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8岁,女性。寒热交作,身痛无汗,时寒时热,有汗热轻,无汗热甚,口干不欲饮,口苦作粘,咳嗽咯吐白痰,溲黄便秘。舌苔白腻,脉弦数。证属邪在三阳之经,羁留不解,太阳之邪未罢,少阳枢机不运,阳明内热已炽。
邪遏三阳太阳未罢少阳不运阳明内热
查看详情 →
男,60岁,胸闷、心慌,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病程较长。心悸,心阳虚衰,化气行水。舌澹白、苔白滑,脉沉细结代。
心阳虚衰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二十余岁,齿衄如注,面红目赤,神静不烦,口不臭秽,言语轻微,脉虚浮兼数,重按无力。中医病名齿衄,证型虚火上炎,病因少阴龙火上燔,病机齿热龈脱,齿缝血出不止,手足清冷。望诊面红目赤,精神状态神静不烦,口部口不臭秽,言语轻微。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未见异常。切诊脉虚浮兼数,重按无力。
齿衄虚火上炎脉浮数虚
查看详情 →
女,62岁,头晕1个月,头重,走路时欲仆,需扶物行走,平卧后减轻。眩晕,肝肾不足,气阴两虚,阴阳失调,痰热夹瘀内蕴。面色萎黄,舌质暗,苔薄黄腻。情绪急躁,活动后气短,自汗盗汗,倦怠乏力,心悸,面部升火,颈项板紧,口干口黏,咽中有痰,咯吐不畅,中脘胀闷,嗳气,手胀,膝软。脉数。
眩晕肝肾不足气阴两虚痰热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自汗、盗汗9个月,畏寒,易感冒,精神不振,手足心热,面色萎黄,胸闷,口干口苦,痰多,纳差,大便每日2次,尿黄,舌苔黄腻,舌根苔发黑,脉细数。中医病名属自汗、盗汗,证型为气阴两虚,虚火内扰,湿热内蕴,病机为虚实夹杂。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舌根苔发黑。闻诊见口干口苦。问诊见自汗、盗汗、畏寒、易感冒、精神不振、手足心热、痰多、纳差、尿黄。切诊见脉细数。
气阴两虚痰湿内蕴虚火内扰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伤寒一日,恶寒重,发热39.5℃,无汗,头项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口渴水入即吐,已呕吐6次。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象苔薄白润,脉象脉浮紧。中医诊断太阳表寒实证。
伤寒太阳表寒实证恶寒重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烦渴,昏谵不寐,舌缩唇黑。疫疠为病因,辨证属热邪内陷。面色晦暗,舌象异常,脉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无明显气味描述。病程发展迅速,因误用热燥之剂致病情加重。
烦渴昏谵不寐舌缩唇黑疫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失眠,善思多虑,烦躁难忍,难以自持。伴随症状包括头部麻胀、目眩、胸胁苦满、阵发心烦、大便干燥、小溲发黄、纳食尚可。诊脉弦滑,舌质淡红,苔薄黄。中医诊断失眠,辨证为三焦不利,表里同病,虚实互见。
失眠肝胆气郁阳明郁热胸胁苦满
查看详情 →
伤寒八九日,呃逆,腹满,渴饮,小便多,不恶寒,脉急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呃逆、腹满、渴饮、小便多、不恶寒,脉象急数。
呃逆腹满渴饮小便多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口苦背胀2月,纳中。脉弦而有力,面色油大,舌澹红,苔薄白。有慢性咽炎史(少阳郁热)。中医诊断少阳郁热。病因为外感感冒药诱发,正气不足致外邪入半表半里,气机不畅。
胆囊炎少阳郁热口苦背胀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腹痛2天。左下腹压痛,腹肌紧张,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腹痛,燥粪内结证。腹部左下腹有硬结,舌象红苔黄腻,脉弦滑。腹部X线示右下腹有少量积气及液平面,大便常规见蛔虫卵,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
肠梗阻燥粪内结证肺热肠腑气滞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患者,左上下肢发麻发凉,胸闷气憋,心跳慢,头晕恶心呕吐,畏寒身踡。舌质暗,苔薄白,脉迟、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属心肾阳虚,兼有表邪。病程中体温38℃,心律不齐,心率48~50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左室肥厚劳损。
心肾阳虚气血两亏表邪
查看详情 →
女,31岁。双手背红斑,中央偶有小水疱,破溃时有疼痛感,冬季发作,气温下降时痒痛加剧,红肿加重。舌质澹,苔薄白,脉沉濡。寒湿内蕴,气血凝滞。双手背皮肤红斑多处,水肿性风团,周边隆起,呈多环形,境界清楚,中央黯红,水疱壁薄,无紧张感,部分破溃,基底潮红糜烂,少许炎性渗出。
寒冷性红斑寒湿内蕴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十四岁女性,头痛恶寒,发热无汗,通身骨节疼痛,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因属外感暴寒。舌象舌白微黄而滑,脉象脉浮紧微数。症状包括头痛、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病机属外感风寒,兼有伏温。
头痛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脉浮紧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头痛10余年,时有呕吐。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脾虚痰浊,病因病机脾虚生痰,痰湿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望诊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痛、呕吐、眩晕、鼻塞、喷嚏、流涕、目痒、易感冒、体型偏胖、神疲乏力、血脂偏高、食少、月经后期、色澹红、量少、偶有血块。切诊脉沉细滑。
脾虚痰浊头痛呕吐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肿自下起,由足及腹,上至头面手臂,痰多食少,动辄气逆,不能平卧,茎囊俱肿,小溲淋漓。右三部弦而虚,左手气滞,皮肤肿厚,按之至骨,痰稠色黑,咳咳难出,小溲少欠利,色黄赤,唇黑,饮食日不过四五盏,饭仅得其一。支饮为本,皮水为标,思虑伤脾,劳怒伤肝,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留酿淫溢皆为痰饮水浊,肝风鼓荡涌越。
水肿支饮皮水脾虚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高烧不退,体温38.6℃,午后加重,病程约8天。感冒高烧,同室多人感染,疑为伤寒,后疑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面色无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外感暑湿,邪热郁于肌表,兼有内热。暑湿外感,邪热郁蒸,肺卫失宣,热邪入里,伤及阴液。
感冒高烧余热未清邪热稽留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神昏不清,声哑不语,灼热几不可近,脉细数而无伦,舌焦黑而亡液。内热燔灼、气阴两伤。夏月患热病,误投羌防辛温之品,暑热迭加,内火炽盛;继进二地之腻滞,腻膈伤中,中焦斡旋无力。
热病内热燔灼气阴两伤暑热内陷
查看详情 →
女,37岁,胃痛2年余,近2周因气温骤降加重。胃脘胀痛,受凉饮冷加重,胸满,食入欲呕,吐涎沫,纳差。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脱垂。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胃虚寒凝停饮。舌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
胃虚寒凝停饮胃痛呕吐清涎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男性。主诉咽喉疼痛,发热,体温38.5℃~39.1℃,疲乏无力,大便2日未行。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表里俱虚。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兼腑实热证。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咽喉疼痛、发热、便秘,切诊脉浮数。后续问诊提示脉弦紧。
咽喉痛发热便秘表里俱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