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9岁,腹胀、反酸、烧心半年余,加重1个月。舌胖大、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嘈杂,肝胃郁热证。面色正常,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纳差、口干、失眠多梦、大便干,切诊脉弦细。
胃溃疡肝胃郁热腹胀反酸
查看详情 →
女,50岁。主诉噎膈梗阻,进食困难,反胃吐出,胸骨下部烧灼感,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中医病名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证型肝郁化火,耗伤气阴。望诊舌质红,苔白而干。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胁胀满不舒,进食后症状加重。切诊脉沉细数。
噎膈气阴两亏津液不足胸胁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咳嗽、痰多两年,咯血一年,每月咯血3~4次,每次持续2~3天,伴有腰背胸胁酸痛。形瘦,舌边尖红,苔黄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病因病机属痰热壅肺,肺络受损。证型未明确提及。四诊信息包括形体消瘦、舌边尖红、苔黄腻、脉细弱。
支气管扩张肺热肝火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胃脘胀闷疼痛伴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半年。病史显示反流性食管炎6月余,症状包括胃脘及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咽部不适、食欲不振、夜寐欠安。中医诊断反胃,辨证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舌象未提,脉象未提,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上腹冷痛1年,加重1月。舌质偏澹,舌苔薄白,脉细弦。上腹下脘附近轻度压痛,胃部稍有振水声。病属胃脘痛,喜温喜按,饮食减少,空腹餐前疼痛,得食稍可缓解,食后又觉脘痛,喜暖,喜按,上腹觉冷,背恶寒,饮食均需热,饮水不多。中虚胃寒,寒凝气滞,久痛入络,饮停中脘。
慢性胃炎中虚胃寒寒凝气滞饮停中脘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腹胀难忍,腹部膨隆,腹壁青筋显露,可扪及坚硬包块,腹胀连及两胁,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纳差,夜寐差,小便少,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舌紫黯,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脾虚湿困,瘀毒互结。病位在脾(胃),病机为脾虚湿困,瘀毒互结,水湿壅盛。
胃间质瘤脾虚湿困瘀毒互结水湿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反复咳嗽咳痰5余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2个月。咳嗽剧烈,咳白色黏痰,胸闷喘促,走路及爬楼后加重,不能平卧,食欲不振,双下肢浮肿,尿少便溏,唇紫,舌质红略暗,苔白滑,脉沉细而涩。肺胀(肺心病),证属痰饮内聚,肺失肃降。面色晦暗,舌质红略暗,苔白滑,脉沉细而涩。双肺散在干啰音,肺底部大量湿啰音,心率110次/min,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
肺胀肺心病痰饮内聚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功能性胃肠病 腹胀、腹痛、反酸、烧心、早饱、嗳气、呕吐、腹泻、便秘 情志内伤 饮食不节 劳逸过度 外感时邪 脏腑气机逆乱 脾胃不和 脾胃虚弱 胃气上逆 脾阳损伤 胃阴耗伤 湿浊内阻 痰饮瘀血阻滞 舌象淡白 脉象濡缓或弦细 气机紊乱 阴阳气血失调 五脏功能失调
功能性胃肠病脾虚胃痛腹胀
查看详情 →
胡某,47岁,男性。主诉生气后口服百草枯约70ml,约3小时。症状包括口咽部疼痛、咳吐涏沫、腹痛、腹满、反胃。体征为咽部红肿,舌质红,舌体多处溃疡,苔白,脉数。中医诊断为毒侵五脏,中焦脾胃受损,气机失调。望诊见舌体溃疡、舌质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口服百草枯史及症状描述。切诊见脉数。
百草枯中毒脾胃受损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男,45岁。腹泻6年,腹痛即泻,便不畅爽,有后重感,日5~6行。面色萎黄,形瘦,纳少,疲倦乏力,脐腹冷痛。舌淡苔薄根腻,脉细弦。脾阳不运,中焦虚寒,湿热留于肠中,气聚则痛,下注为泻。
恶寒反胃慢性结肠炎脾阳不运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胃痛史十二年,空腹痛,进食缓解,因肝郁气滞、复食生冷致旧病复发。主要症状为胸胁苦满,脘腹胀痛,纳食减少,呕吐频繁,呕吐物含酸臭痰涎。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薄白而润,脉弦细而滑。中医诊断为反胃病,辨证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胃痛肝郁气滞呕吐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呃逆频发,呃声时高时低,间歇短暂。伴随症状包括神疲乏力、悲伤欲哭、胸脘痞闷、嗳气嘈杂、偶有恶心呕吐、腹部发胀、大便稀软。舌质澹,尖边稍红,苔腻微黄。脉滑细数。中医辨证为中焦寒热错杂,胃气上逆。西医诊断为膈肌痉挛。病程三个月。
呃逆中焦寒热胃气上逆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44岁男性,主诉脘痛呕吐,病程较长。反胃证,病因饮食失节,痰热郁滞,胃气失降。面色苍老,胸脘滞满,心中烦热,大便4日未行,小便黄短,脉滑数,舌红少苔。
反胃证痰热郁滞胃气上逆胸脘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咽部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局部干燥疼痛,痒而刺激咳嗽少痰,晨起刷牙恶心反胃,声音嘶哑,口干,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月经超前,经血色鲜红。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喉痹,证属肺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液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灼于咽喉。
慢性咽炎肺肾阴虚咽干咽痛
查看详情 →
女,31岁,恶心、纳差5d,饥饿时加剧,口苦口干,嗜酸,尤恶凉食。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恶心、纳差、饥饿时加剧、口苦口干、嗜酸、恶凉食。切诊:脉细。
妊娠恶阻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女,46岁,进食后30分钟呕吐,持续一个月。吐宿食不化,脘腹胀满,吐后方舒,腰膝酸软,小腹下坠,精神萎靡,手足欠温,大便稀软。舌质淡,苔白滑,脉虚滑沉迟。中医辨证为肾阳衰弱,命门火亏,脾失温煦,内生痰浊,寒痰相搏,阻隔胃脘。
进食呕吐肾阳衰弱脾失温煦寒痰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剑突下隐痛10余年,伴反酸、呕逆,近年疼痛不规则,服胃痛药无效,近1个月纳少、反酸、消瘦、呕吐咖啡色物、柏油样便,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胃镜检查示胃底小弯侧环周糜烂溃疡,组织切片为腺癌。钡餐示贲门区狭窄、黏膜中断,胃底黏膜紊乱伴凹陷龛影。诊断为贲门癌,属癌毒积聚于胃,病机为癌毒聚胃,病位在胃及贲门。舌象、脉象未提及。
贲门癌胃癌癌毒聚胃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肢体出现云片状斑疹,色红游走不定,瘙痒,时有反胃,腰部以下畏寒,目胀。舌淡紫,苔白腻,脉滑细。二诊时舌淡暗,苔微黄,脉沉细。病程较短。中医病名属瘾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风热、阳虚、水饮内停。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苔象及脉象变化。
荨麻疹风热阳虚水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女性。主诉左腰骤然疼痛,触摸发现左腰肿物。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脂肪瘤,证型为脾不健运,肺气不宣。病因病机为食欲偏嗜,伤及太阴。望诊面色微黄,眼窝塌陷,舌质澹、苔灰裂。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大便秘结,小便短清。切诊脉数短。
脂肪瘤脾不健运肺气不宣舌苔灰裂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食后上腹胀满,呕吐,排便干结,面色苍白,消瘦,上腹部膨胀,叩诊浊音,苔薄白滑,脉细滑,脾胃阳虚,气滞失降,食积内滞,运化失健
反胃病脾胃阳虚食积内滞运化失健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