点,口唇澹紫,颈静脉轻度怒张。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易出汗,纳谷尚可,大便易溏质稀,日行2次。切诊见脉小缓,至数不齐,强弱不等。
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衰心脾肾阳虚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女,70岁,反复胸痛4月,再发2天。卒心痛。痰瘀互结,胸阳不振。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痰多,肢体沉重,神疲乏力,舌质暗,舌苔浊腻,脉弦滑。面色正常,舌质暗,舌苔浊腻,脉弦滑。
卒心痛痰瘀互结胸阳不振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上腹部闷胀,纳眠欠佳,大便干结。病程2年,反复发作。中医病名心水,证型阳虚水泛证。望诊面色黧黑,舌澹暗,苔水滑。闻诊未闻及特殊声响气息。问诊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四肢乏力,小便色黄。切诊脉弦缓少力。
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心功能级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84岁女性患者,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长期凹陷性水肿,行走后胸闷气短,双手怕冷,右侧肩胛骨以下酸痛,疲劳乏力,口苦口干,纳差,舌暗红苔薄白,脉细结代。既往病史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三尖瓣关闭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肝囊肿、右肾囊肿、双侧甲状腺结节、3级高血压、缺铁性贫血。辅助检查提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三尖瓣重度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二诊见舌暗红有裂纹,苔薄黄少,脉细结代。三诊见下肢轻度水肿,胸闷改善,胃纳增加,舌暗红苔薄腻,脉细弦。
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慢性支气管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6年,复发加重7天。现病史示舌淡红,苔白腻有裂纹,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心痹,证型为阳虚水停,湿瘀互阻。望诊见舌淡红,苔白腻有裂纹。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悸、胸闷、气短、多梦、疲乏。切诊示脉弦滑。
心痹阳虚水停湿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女性。主诉胸痛伴心慌反复发作一年,加重一周。胸痛、心慌、气短乏力、视物模糊、语声低微、心烦急躁、眠差、大便干。面色萎黄,舌红,苔黄白相间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心痹,证型痰热证。既往史冠心病20余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高脂血症,心衰病史。
心痹痰热证冠心病心衰
查看详情 →
女性,72岁,胸闷胸痛阵发性发作5年,加重2周。胸痹心血瘀阻,眩晕,肝火上亢。胸痛向左肩背放射,活动及休息状态均有发生,病久入于血分,瘀血内停,络脉不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血压160/80mmHg,心率53次/分,心律规整,双肺呼吸音清,腹软,双下肢无水肿。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三尖瓣关闭不全,EF50%。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
胸痹心血瘀阻眩晕肝火上亢
查看详情 →
女,64岁,大便每日二十余次,持续2月余。胸闷、心累、气短乏力,口苦、咽干不欲饮,头目昏眩,恶心欲呕,腹胀满不舒,大便一日20多次,虚坐努责,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形体偏瘦,面色萎黄少华,神情抑郁苦闷,舌质淡苔白润中淡黄,脉弦缓而弱。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开合失序,传化失常。
大便freq少阳郁热胃肠不适虚证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反复发作5年。现症见胸闷心慌、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口干舌燥、喜凉饮、口苦、怕风、恶心欲吐、脘腹发胀、便溏、手足逆冷。舌淡紫,苔淡黄腻,脉微细。体格检查示血压低,颈静脉充盈,双肺底细湿啰音,心率快,肝大,双下肢水肿。中医诊断心衰,辨证为心脾肾同病,水湿瘀阻,阴阳两虚,营卫不和。
心衰水湿瘀阻阴阳两虚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心悸、心痛、气喘、大汗出、胸背疼痛、畏寒、下肢发软。病程两周。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阳虚,肺气不足。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肺气不足。望诊舌暗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心痛、气喘、大汗出、胸背疼痛、畏寒、下肢发软。切诊脉细弱。既往有心肌炎病史,现见肺动脉高压、左房扩大、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心悸心肾阳虚肺气不足脉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乏力。中医辨证为心气虚衰,血脉瘀阻,肺失肃降,脾失健运,水饮停聚。望诊见舌质暗,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心悸、气短、乏力、不能平卧、阵发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尿少、腹胀、大便软。切诊见脉细。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气虚衰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反复咳嗽咯痰,痰少黏稠,胸闷气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咳嗽有痰色白质稠,气急,心慌,易汗。舌偏黯红,苔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伤,夹有痰热。病因病机为肺热毒熏肺,伤及肺气,阴津被耗,灼津成痰,热毒痰瘀阻肺,清肃失司。
肺癌术后气阴两伤痰热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头晕间作1年,胸闷气急2个月。中医病名心衰,证型气阴两虚、水湿瘀阻。舌尖红,苔薄腻,脉细数小滑。血压166/116mmHg,心率116次/分,双肺低细湿啰音,双下肢Ⅱ度凹陷性浮肿。主诉包括胸闷、心慌、气急、短气不足以息、咳嗽痰白、夜间倚息不能平卧。病史提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心衰气阴两虚水湿瘀阻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男性,63岁。活动后胸闷、气急3年余,再发3天。高血压病史10余年。扩张性心肌病,心肾综合征,顽固性全心衰,右侧胸腔积液。悬饮(饮邪瘀阻)。胸闷心悸,气急活动后加剧,小便量少,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舌质黯红,苔薄,脉细。心界向左扩大,二尖瓣膜区可闻收缩期3级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3级杂音。肾功能不全,肌酐222.6μ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10.5/HP。心脏彩超示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瓣膜重度反流。胸片示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心肾综合征饮邪瘀阻全心扩大室壁收缩减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手足不自主运动伴痴呆1年。手足不自主运动,反应迟钝,表情呆滞,言语不清,手足浮肿,行走困难,大便秘结,形体肥胖。肝肾阴虚。先天不足,久患肝病,精血俱耗,水不涵木,风阳内动,筋脉失养,颤动振掉。肝肾阴虚,脑髓空虚则神情呆滞,不能认物,反应迟钝。舌红无苔。心房扩大,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大,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
亨廷顿病肝肾阴虚震颤神情呆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走路急则气喘、乏力1年余,近日上火,咽喉疼痛,大便干。舌暗,舌体胖大,舌中心苔黄,脉沉。证属心肺气虚,虚火上炎。舌暗红,中部苔黄,苔剥脱少苔,脉沉。舌紫暗,苔薄,脉沉弦。舌紫暗,苔薄,脉沉。舌暗,苔薄,脉沉。
心肺气虚虚火上炎湿毒内蕴水道不利
查看详情 →
男,72岁。胸闷心悸气短,时有头晕,动则疲乏,阴雨、气压低不适感加重,冬季肢冷,体重下降,易汗,两下肢浮肿,睡眠不佳。舌暗淡苔薄润,脉虚弦,三五不调。二尖瓣脱垂,房颤病史8年。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心肾阳虚气血不足胸闷心悸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