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4岁。胸闷、心前区疼痛、晕厥、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舌质有瘀斑,苔白,脉沉细。胸痹,心肾阳虚,瘀血阻滞。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眠差,双下肢轻度指陷性水肿。心率44次/min,第一心音低钝,无杂音,血压120/70mmHg,呼吸18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示间断性ST段压低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
胸痹心肾阳虚瘀血阻滞心率减慢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自幼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伴有顽固性腹泻,每天3~5次,原发性高血压,血压160/110mmHg,长期服药不稳定。现症见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夏天夜卧需盖被,冬天怕冷,不知热,稍食凉物即腹泻,心悸头晕。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厚滑,脉沉迟无力。证属阴盛阳衰。
心动过缓心悸头晕脾阳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头晕、心悸、心动过缓,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晕、心悸、心动过缓,切诊提及脉搏50次/分,血压106/50毫米汞柱。
心动过缓低血压心悸脉搏恢复
查看详情 →
女性,60岁,心悸、胸闷、气短、头晕、黑蒙、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病程较长。舌淡胖嫩、苔白滑、舌质紫暗、舌下脉络曲张,脉结代。心肾阳虚,血脉瘀阻。
头晕心悸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患者,主诉眩晕、偏瘫失语、神识模糊,病程8小时。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因劳累及外感诱发。急性病容,神志恍惚,颜面潮红,右侧鼻唇沟变深,唇舌右偏,失语,右侧偏瘫,血压180-200/120-140mmHg。舌胖大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数。辨证为中风闭证(中经络脏腑),病因病机为肝阳暴张,痰火上逆,气血逆乱。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中经络闭证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头晕阵作6年,加重1个月。心悸、汗出、晕厥、心前区疼痛向后背放散、少寐多梦。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
眩晕气虚血瘀心悸心率减慢
查看详情 →
男,66岁,头晕、不能应答6天,反应迟钝加重,不认识家人。神志清,精神倦怠,对答不切题,定向力差,左侧共济征(+),双侧病理征(+)。头颅MRI示左侧扣带回小片状脑梗死,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右枕叶脑软化灶。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呆病、眩晕。辨证为脏腑亏虚,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瘀阻脉络,瘀血蒙蔽脑窍,脑失所养。
脑梗死血管性痴呆高血压病中风中经络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心慌,胸闷头晕,右上腹胀痛6年余,近来加重,伴头晕气短,右胁胀痛,易烦,纳差脘闷。舌苔根腻,脉细迟。证属气阳不振,气机不和。
胸闷头晕心悸心慌右胁胀痛气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气短、头晕、手足不温、心前区阵发性疼痛。病程三年。中医诊断心肾阳衰,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血行瘀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胸闷、心悸、头晕、脉迟缓。切诊脉搏44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段下移,T波低平。
头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衰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5年,加重1个月。心悸,心肾阳虚证,病程5年。舌澹白,苔白,脉沉细涩。血压190/80mmHg,心律齐,心率60次/分。症状包括心慌、乏力、头晕、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病史有高血压10年,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示房颤、窦缓、I度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
心悸心肾阳虚高血压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发作性头晕心慌2年余,加重半个月,伴失眠多梦、项强肢麻、下肢肿胀。中医诊断眩晕,证型心脾虚弱,肝郁血瘀型。面色红润,舌质澹红,舌苔薄腻或薄白,脉弦细或弦细缓和。病程2年,因劳累过度、性情急躁、心情不舒诱发,病机为心脾虚弱,肝郁血瘀,气血乏源,血脉瘀阻。
高血压心脾虚弱肝郁血瘀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1岁,胸闷气短,心悸,阵发性心前区疼痛,纳呆恶心,体倦乏力,病程一年。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舌胖苔白腻,脉沉迟。证属湿浊中阻,气机不畅,胸阳不展。面色萎黄,口干而粘,不欲饮,全身倦怠乏力,行走困难,恶心纳呆。脉沉迟。
冠心病湿浊中阻气机不畅胸阳不展
查看详情 →
32岁男性,主诉心动过缓病史15年,头晕间作1年,伴晕厥发作1次。中医辨证心阳亏虚,瘀血内阻。头晕,头痛,活动后气喘、乏力。舌淡黯,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迟。
心动过缓头晕厥证心阳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主诉心动过缓5年,中医诊断心瘅,证型阳虚阻络证,症状头晕眼花,舌质淡暗,苔薄,脉细迟,复诊时心率60次/min以上,停药后减慢,舌质淡,脉细迟,三诊时心率64次/min左右,稍有口干,舌质淡,脉细迟。
心动过缓阳虚阻络证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患者,左上下肢发麻发凉,胸闷气憋,心跳慢,头晕恶心呕吐,畏寒身踡。舌质暗,苔薄白,脉迟、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属心肾阳虚,兼有表邪。病程中体温38℃,心律不齐,心率48~50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左室肥厚劳损。
心肾阳虚气血两亏表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5个月,伴恶心呕吐、汗出。头晕阵发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视物歪斜、行走漂浮感、双肩及颈背胀痛。中医诊断眩晕,辨证气虚血瘀阻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颈椎退行性变,C5/6/7椎间盘后突,继发椎管狭窄,右侧椎动脉内径稍窄。
眩晕气虚血瘀颈椎病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主诉心肌炎3年余,乏力、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多汗。面色苍白少华,精神倦怠,舌质淡胖暗,苔白腻,脉濡缓无力。中医诊断迁延性心肌炎,证型心阳不足,痰瘀留滞证。心脏体征示心音略低,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左心室扩大,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头晕心肌炎心阳不足痰瘀留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反复胸闷、心慌、头晕5年,气候寒冷时明显。胸闷、心悸、眩晕、头重如裹、肢麻沉重、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口澹、脘腹作胀、食少、便溏、耳鸣、腰酸。舌暗澹胖大,苔白滑。脉沉迟。诊断为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证。病机为阳气不足,浊阴凝聚,血行不畅,脉络瘀阻。
头晕心悸脾肾阳虚痰瘀阻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心肾阳虚,血脉痹阻。病因病机阳气不足,脉迟寒凝。舌质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沉缓。
头晕乏力心肾阳虚血脉痹阻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女,36岁,口苦,纳差伴腹泻半年余,神疲乏力,头晕纳少,口干口臭,心烦少寐,脘腹稍胀,大便日行1次,不成形,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Hp+),心脏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窦性心动过缓,痰热内扰,心神不宁,脾运失健,苔薄,脉细。
窦性心动过缓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肠易激综合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