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脘胀伴心悸怔忡,头目眩晕,神疲乏力,夜难入寐,胃呆少纳,气短而汗出,胸次痞阻而抽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而无力,偶见结象。病机为脾气心血一齐亏虚,属气血亏虚,心失濡养。
气血亏虚心脾两虚心悸怔忡胸痛抽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身目色黄,倦怠乏力,口苦口粘,恶心纳呆,小便深黄质稠,大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病程3周,起病1周,发现症状3天。中医病名湿热发黄,证型阳黄,湿热俱盛。病因疫毒外袭阳明,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望诊见巩膜黄染,皮肤色黄如橘色。舌苔黄腻,脉弦滑。
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俱盛胆汁外溢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每十余日始大便一次,量数颇少,食欲减退,胸腹胀满。便秘。肠失濡润,气机阻滞。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细。胸腹胀满,纳呆。脉弦细。
便秘肠气不足气滞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口渴喜饮,尿量增多,神疲乏力,多汗,肢体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欲饮,小便量多,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无力。中医病名:糖尿病。证型:肾阴亏虚,虚热内炽,耗气伤津。病因病机:肾阴亏虚,虚热内炽。望诊: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口渴喜饮,尿量增多,神疲乏力,多汗,肢体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欲饮,小便量多。切诊:脉弦数无力。
糖尿病肾阴亏虚虚热内炽耗气伤津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车祸受伤昏迷未醒。现病史提示车祸伤及全身多处,额颞部破裂,昏迷未全醒。腹部胀硬,大便不下,小便色赤褐,呼吸气粗,舌红,脉沉实。病机为内伤积瘀,伤及神志。
车祸受伤神昏腹部积瘀脉沉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血压升高2年余。现症包括头晕昏沉、视物模糊、疲劳、畏寒、四末厥逆、手心潮热、情绪焦虑。舌红瘦,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少阳枢机不利、肝阳上亢。病程2年余。
高血压肝阳上亢气血虚弱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大行,病程多年,初因伤寒误用苦寒药致中寒痰饮,每年发作腹痛、呕吐、痰水盈盆。后因辛热伤阴致吐血,脉细数,咳嗽、胁肋隐痛,咳喘不能卧,阴阳两虚,痰瘀互结,肺肾阴虚,病机为寒热错杂,阴阳俱损。舌象未详,脉细数,病程迁延,体质虚弱。
咳嗽咳血肺肾阴虚痰饮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长期反复咳嗽,病程迁延,近因外感加重,表现为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清稀白泡沫,遇风咳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滑,诊断为太阳表虚证哮喘,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气喘病表虚证痰清稀苔白滑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胃脘疼痛30余年,近期加剧1年。胃脘胀闷疼痛,波及右胁,掣于肩背,痛如刀割,口苦,食后呃逆,大便干燥。舌澹红暗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证属寒瘀内凝之胃脘痛。
胃脘痛寒瘀内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气促胸闷心悸半月余。病程半月。中医病名喘证,证型心肾阳虚,水瘀互结。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结代。气急,胸闷痛,咳嗽,心慌,夜间不能平卧,下肢轻度水肿,头晕,胃纳差,口干。
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瘀互结气急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右上肢外侧及右前胸带状水疱,透亮,疼痛,全身酸痛不适,怕风。带状疱疹。湿热入侵经络。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黄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疼痛,全身酸痛,怕风。脉弦滑。
带状疱疹湿热入侵经络神经痛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余,本次发作1天,腹泻2~3次/日,泻下臭秽,肛门灼热,易出汗,面色欠华,面部痤疮,乏力,尿黄,月经正常。舌质红,苔薄腻,脉沉细。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肝脾不和,湿热为患。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运化失常。
腹痛腹泻肝脾不和湿热为患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反复胸闷痛2年余,伴心慌、口苦、大便结,夜间发作频繁。舌红,苔黄腻,脉弦缓。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双侧颈动脉斑块。辨证为胸痹心痛,气郁痰热证。二诊时舌红,苔黄稍厚,边齿痕,脉涩,面色少华,睡眠差,夜间汗出,大便稍稀。
胸痹心痛气郁痰热心功能级不稳定性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全身乏力,纳食减少,腹部胀满隐痛。病程自三月份起。中医病名属黄疸,证型为酒毒伤肝损脾,酿湿生热,湿热内结。望诊见全身皮肤黄染,色黄鲜明,舌质红,苔黄糙。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长期饮酒史,不饮酒则心慌不安。切诊见脉濡数乏力。
酒精中毒性肝炎湿热内结脾胃虚弱肝脾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闭经10个月。主症为闭经,伴心悸胸闷、全身烘热、颧赤、大便干燥。舌红偏暗,边有瘀点,苔白,脉沉细结代。证属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冲任干涸。既往有卵巢早衰病史,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衰,频发室性早搏。外祖母及母亲均40岁绝经。
闭经心血亏虚冲任干涸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头重如裹,恶寒少汗,身热不畅,胸脘痞满,午后身热较甚,身重肢倦。舌苔白腻,脉濡缓。湿遏卫气,内外合邪。恶寒少汗,湿邪外侵,郁遏卫阳,身热不畅,湿中蕴热,热处湿中。午后湿热交蒸,头重如裹,湿邪内阻,清阳不升。身重肢倦,湿着肌肉,气机不宣。胸脘痞闷,湿阻气分,气失宣畅。苔白腻,脉濡缓。
湿温湿遏卫气湿阻气分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昏10余年,加重1月。头昏沉重,久读书报后加重,伴一过性肢体无力、冷汗。颈椎病史10余年。神志清楚,精神萎靡。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素体气虚,风阳内旋,挟痰走窜。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眩晕气虚痰湿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主症为乏力、面色萎黄、恶心、肌肉抽搐,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关格,证型肾虚血瘀。舌质暗澹,苔白腻,脉沉细无力。病机为肝肾阴虚,浊毒内蕴,血瘀阻络。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关格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低热持续3年,体温37.1~37.5℃,午后热甚,胸闷脘痞,不思饮食,口黏口苦,便溏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病位在脾胃,证属痰湿中阻,积久化热。形体较胖,脾运失健,痰湿内停,蕴而化热,气机阻滞。
低热痰湿内蕴脾胃失健湿热化热
查看详情 →
男性,52岁,胸痛,咳逆,气短,寒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结胸,证型:风热内袭,病因病机:风热之邪直犯胸膈。舌苔薄黄,脉弦数,右关滑。恶寒,头汗出,胸肋隐痛,胸膈痞胀,懊侬,咳喘气急,痰质稀粘,口干欲饮,便溏,溲短涩。
结胸风热内袭胸膈痞胀痰质稀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