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6岁,女性。主诉阴中有物脱出阴道口外10年,劳则加剧。症状包括脱出物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量多有秽臭气、小便黄赤灼热而痛、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舌澹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为气虚下陷,湿热下注。病机属湿热下注,气虚失摄。
子宫脱垂湿热下注气虚下陷苔薄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突发气脱厥仆,神志不清,两颧泛红,手足冰冷,阴茎缩入包皮内。脉寸、关、尺浮取洪大有力,沉取空乏无力。中医诊断为“厥”病。病因病机为下虚上厥,阴不为守,阳不为使,心火不足,肾水失助,阴不升、阳不降。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未提。脉象浮取洪大有力,沉取空乏无力。
下虚上厥阴不为守阳不为使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形寒肢冷,头痛时作时止,关节疼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胃口差,大便干,小便赤,午后发热,病程3月余。舌质偏红,苔薄白腻,脉左细弱,右虚大。中医病名属劳倦内伤发热,证型为气虚发热,病因病机为烦劳过度,内伤七情,阳虚致损,虚而感寒。舌象质偏红,苔薄白腻,脉象左细弱,右虚大。复诊时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功能性低热气虚发热阳虚阴盛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8岁8个月女童,发热4天,高热无汗,口臭,干呕,纳呆,大便稍稀臭秽,小便短赤。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有分泌物,浅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为温病,辨证为痰热流注,肝胆湿热。病因为外感时邪,邪犯肺卫,湿热内蕴,肝失疏泄。
温病痰热流注肝胆湿热高热无汗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小便频数,尿道疼痛,腰酸痛,少气懒言,小腹重坠,尿道涩痛。病程自1969年起,反复发作,1973年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舌边赤苔白,脉沉滑。中医病名劳淋,证型气阴两虚,病机为气阴两虚,不能下达州都。
少气懒言慢性肾盂肾炎气阴两虚小便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反复发作10年,劳累、情绪激动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伴左侧背部沉痛、周身乏力、善太息。中医诊断胸痹,肝郁气滞;太息症,宗气亏虚。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不喜言语。
胸痹太息症肝郁气滞宗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心悸、胸闷、心烦易怒、头痛头晕、体倦乏力、气短,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弦细结代,证属心阴不足,心肾不交,心电图示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早搏。
心阴不足心肾不交室性早搏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受寒感冒迁延近1年,咳声低微,痰稀薄易咯,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脘胁胀,纳差,大便稀,口渴喜饮,口不苦有黏腻感。舌质黯,苔薄白,脉虚软。证属脾肺气虚。
脾肺气虚肺气不足脾虚运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双眼上胞下垂月余,视物成双1周。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上胞下垂,视一为二症。证型脾虚气弱,风痰阻络。舌质澹红,苔白腻。脉滑。双眼上胞下垂遮盖1/2瞳神,眼珠转动失灵,内转和外转均受限。
重症肌无力脾虚气弱风痰阻络上胞下垂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发现血糖升高2年余,初起有三多症状,现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呆、全身困倦、头胀肢沉。舌苔白腻,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滑。体形偏胖。辨体为气虚痰浊体质,辨病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辨证为消渴症气虚痰浊证。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气虚痰浊消渴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诉为晚期血吸虫病侏儒型,月经只来过两次,继发性贫血。面色萎黄,舌澹而润,乳房未发育,精神衰惫,少气懒言,脉迟而细。中医诊断为少阴心肾虚弱,阳虚血亏。
侏儒症少阴虚肾阳虚血亏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咳嗽,痰多色黄,胸部不适,少气,舌质偏红,舌苔微黄,脉滑,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头痛,胸闷气促,舌质红,舌苔黄,脉滑,脉弦滑
肺恶性肿瘤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脑转移瘤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主诉口腔溃疡2年余,每遇劳累或经期复发,影响进食和睡眠。症状包括牙龈、舌下、颊部粘膜多处溃疡,表面灰白色,口舌生疮,疼痛心烦,伴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饮食乏味。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型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口疮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48岁,胃痛反复发作5年,胃脘疼痛喜按,口不渴,大便稀,畏寒,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少气懒言,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色,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胃痛,病机为气血生化乏源,阴阳两虚,病因以脾胃虚寒为主。
胃痛脾胃虚寒阴阳两虚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3个月余。刻下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面色萎黄,体偏胖。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型。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心脾气虚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反复胸闷20余年,加重伴乏力气喘10天。胸闷、乏力气喘、头晕、心慌、少气、自汗出、口苦、纳寐差、大便溏、尿频。舌质暗淡,边有齿痕,舌白偏腻,舌体稍胖,舌下紫暗。脉细滑缓。心率56次/min,律不齐,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中医诊断为心衰、胸痹、心悸,病性属脾虚湿阻,瘀阻心脉证。
心衰脾虚湿阻瘀阻心脉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主诉经期淋雨受寒发烧,病程三年余。面色面黄肌瘦,精神萎糜,少气乏力,心慌心跳,胸中痞闷,失眠或多恶梦,心烦易怒,曾因生气昏厥两次。舌质红瘦,舌苔黄,脉细弦。外阴部常生疮疖,每逢行经前症状减轻,经后加重。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湿热下注。
经期疮疖肝郁化火湿热下注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大肉日削、少气懒言、齿衄、口干多饮、五心烦热、腹胀、小溲少、大便稍艰。病程较长,既往有肝硬化合并消渴症病史。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肝肋下及剑突下2cm,下肢浮肿。舌红苔剥见裂痕、虚中夹实,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肝硬化、消渴症,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瘀水互结。
肝硬化消渴症肝肾阴虚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反复口疮10年余,症状时轻时重。双侧口腔黏膜多处溃疡,中央凹陷,周围微红肿,无充血、疼痛。伴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嗜睡,日晡潮热,痞满腹胀,纳呆,稍便溏,稍畏寒,唇色稍暗。舌质稍暗,舌体裂纹且胖大有齿痕,脉沉细。证属脾胃虚弱,阴火上乘。
口疮反复脾胃虚弱阴火上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左手震颤,头晕耳鸣,病程半年。中医病名颤证,证型肝肾亏虚、瘀阻经络。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虚风内动、血瘀经络。望诊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舌绛少苔,舌边有齿印。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少气懒言,动则气促,视物不清,失眠多梦,腰膝无力,纳差,便秘尿清。切诊脉细涩。
少气懒言帕金森病肝肾亏虚瘀阻经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