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7岁。主要症状为脘痛引腹,泛恶,疼痛阵作,纳呆,形瘦神疲,嗜睡,大便溏薄,色黑,小溲清长,肢冷。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脾胃虚寒型。脉象沉细少力,舌象薄腻。辨证为阳分久损,脾胃受病,运化不健,便血则胃络亦损,络虚则痛。二诊后脉象细,舌象薄,辨证为脘中寒则胀满善嗳。七诊后脉象缓,舌象薄,辨证为脾胃输运之机渐复。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运化不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头部觉冷2年余,伴有头痛、头晕、眼球转动牵拉感,看书报时加重,体倦乏力,思睡,畏寒,自汗,胸中痞满,胃纳差,大便稀薄。面色黄,表情痛苦,腹软喜按。舌质澹红,脉滑缓。中医病名为脑冷,证型为脾阳虚型。病因病机为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肌肤,气血生化无源,不能温养头部和目系。
脑冷脾阳虚体倦乏力畏寒思睡
查看详情 →
男,37岁,头晕、腹胀1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七情郁结,引动肝风,逆气上冲,侵犯神明。舌苔薄白,脉弦细。小腹内有一股气从小腹往上冲,腹部膨胀,胀后肠鸣,肠鸣后全身收缩或抽动,发作多在1~5时左右,有时一夜发作4次,每次发作10分钟左右,痛苦难忍,不能入睡,胃部有烘热感,口鼻发干,舌发硬。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七情郁结肝风内动逆气上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7岁。突发上腹部剧烈绞痛,有阻塞感,双手捧腹辗转不安。病程短。腹痛(绞肠痧)。病因属外感暑湿,内伤饮食。面色青,舌红苔黄,脉滑细数。汗出,皮肤湿冷,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体位呈急性腹痛体位。心率82/min,脉象无异常。
绞肠痧暑邪内侵气滞血瘀腹痛剧烈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主诉月经延期,量少色淡,小腹隐痛。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肝血肾精不足,冲任脉失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月经异常及小腹隐痛,切诊未提及。病因病机为产后失于调理,肝血不足,影响肾精,冲任不和。
月经不调肝血不足肾精不足冲任失和
查看详情 →
女,30岁,咳嗽1年余,白痰涎,食欲差,苔白有斑点,脉沉细,有吸烟史15年(已戒2年),回国后出现症状,医院诊为气管炎。右孔有深部结络,中府下有结络,督脉4、5嵴椎有结络,手太阴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异常。辨经为太阴经,属肺脾两虚,卫气不足。舌红苔薄,脉滑。病在太阴经,涉及肺脾两虚,卫气不足,手足太阴经及足阳明经异常。
咳嗽肺脾两虚卫气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心悸、纳差、失眠1年,加重2个月。性情刚烈,发病时间1年前,主要症状为心慌、胸闷、失眠、饮食不香。舌暗、苔白,脉弦,面色晦暗,目下发青。月经色暗,行经不畅,有血块。中医诊断为郁证,辨证为冲脉失调、肝失疏泄。
郁证肝失疏泄冲脉失调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结婚10年未孕。平素症状包括月经前双乳胀痛、小腹胀滞、经色暗紫量少、两膝酸软、神疲乏力、胃纳不振。舌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冲任之脉失调。
原发性不孕症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腹胀4年余,以左侧脐旁为主,伴下坠感,情志不畅或受凉加重,时有恶心呕吐,腹胀喜按,进热食好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眠差,大便干燥,月经来潮时症状加重,伴小腹坠痛,晨起口苦。胃下垂,胃之下极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方约3.4cm。性情急躁易怒。肝郁脾虚,久致虚寒腹胀。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腹胀胃下垂肝郁脾虚脾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左手指感觉异常,小关节僵硬屈伸不便,左手上肢肌肉萎缩,左肩上举困难,局部皮肤粗糙,痛觉丧失。病程2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属督脉受损,脾肾不足。望诊见舌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形体瘦弱,纳呆,便溏。切诊见脉濡软。
嵴髓空洞症脾肾不足督脉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腹泄肠鸣1周余。胃脘胀满,腹泻肠鸣,纳减腹鸣,喜按恶凉。神疲倦怠,面澹黄。苔白腻,脉濡缓。泄泻,脾胃阳虚型。面色澹黄,舌苔白腻,脉濡缓。
泄泻脾胃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4岁。全身疲乏无力,畏寒发热,头胀,体温39.6℃,不思饮食,呕吐,吐黄绿色苦水,左侧腰部酸痛,大便干,小便深黄,量少涩痛,次数频繁,易出汗。面色苍白,眼睑微浮肿,舌澹红,苔白,咽红,扁桃体红肿,脉数。邪从上焦传中下二焦,中焦脾失健运,下焦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司。
呕吐发热腰痛尿频
查看详情 →
女,42岁,主诉奔豚气,病程2年。精神不振,情绪郁闷,面色皖白,舌苔薄白,脉弦。证型为惊恐忧思,损伤心肾,累及冲脉,阴气上冲。
奔豚气心肾亏虚冲脉失调情绪郁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患肢发凉、怕冷、麻木感,足部小腿酸痛3个月,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舌黯澹,脉涩。中医病名为脱骨疽,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外受寒湿,导致寒湿凝聚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未提及,舌象为黯澹,脉象为涩。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
脱骨疽虚寒型血瘀型寒湿凝结
查看详情 →
实热型胃痛 主要症状为胃痛 病程未提及 中医病名:胃痛 证型:实热型 病因病机:胃经实热 望诊:未提及 闻诊:未提及 问诊:未提及 切诊:未提及
实热型胃痛胃府实热胃经实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腹部脐周胀满不适2年余。腹部脐周胀满,食后方舒,腹中肠鸣漉漉,失气不爽,神疲倦怠,面色黯淡,大便粘滞不爽,完谷不化,夜寐欠佳,舌淡红苔少,脉细弦。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弱证。望诊见面色黯淡,舌淡红苔少。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腹胀、神疲、夜寐欠佳、大便异常。切诊见脉细弦。
痞满脾胃虚弱肝郁
查看详情 →
陈某某,男,46岁。胃脘痞塞,咽喉肿痛1个月有余。胃脘满闷,食入即出,咽喉疼痛,肢体困重,口渴而不思饮水,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过食辛辣厚味,导致温热内蕴。湿热上行则咽喉肿痛,下注则大便不爽。
胃热呕吐湿热上犯咽喉肿痛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痞胀10天。症状包括胃脘痞满、疼痛、不能进食,嗳气则舒,口中秽气,矢气频频,大便时干时稀。舌根苔腻,脉沉细。证属饮食积滞,胃气壅滞。
胃痛饮食积滞胃气壅滞痞满
查看详情 →
女,27岁,痛经5年余,经行腹痛绞痛伴晕厥,月经量少色黑夹血块,下腹腰骶空坠,喜暖怕凉,头晕头痛,乳房胀痛,善太息。舌澹红苔白微腻,脉弦滑。证型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痛经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右少腹持续性疼痛9个月,放射至周围,偶有刺痛,影响睡眠。苔薄白,脉沉缓。右少腹疼痛,病在足厥阴经。太冲有结节、蠡沟压痛,足厥阴经异常。三阴交有异常反应。腹胀,苔略腻。经络诊察提示足厥阴经、足太阴经异常。
右少腹痛足厥阴经异常瘀血湿气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