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性患者,乏力、食纳一般、恶心、小便有臭味,病程自1965年起,持续约十年。面色黄白,疲乏无力,食纳不香,腰酸嗜卧。肝在肋缘下1厘米,质软光滑,脾未触及。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肝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 咳嗽1周伴咽痒鼻流稠涕 舌淡红舌苔薄腻 脉滑数 外感夹湿咳嗽 肝气郁结 外感风寒 内伤湿浊 望诊舌象正常 闻诊无特殊 问诊有咳嗽咽痒鼻流稠涕 头重身困 胸闷不食 切诊脉滑数
外感夹湿咳嗽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发热恶寒,自汗,溲黄,身黄,巩膜黄,全身黄,右胁下肝区疼痛,腹胀便结,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沉细弱,重取无力。中医病名属重症肝炎,证型为湿热蕴蒸、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肝失疏泄、瘀热郁里。望诊见身黄、巩膜黄、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恶寒、自汗、溲黄、身黄、腹胀便结、不思饮食。切诊见脉沉细弱,重取无力。
重症肝炎肝胆湿热湿热郁蒸胁痛
查看详情 →
48岁女性,主诉夜间失眠、心慌气短、下肢肿胀、胃部隆起、舌麻木、口干不欲饮、头晕疲乏、个性急躁。面色黄,舌质深暗,苔黄腻乏津,脉寸尺沉细,两关弦大而急。病程长,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慢性心力衰竭、肺炎病史。现症见胃气阴两虚,肝胃火盛,痰瘀互结,水湿内停。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肝大慢性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妊娠5个月,主要症状为下腹部隐痛、子宫收缩频繁、心律增快,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ST-T段改变。舌澹红,苔白厚腻,脉数结代。病程涉及妊娠期胎动不安,病因病机涉及心脉不宁、气血不和。
胎动不安心阳不足心气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头晕间作3个月。头晕、怕冷、双眼睑肿、手足发凉、精神不振、白天嗜卧、面色晦暗、大便溏薄、小便频而量少。舌澹暗、质润、边有齿痕,脉沉。病因阳虚水泛于上,湿浊内阻,清阳不升,阳虚不能达于四末,脾阳不足,阳虚不能化气行水。病机阳虚,舌脉皆阳虚之象,阳虚难以推动血脉运行而致瘀。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眩晕阳虚水泛证。
眩晕阳虚水泛畏风汗出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主诉水肿,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水肿,证型脾虚,病因病机脾虚失运,舌澹,苔薄白,面色少华,脉沉细无力,舌澹,苔白,脉沉。
脾虚中焦有寒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痛经自初潮开始,连续13年,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腹部喜温喜按、腰痠痛、月经色暗红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带白无异味、纳可、口臭。舌澹红,苔薄腻,脉细。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澹红、苔薄腻、脉细。
痛经寒凝血瘀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主诉心慌气短、失眠、胃部隆起、口干不欲饮、舌麻、头晕、疲乏、性格急躁。病程较长,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中医诊断为心悸。舌质深暗,苔黄腻乏津,脉寸尺沉细,两关弦大而急。面色黄,胃空、嗳气吐酸,不知咸味,口干,头晕,疲乏,性格急躁,下肢浮肿,夜间失眠,月经量少。
心悸肝气郁结心血不足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腰痛阳痿,阴茎及阴囊向上挛缩,喜热怕冷,少腹寒冷拘急。中医病名缩阳,证型为寒邪直中厥阴。病因病机为寒湿内困,寒邪直中厥阴肝脉。舌象舌淡红,苔白腻而滑,脉寸微尺弦。阴茎上缩,双睾大小如常。少腹寒冷拘急,苔腻更甚。病情变化后症状减轻,痞满溏泻口苦除,苔腻全退,脉转弱滑。
肾阳不足寒湿内困厥阴肝脉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主诉再障3年,发热、牙龈出血3天。发热、乏力、咽干、月经量多。面色苍白。肾阴亏虚,迫血妄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体温38.6℃,血红蛋白48g/L,血小板27×10⁹/L。
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亏虚迫血妄行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1岁。主诉周身畏寒,多汗5年。畏寒不已,衣着厚重不解,畏风,出汗多,纳稍差,眠差,易感风寒,大便间日一行。舌象澹,苔白腻,脉象沉。中医诊断汗证,证型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营阴不固,卫气不能固表。望诊见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畏寒、多汗、纳差、眠差、易感风寒、大便情况。切诊脉象沉。
汗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半百,主症为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舌强不语,苔白腻,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属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风邪乘虚而入,痰湿内蕴,闭阻经络。望诊见舌强,舌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识不清,嗜卧;切诊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
中风阳气虚衰痰湿阻络风痰闭窍
查看详情 →
女,三十五岁,产后因洗衣着凉致双手麻木、无力、针刺样疼痛,病程渐进。主诉为双手麻木无力伴针刺痛。形体瘦弱,双手皮肤粗糙无泽,手部肌力差,手套样痛温觉减退,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低下。舌质略淡,舌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气血不足,营卫虚弱,证型为复感外邪,凝滞经脉,血脉不利。
产后血虚外邪侵袭营卫不和经脉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间断性胃痛胀满10余年。主症为胃脘胀满,食后胀甚,嗳气频作,胃部隐痛,痛连两胁,食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欠佳。舌质澹,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象弦滑。中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为脾虚,肝郁,胃实。病因为过食生冷、油腻,情志不遂,病机为脾虚失运,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慢性胃炎脾虚肝郁胃实
查看详情 →
8个半月男童,高热无汗,咳嗽痰多,呕吐夹痰奶,食纳差,大便粘稠,精神萎靡,烦躁,呼吸不畅,喉间痰阻,喘促膈动,面色苍白,胸腹微满,脉虚,舌红无苔,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咽拭子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分离Ⅲ型腺病毒,胸透右上肺片状阴影,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病程2周,表邪郁闭,痰饮阻肺,正为邪遏。
腺病毒肺炎外寒内饮痰饮阻肺表邪郁闭
查看详情 →
男,44岁。腰痛、阳痿,阴茎及阴囊向上挛缩,喜热怕冷,少腹寒冷拘急。病程3个月。舌澹红、苔白腻而滑,脉寸微尺弦。肾阳不足,寒湿内困。阴挛囊缩,少腹寒冷拘急,遇温则缓。寒邪直中厥阴。
腰痛阳痿阴茎挛缩阴囊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主诉脘腹不适、嗳气、纳谷不振、大便溏薄、夜寐差。病程为胃低分化癌术后1月余。中医病名属胃积,证型为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舌象厚腻,脉象细滑,后转为弦数。四诊显示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象细滑或弦数。症状包括脘腹不适、嗳气、纳差、大便溏薄、心悸、夜寐差。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痰凝气滞,热毒血瘀,日久成积。
胃积脾胃虚弱湿阻中焦痰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1个月,伴咯痰量多色黄白,胸闷,出虚汗,全身乏力,畏寒怕冷,鼻出热气。舌质红,苔根部厚,脉沉。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外寒内热,痰湿蕴肺。病史提示平素经常感冒、咳嗽,平均2~3月发作1次。胸片示支气管炎。二诊时见入睡困难,多梦,手足凉,舌质澹,苔薄,脉沉弱。
感冒外寒内热痰湿蕴肺肺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腹痛二年余,近半年加重,发作多在午夜,疼痛难忍。体瘦,面色青暗不泽,舌润边稍紫,脉沉弦有力。辨证为肝木侮土证。舌脉提示血络瘀阻,脉象沉弦有力。病情演变中出现腹满减轻、夜间睡眠改善、腹中气体下行、大便稀、腹中舒适等变化。舌象由润边紫转为舌润苔白,脉象由沉弦转为缓。
腹痛肝气乘脾血络瘀阻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