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左侧面部麻木、板滞,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闭合,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既往史有脑梗塞、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体征示脉搏60次/分,体温36.7℃,血压140/90mmHg。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证候分析为年高体弱,瘀阻络脉,风寒侵袭面部经脉,气血郁滞,面肌纵缓不收。望诊示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搏60次/分。
面瘫风寒袭络气血郁滞体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昏厥痰鸣1天。神志昏迷,窍闭不语,汗出如珠,舌红苔黄腻而干,脉伏肢冷,喉间痰响。中医诊断为痰厥。病因病机为痰饮素质,因焦思苦虑,耗阴动火,火随阳升,痰因火动。
痰厥痰饮素质焦思苦虑耗阴动火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反复皮疹,颈面部上肢红斑,口唇裂纹,关节时有疼痛。病程6年。红蝴蝶疮。脾肾不足、阴虚有热。面部可见散在点片状盘状红斑疹,最大者约5cm×6cm,颈部及双上肢近端亦可见少量点状红斑,口腔内可见4~5个溃疡,色浅。抗核抗体(+),ds-DNA(+),红细胞沉降率52mm/h。
红蝴蝶疮脾肾不足阴虚有热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面瘫3月余。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眼裂约1mm,右鼻唇沟变浅,口角明显左歪。舌苔薄白干腻有裂纹,脉弦细。高血压史、脑梗史、糖尿病史。
面瘫肝阳上亢阴虚脉弦细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主诉头晕、左侧肢体麻木软弱无力,病程较短。中医病名:脑血栓,证型:气阴不足,痰瘀阻络。望诊:形瘦神清,口眼歪斜,右侧肢体软弱如棉。舌苔薄白。闻诊:声音微弱。问诊:知觉迟钝,言语謇涩。切诊:脉细弦,血压21.3/12.0kPa。
脑血栓气阴不足痰瘀阻络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1年余,加重4日。现病史示口腔黏膜溃破疼痛剧烈,溃疡6块,椭圆形,直径2~5mm,表面有澹黄色分泌物,周围黏膜充血,口臭异常,口渴欲冷饮。舌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型为心脾积热型。
口腔溃疡心脾积热
查看详情 →
女,25岁,不食、不语、不动、眼不睁,持续半年。神志病,心脾两虚,跷督型。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目直视不转睛,牙关紧闭,形体消瘦,木僵状,二便不能自控,对光反射正常。
神志病心脾两虚跷督型心脾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感冒后出现口歪眼斜、口禁不开、食水难进、四肢麻木、卧床不起、双耳失听、不能言语。中医诊断为中风不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邪气入络,经络阻滞。望诊见口眼歪斜,舌象未提。闻诊见言语不能。问诊见高烧后出现上述症状。切诊见脉象未提。
中风不语颜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损伤脑淤血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精神失常4年余,哭笑无常,躁扰不宁,语无伦次,神志不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癫证(精神分裂症),病机为痰蒙心窍、扰乱神明。
精神分裂症痰蒙心窍神志不清烦躁不宁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神志不清、两目上视、角弓反张、大便干、脉疾数、舌苔微黄。湿温(乙型脑炎),感受湿温之邪,热郁气分。面色未提及,舌象微黄,脉疾数。未提及声音、气味、病史及其他四诊细节。
乙型脑炎湿温里热气分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大便秘结3年,近5天未解。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左下腹胀满、按痛、易饥善食、口干。体格检查见左下腹压痛,可触及索条状物,苔黄,脉滑。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型为脾虚气弱、肠道积热型。病位在肠胃。病因病机为脾虚气弱,饮食辛辣致肠道积热,津液亏虚,肠道失润,腑气不通。
便秘脾虚气弱肠道积热里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失眠10余年,加重1年,每晚仅能入睡3小时。头昏、心烦梦多、口干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肝肾不足,心虚火旺。舌象暗红,苔薄黄,脉细。二诊时舌象淡红,苔薄,脉弦。病机为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
失眠肝肾不足心火旺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5岁。无法独立行走,不能言语,伴有癫痫小发作3年余。目光呆滞,表情澹漠,时伴有癫痫小发作,双手不时互击,口吐泡沫。舌澹苔薄,脉数。中医诊断为脑瘫,证系脑髓受损、肝肾不足。病机为后天失养,髓海受损,肝肾亏损,精乏髓涸,心窍蒙蔽,筋脉失养。
脑瘫肝肾不足髓海受损精乏髓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面瘫2个多月。面色黄,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右上眼睑松弛下垂,下眼睑外翻,流泪,右侧面部肌肉纵缓不收,鼓腮无力,口角左歪,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纳食呆。证属气血虚弱型面瘫,辨证为气血虚弱,面部筋脉失养。
面瘫气血虚弱风邪袭络肝火气郁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双上肢、头部不自主颤动半年,加重1周。情绪不佳时症状加重,睡眠中减轻。双上肢手部颤动,头部不自主摇摆,口苦而干,小便赤黄,大便质干。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神志清楚,双手肌力正常。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肝郁阳亢证。
肢体震颤肝郁阳亢情绪不佳口苦而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为野外收购枣子时突然昏倒。病程为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暑厥。证型为暑热伤正,阴液耗损,正气耗散。病因病机为酷暑蒸熏,汗出过多,形气本虚。望诊示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头不适、心悸气促、大汗淋漓。切诊示脉微若绝,血压测不到,四肢厥冷,冷汗如油。次日舌澹,苔薄润,脉缓。
中暑暑厥阴液耗损正气耗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音嘶嗄,语带鼻音,舌边麻木,四肢麻感。病程自去冬起,至春未愈。中医诊断为气郁痰阻,肺有燥火而外有寒邪,因风挟火郁遏会厌。望诊见舌苔腻而津少,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病史与症状,切诊见脉形濡数。
白喉后遗气郁痰阻肺燥火寒邪外侵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偏瘫和咳嗽气紧2月。形体壮盛,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语言不利,咯大量稀白痰涎,发热多汗,头昏微晕,疲乏纳差,睡眠差多梦,右侧肢体瘫痪呈拘挛状态。舌质暗,苔白厚,脉弦滑,血压170/95mmHg。中医诊断中风、咳喘。辨证脾虚肝旺,风阳挟痰浊上壅,脑络瘀滞。
中风后遗症肺气壅滞痰浊阻络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右面颧部、口角及颊部阵发性痉挛病1年半。症见右眼外角动,继则累及颧、口角、颊部,颈3、4、5椎体排列有改变,头不能仰可俯、颈部僵硬,伴右手指麻木。苔薄少津,脉滑,右脉兼弦。经络诊察示阳明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异常。辨经为阳明经、少阳经。病在阳明经、太阳经。面部肌肉不自然,后头疼,头项偶疼。右眼睑僵紧,右颊拘急。
面部痉挛血虚生风阳明经筋少阳经筋
查看详情 →
78岁女性,右侧口眼歪斜50天。右眼闭合不全、流泪、口角流水、右耳后疼痛。高血压病史20年。右面颊肿胀,无额纹,不能抬额、皱眉,右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偏斜,无鼓腮、龇牙动作。舌澹,苔薄,脉弦涩。中医诊断口僻,气虚血瘀证。
口僻气虚血瘀证舌淡苔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