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目骤昏,视直如曲,视大为小,伴有头目晕眩、短气懒言、四肢倦怠、咳久多痰、时或见红。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为视惑,证型为肺虚脾不足、阴虚。病因病机为神光失序,飞越乱散,肺络受损,失血过多,阴精亏损,阴阳不和。望诊示面色皖白,舌质较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久多痰、时或见红、午后潮热。切诊示脉虚软、虚细数。
视惑肺虚脾不足阴虚
查看详情 →
产后自汗,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自汗23天,伴有头痛,恶露量少色黯。面色苍白,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缓。证属产后营血亏虚,卫阳失固。
产后自汗营血亏虚卫阳失固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尿频、尿急、小便难以控制3个月。遗溺。脾肾阳虚,肾气不固。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白厚腻,根部苔黄焦,舌颤,脉弦促。畏寒肢冷,气血不充。肺气渐亏,失于固摄,膀胱之水失于约束。肾阳不足,膀胱之水失于温煦。
尿失禁脾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产后十八天,神昏语,撮空,大便四日未解,舌上断津。湿温伤寒,内热炽盛,津液亏虚,胃肠积垢。面色晦暗,舌干少津,脉沉数。神志不清,谵语,撮空,大便秘结,恶臭异常。
产后湿温神昏语撮空大便燥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神疲懒言,口干,心慌,头昏乏力,手抖,口唇麻木,双下肢畏寒,面部烘热。舌质澹紫,苔黑,脉细滑。证属上热下寒,气精两损。舌质澹紫,苔澹黄腻,脉细。病程中出现出血症状,舌体血疱,疼痛,伴胃脘嘈杂,吞酸,大便溏稀,夜寐欠佳。病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属虚劳、髓劳、血证。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邪毒入络,瘀毒交结,阴阳失调。
再生障碍性贫血上热下寒气精两损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45岁,慢性腹泻10余年,轻度贫血。脾肾两虚型腹泻。面色晄白,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大便溏泄,每日3~5次,肠鸣,腹胀,畏寒,足怕冷。
慢性腹泻脾肾两虚便溏泄肠鸣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头面四肢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凹陷不起,面色萎黄无华,两足不能着履,经常自汗,恶风,周身关节疼痛,倦怠乏力,两手指关节肿痛不胜蜷曲,脚痛难久行立,阴雨天气更加酸楚,心悸气促,胃呆纳少而不渴,大便常软,溲短少。舌苔白腻,脉濡缓无力。中医诊断为风水(阳水),病机为风湿侵袭,风伤皮毛,湿流关节,涉及脾肺肾三经。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缓无力。
风水阳水风湿侵体脾肺肾虚气虚血弱
查看详情 →
患者情志抑郁,冲任不和,月经愆期数月未至,形体渐瘦,腹胀食少,两颧赤,足肢微肿。脉沉弦而细。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情志不舒。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冲任失调,病机为气血瘀滞,络脉阻塞,血海涸竭。脉象沉弦而细。
情怀悒郁冲任不和经事愆期形体渐瘦
查看详情 →
女,41岁。月经失调2年,经量多,色紫,伴腰背酸楚、小腹隐痛、汗出纳差、精神萎顿、面色少华。舌质淡,边有紫斑,苔薄白,脉细濡。辨证为气虚血瘀,虚实夹杂。
月经失调气虚血瘀气血虚弱血流滞缓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主诉腰背部疼痛20余年,病史中有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子宫摘除术。查体见面色萎黄,驼背畸形,活动受限,腰背部广泛压痛、叩击痛。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为骨痿,病机属肝肾亏虚。
骨痿脾肾亏虚骨质疏松
查看详情 →
男,49岁。头顶部针刺样疼痛,眼花、耳鸣,右半身不能活动,呕吐,二便失禁。神志清楚,语言不利,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脉沉迟而弦。脑血栓形成并左侧上下肢瘫痪。真中风,腠理不密,太阳虚不能卫外。
中风偏瘫营卫俱虚邪气侵袭真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时发昏厥,发作时气上冲,手足强直,口不能言,神志清楚,经期易发,经量少,体肥,夜盗汗,半年内脱发明显,血压110/92毫米汞柱。辨证为冲任失调,血虚生风,挟痰上逆。初诊舌红苔少,脉弦,四肢微肿。复诊脉弦滑,舌胖大,舌色不红。三诊脉弦细,舌色正常。四诊脉弦,苔薄腻。
昏厥冲任失调血虚生风痰湿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主诉近半月心烦意乱,情绪急躁,心下满闷不舒,食纳减少,大便微溏,小便略黄,晚间胸腹脘胀,心慌心跳,难以入眠,每晚仅睡三小时左右。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无力。中医诊断为心烦不寐,证属痰热内扰,脾胃不和,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痰热中阻,胃气亏虚,寒热互结,上扰神明。
心烦不寐肠胃不和胃气亏虚寒热互结
查看详情 →
男,48岁,面睑及全身高度浮肿,腹胀,恶心欲呕,纳差,便溏,形寒肢冷,腰酸,尿少,舌质胖嫩有齿痕,色淡,苔白,脉沉细弱,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泄泻3~4年,大便每日2~7次,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恶寒怕冷,腹胀、纳呆、恶心欲吐、心悸气短。中医诊断脾肾阳虚型泄泻。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片状。脉象沉细乏力。
泄泻脾肾阳虚腹胀纳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女性。主诉双膝痛1年。中医病名左膝痹症,证型寒湿型。病因病机为湿瘀互阻兼脾虚,寒凝痰滞,痹阻经络,虚实夹杂。望诊舌苔薄黄,中心较厚,后转为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口淡无味、纳呆、神疲、夜尿频。切诊脉滑,后转为缓。体征左膝关节肿胀,浮髌实验(+),X线示双膝退行性改变,左膝内翻畸形。
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脾肾阳虚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胁腹疼痛,伴右肩背放射痛,干呕,吐黄绿色苦水,口干不欲饮,纳差,大便三日一行,量少,先干后溏,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脉沉弦。体温39.7℃,白细胞升高。诊断为蛔厥,病因病机为寒湿热郁阻滞,气滞腑气不通,蛔虫扰动。面色憔悴,手足发凉,腹部柔软,右胁下压痛拒按。
腹痛胁痛四肢厥逆舌质红
查看详情 →
男,60岁,突发恶心呕吐,病程短。脾胃气虚、宿食积滞、腑气不通。面容苦楚,腹部胀满疼痛拒按,舌质红、苔腻,脉沉细。
肠梗阻脾胃气虚宿食积滞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7岁。腰背部疼痛4年,加重2周,酸软无力,腰部活动不利,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澹,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骨痿证(脾肾亏虚)。脾肾亏虚,精微不输,骨松不健。腰椎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体征示胸腰段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不利,双下肢肌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
骨痿证脾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间断寒战、高热伴咽痛、关节痛10个月。现症见每日寒战后高热,咽痛、关节痛,口干思冷饮,咳嗽胸痛,白黏痰,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中医诊断少阳郁热,营卫不和,肝火犯肺。病因病机为邪热久居少阳,化燥伤阴。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发热、咽痛、咳嗽、便秘,切诊见脉浮滑数。
少阳郁热营卫不和肝火犯肺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