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6岁。主诉低热2月余,伴咳嗽半月、高热6天。体温持续升高,伴有寒战、恶心、呕吐、咳嗽、痰粘。舌质红,苔黄。脉细软。中医诊断为太阳少阳合病、痹证(风寒湿痹,蕴结化热)、咳嗽(痰热蕴肺)、发热(瘀热互结)。
低热高热咳嗽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1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手足发凉多汗、畏寒喜暖、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食少纳差、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左上肢麻木酸痛。面色澹白,舌质澹红而润,右脉沉细弱无力,左脉沉伏欲绝,无脉。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营气内虚,正气不固。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阳虚血弱。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阳气不足,不能温煦经络、通达四末,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营气内虚,正气不固。
阳虚血弱心气虚营气内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女,18岁,左上肢无脉及双下肢酸软无力2个月。体温午后37.6℃以上,血沉77毫米/小时,C反应蛋白阳性,脉左伏右细数,舌质正常,苔薄白,心率128次/分,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Ⅱ级,血压右94/70毫米汞柱,左0/0。无脉症,证属无脉症。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热伤气阴,余热不尽,气滞血瘀,脉络阻塞。
无脉症气阴两虚血瘀脉络阻塞
查看详情 →
女,39岁,双上肢无力、麻木,病程1年。脾虚湿停,血脉瘀阻。面色澹,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微至细。双上肢血压测不出,两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双上肢凉、酸痛、麻,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大便溏。血管超声示大动脉炎累及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动脉搏动强度和血流量降低。
多发性大动脉炎血脉瘀阻心脾不足脾虚湿停
查看详情 →
女,37岁,左下肢关节肿痛,右下肢结节性红斑,双下肢麻木软弱,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口干舌燥,虚汗,食少纳呆,胃内灼热,神疲乏力,步态蹒跚,腹满不饥,渴而思饮,四肢酸楚,大便燥结,面色萎黄,舌淡白,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到,肌肉萎缩,牙齿松动,口唇干燥,中医诊断心痹、脉痹,证属气阴大伤,心脉痹阻。
多发性大动脉炎气阴两伤心脉痹阻脉道不利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左手无脉4月余,血压升高10年伴心悸1年。左手无脉,左颈动脉收缩期杂音,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右上肢血压160/90mmHg,左上肢疼痛剧烈,心悸、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入夜不安,乱梦频频。舌尖红、苔薄黄,舌缨线存在。右脉弦,左脉无。中医诊断为血痹,辨证为肝郁血瘀,以气滞为主。二诊见左手脉隐隐可及,左上肢疼痛减轻,面部色素沉着始退,舌转淡红,左手脉弱,右手脉细涩。三诊见汗出已退,左手脉弱,精神萎靡,怕冷,舌淡红苔薄白,右手脉细。四诊见左手脉明显可及,偶有麻木,舌红苔薄且干,右手脉细缓。中医辨证为阳虚血瘀。
血痹肝郁血瘀阳虚血瘀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0岁,身困无力,心悸气短,双下肢皮肤发凉,无脉,气虚血滞,气虚血滞,元气已伤,中焦气虚,肾气不足,脾虚,气机不畅,血滞,阳气不得温煦,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无脉症气虚血滞肾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左腿及右臂起硬结1个月伴发热。头痛头重,发热夜间尤甚,多汗,身疲无力,关节疼痛,四肢有红色结节,行路困难。体温38.7℃,面色红,舌质稍红苔白,脉左沉似无,右脉无。中医诊断脉痹,辨证为热毒瘀血痹阻心脉血络。结节沿四肢血管分布,红肿热痛,血沉升高,血压测不出。
结节性多动脉炎热毒瘀血心脉血络阻塞脉痹
查看详情 →
女,40岁。全身肌肤酸、麻、痹、重,脉搏消失。头昏、眼花、心悸、气短,月经退后,色淡量少。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发质枯易脱,语声低微。舌质淡,苔净。脉无脉。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痹。
血痹气虚脉沉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两下肢内侧多处结节,偶见上肢、背部,结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春夏加重。中医病名痰核,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肝郁克脾,湿聚痰生。望诊见舌质淡红,舌苔白腻,中有片状发黑。闻诊未提。问诊见口粘无味,食欲不佳,咳嗽吐痰,胸闷,性情急躁,大便干。切诊脉象弦滑。
痰核肝郁克脾湿聚痰生气管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两大腿出现结节疼痛1年多。结节疼痛呈阵发性,活动后加重,影响睡眠。中医诊断为瓜藤缠,辨证为营卫不和,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切诊未见明显脉象描述。
结节性动脉炎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四肢不温,脉搏减弱,左上肢脉搏消失。病程3年,近2个月病情加重。中医病名无脉证,证型阳气虚弱,病因病机阳气虚弱,寒痹血脉。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白,舌下络脉瘀滞。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上肢麻木,头晕气短,神疲乏力,手足发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食欲不佳。切诊右脉沉无力,左脉未触及。
无脉证阳气虚弱寒痹血脉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痛、头胀15年,伴心慌气短、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两下肢发凉酸麻无力。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脉痹,病因元精内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病机湿热郁阻,阴阳升降失司,营卫行涩,经络失疏。
腹主动脉炎脉痹湿热郁阻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痹证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痛经,经来色紫,手足指色紫,形寒。病程5年。舌胖而澹,脉细缓。证属寒瘀阻络,不通则痛。面色苍白,舌象舌胖而澹,脉象脉细缓。症状描述包括痛经、经色紫、手足指色紫、形寒。病机为寒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
痛经寒瘀阻络舌胖脉细缓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主诉全身关节酸痛、低热6年,四肢乏力、酸痛1年多。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略沉数。瘀阻脉络,血瘀之象。双足皮色皮温正常,四肢动脉搏动正常,腹主动脉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头晕、胸闷、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所减轻。体征变化不明显。
多发性大动脉炎瘀血痹证关节酸痛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手足发凉、多汗、畏寒喜暖、头昏头痛,病程2年。中医病名无脉症,证型阳虚血弱型。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经络,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胃气虚,营血亏虚,脉见细弱,甚则沉伏欲绝。面色澹白,舌质澹红而润,右脉沉细弱无力,左侧脉搏触不到。
阳虚血弱无脉症手足发凉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乏力3个月。脉痹,气虚血瘀。面色澹暗,舌暗红,苔白厚,脉左侧未触及,右侧细弱。贫血貌,颈部及左锁骨下闻及血管杂音,心界扩大,心音低,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左上肢无力发麻,纳差。多发性大动脉炎,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闭塞或缺如,风心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双足肿7年余,遇热则甚,伴下肢拘急麻木,头晕,时有烦热。双足胫肿胀而硬,局部皮色略红紫。舌红,苔薄黄腻。脉沉细数。辨证为湿热瘀阻脉络。
湿热瘀阻足胫肿胀下肢拘急麻木舌苔薄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左侧上肢无脉,活动无力,手指麻木,夜间及受凉后加重,患侧手指疼痛。病程20天。既往风湿性关节炎病史5年。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血痹。证型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病因病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
血痹气血亏虚瘀阻脉络左臂无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