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胸闷反复发作5年。胸闷阵发,持续时间渐长,无疼痛,伴食纳欠佳,大便黏滞不爽。形体消瘦,舌黯苔薄白,脉细滑左细弦。中医诊断为痰瘀互结胸痹(冠心病)。病因病机为本虚而标实,心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舌黯,苔白腻,脉弦滑。舌嫩红,苔根腻,前部剥脱,脉弦滑。
胸痹痰瘀互结心气虚痰浊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患者,主诉眩晕、失眠、后颈部胀痛、口干口苦、乏力、纳差。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神失养。病程未明确提及。
眩晕失眠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发热、恶风、周身酸软、头痛项强3天。病程3天。中医病名属外感,证型为桂枝加葛根汤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邪犯太阳经脉,致项背强几几。望诊见舌暗红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左侧头痛、胀、麻,项背部拘急。切诊脉弦而软。
发热恶风头痛项背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病程1年,偶见泛酸、胸闷。中医诊断胃痛,证型气滞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胃脘胀痛、泛酸、胸闷,病史有冠心病2年。切诊未提及。
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主诉阵发性心前区刺痛伴胸闷3月余,加重7天。刻下症见心前区剧烈刺痛,伴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面色晦黄,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型为气虚血瘀,肝郁扰神型。病机为气虚血瘀,肝郁扰神,心脉瘀阻,心血失养。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肝郁扰神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4岁,双足热痛,遇热痛甚,两拇趾甲发青黑,口干欲饮,小便频数,消瘦乏力,足趾夜晚疼痛加重,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辨证为气血亏虚,血脉闭阻。病程10年,伴冠心病、高血压。
糖尿病气血亏虚血脉闭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慌三年余。中医病名心房纤颤,证型心阳不足,心气不匀,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久病损及心阳,耗伤心肺之气。望诊舌体胖,质澹红,舌苔薄。闻诊未提。问诊有头晕、心悸、心慌、气怯、胸脘气闷、纳少、心胸懊侬、夜寐不平。切诊心率120~130次/分,心律不齐,血压160/90mmHg,脉细弱,偶有结代。
心阳不足心气不匀心神失养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胸痛反复发作4年,加重1月伴双下肢肿胀。病程4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肾阳虚,水不化气。面色略显苍白,舌质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迟。四肢欠温,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冠心病心绞痛重度心衰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便秘20余年,需依赖通便药物。排便次数减少、便量少,伴腹胀、腹痛、口干舌燥、神疲食少。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两虚,津亏肠燥。舌象红,苔少津,脉细弦数。
习惯性便秘气阴两虚津亏肠燥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间断性胸闷7年,加重1天。胸闷、气短、咳嗽、痰多色白,形寒肢冷,夜尿多,大便稍黏,夜寐不实。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阻脉。病因病机为肾阳衰、肾精不足、气血不运、痰瘀互结、心神失养。
胸痹气阴两虚痰瘀阻脉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压榨性心前区疼痛、胸闷2个月余。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左肩,阵发性发作,活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加重,夜间明显。胁肋部胀痛,咳嗽,痰黄稠,气短,乏力,口干,纳呆,夜寐不安。舌淡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脉细。诊断为胸痹,证属肝郁痰瘀证。
胸痹肝郁痰瘀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心前区隐痛,伴血压不稳。病程4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瘀互结,心脉痹阻。病因病机痰瘀互结。望诊舌质黯红,舌下络脉粗,舌边紫黯,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前区隐痛、腹胀呃逆、倦怠乏力、食纳尚佳、眠中多梦、大便不成形、小便频数。切诊脉细弦。
高血压痰瘀互结心脉痹阻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10天。既往有冠心病病史。症状包括胸痛、胸中痞闷、气短、汗出、肢冷。体征见面色无华,舌质胖,边有齿印,色紫黯,苔白略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阳气不足,痰瘀内阻证。辅助检查提示心电图ST段改变,冠脉供血不足。
胸痹阳气不足痰瘀内阻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胸闷、气郁、失眠,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冠心病,证型未明确。舌象表现为舌黯减、舌绛苔黄腻,后转为舌质绛黯、苔白满,再转为舌绛、苔厚,舌尖绛、苔腻未除,舌红苔腻。脉象为右盛、细涩、右稍盛。病因病机未明确。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变化,未提及具体问诊内容及闻诊、望诊细节。
冠心病痰热郁结失眠舌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劳累后加重,伴有胸中憋闷、心痛时作、心烦少寐、畏寒怕冷。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缓。二诊脉沉缓无力,三诊脉沉缓较前有力。
心悸气阴虚心阳不振畏寒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3个月余。刻下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面色萎黄,体偏胖。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型。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心脾气虚
查看详情 →
男,81岁,气短心慌,喘憋气促,心悸,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夜间憋醒,左下肢浮肿,舌澹暗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脉沉迟,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弱,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弱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脉瘀阻心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呼吸困难,全身浮肿1月。面色萎黄,颜面浮肿,双目无神,腹部膨隆,双下肢高度水肿,皮肤色红发亮,双膝以下皮肤颜色发黯,局部皮温升高。舌质黯滞,苔白,脉细微数。中医诊断心水,证型心阳虚。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胆结石5年。胸闷气短,怕冷,纳差,大便难解,小便量少。
心水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10年余,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偶有黑矇、易倦乏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虚痰瘀,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痰瘀内阻。舌质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
心悸心阳不振心肾阳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