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男性。主诉失眠、精神不佳、胸闷、食少、乏力、大便不调、腰痛、耳鸣。病程一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肝郁抑脾,心肾不足。舌红,苔薄灰白,脉滑无力。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重按无力。
大便不调失眠肝郁抑脾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胀满、反酸伴嘈杂10余年,加重1个月。舌质淡,苔薄腻稍黄,脉细。寒热错杂,肝脾不和。胃中嘈杂、胀满,口中干苦,嗳气频作,大便时干时稀,伴有少量白色黏液。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
大便不调慢性胃炎肝脾不和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女,18个月,食欲不振3个月,拒食2天。颜面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膨胀,大便不调,舌质澹红,苔中部黄厚腻,指纹紫滞。寒湿伤脾,湿浊中阻,久而化热,过服温燥之品,湿与热互结。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黄,指纹澹滞。脉象未提。
大便不调食欲不振寒湿伤脾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葛某,男,40岁,头顶紧痛十余载,烦躁,失眠,肝区胀满,口苦,咽干欲饮,大便不调。证属风邪入络,肝阳上亢。面色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主诉头顶紧痛,伴烦躁、失眠、肝区胀满、口苦、咽干。病史有甲肝史。
大便不调头顶紧痛肝阳上亢血瘀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双足踝部肿胀半年,伴乏力、肢沉、腰际酸胀、夜寐梦多、口干苦、腹胀、大便溏硬不调、小溲黄。舌红苔腻根黄,左脉濡滑,右脉弦细滑数。辨为水肿病,湿热蕴郁下焦证。幼年有急性肾炎病史。
大便不调水肿病湿热下注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腹胀1月。脘腹胀满,牵及胸胁,食后尤甚,嗳气稍舒,时有胃痛,反酸,口中有异味,纳差,乏力,矢气少,大便时干时溏,夹杂不消化食物。舌质淡红,舌苔白略厚。脉弱。中医病名属脾胃病,证型为土壅木郁,脾胃湿滞。病因病机为脾胃湿滞,运化失常,气机阻滞,肝气郁结。
大便不调腹胀脾胃湿滞胸胁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胃脘胀痛5年。刻下症见胃脘部胀满、轻微疼痛,伴反酸、呃逆、大便干硬、口干不欲饮、疲乏。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胃痛,证属寒热互结、中宫痞塞,升降失调、胃气失和。
大便不调慢性胃炎寒热互结脾阳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四肢近端小关节肿痛3个月,伴关节灼痛、皮肤发红、对称性肿胀、晨僵超过1小时、双手无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湿热阻络型。四诊显示关节肿胀、皮温高、压痛明显、双手握力减弱、大便不调。
大便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痹证湿热阻络
查看详情 →
男,48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饭后饱胀,上腹坠痛,口干,胸闷,大便时干时稀,身体衰弱,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体瘦,面黄,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细弱。脾肾两虚,心神不宁。
大便不调脾肾两虚心神不宁食欲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胃脘不适反复发作1年。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灼热样疼痛,口干口苦,大便时干时稀,小便稍黄,睡眠质量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湿热蕴结证。病机为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利。
大便不调急性胃炎湿热蕴结胃脘灼痛
查看详情 →
女,50岁,大便不调10余年,时干时稀,便有白色黏液,近期腹泻,每日10余次,水样便带红色黏液,腹痛,口干不欲饮,夜尿多,睡眠差。舌质淡暗,苔白腻根部甚,脉弱。证属脾肾阳虚,秽浊瘀结。
大便不调脾肾阳虚秽浊瘀结舌淡暗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胸胁胀闷、善太息、烦躁易怒、纳呆食少、头晕、心悸、失眠、大便不调。病程5月余。中医诊断为郁证,病机为郁怒伤肝,兼有郁久化热。望诊见精神抑郁不乐,时有情绪不宁。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数。
大便不调郁证郁怒伤肝郁久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上腹心窝部痞胀半年。病程半年,症状包括上腹痞胀、嗳气频作、恶心欲呕、大便不调。体征见苔薄白腻,舌质澹红,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肝气郁结,病机为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细弦。
大便不调胃痞肝气郁结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腹痛伴大便不调反复发作3年,加重1月。腹痛以左侧为甚,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每日解稀便2~3次,挟有大量粘液,无脓血;便秘伴腹胀,粪便表面亦附有粘液。舌质淡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脾不和,挟有湿热。病程较长,诱因包括饮酒、饮食生冷及情志不畅。
大便不调腹痛肝脾不和湿热
查看详情 →
53岁男,腹胀2年,加重1月。脐腹部胀满,午后明显,心烦胸满,偶有腹痛,食欲减退,口干口苦,面白体瘦,乏力,肠鸣,嗳气,大便不调。舌淡红,边有齿痕,白根偏厚,脉弦缓。中医诊断腹满,证型脾虚胃弱为本,气壅中满为标。
大便不调肠功能紊乱脾虚胃弱气壅中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痛,猛烈不可当,心烦,口苦,手足热而麻木,持续半月,大便时硬时溏,小便黄而涩。舌色红而苔黄,脉弦数。中医病名未明,证型未详,病因病机未明。
大便不调外感肝火上炎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鼻臭眼花,素体营阴郁热,湿邪随去随生,湿入营分致大便溏稀或干结成粒,晨起咳痰,曾凝血,属肺大肠主病,亦关营阴湿邪。湿热生风,血燥生风,致瘰痒大发,营阴更伤,湿与风实有出路,鼻臭眼花由此而来。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程未提。中医病名湿热鼻臭眼花,证型营阴郁热,湿邪内蕴,病因病机湿热生风,血燥生风。
大便不调湿热鼻臭眼花营阴郁热
查看详情 →
女,25岁,饭后腹胀,大便不调8月馀,病程较长。腹胀,便时乾时稀,矢气腹胀痛减,大便多而不实,不通畅,少腹胀满,大便不畅,脉滑。面色萎黄,舌苔白腻。纳可,脉滑。脾湿气滞,脾胃不和。
大便不调腹胀脾湿气滞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失眠、精神不佳、胸闷、食少、乏力、大便不调、腰痛、耳鸣。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郁抑脾,心肾不足。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影响脾运,耗伤心肾。舌红,苔薄灰白,后转为薄黄、薄白腻,脉滑无力,后转为弦滑,重按无力。问诊提及性格内向,喜生闷气,发病与工作矛盾相关。
大便不调失眠胸闷食少
查看详情 →
吴某,41岁,夜寐入睡难,多梦惊醒,全身怕冷,遇寒肌肉发紧,活动后易出汗,胸闷咳痰,痰色灰中带黄,胃口差,腹气胀,大便日二次,粪质初干后稀,脉弦软,右脉偏大,舌淡润,脐上动悸明显,脉弦软,舌苔薄白,舌质稍红,寒热虚实错杂,痰热内扰,病在中焦。
大便不调胸满烦惊痰热内扰寒热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