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年前确诊为双肾结核,病程较长。主诉尿频、尿血、小便滴沥涩痛,伴有腰痛耳鸣、小腹坠胀、小溲黄赤、频数涩痛、午后潮热、消瘦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面色白、食欲不振、倦怠无力。脉沉弦有力,舌质红,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肾虚膀胱有热,证属肾虚膀胱有热。病因病机为肾虚兼膀胱热盛。
双肾结核肾虚膀胱有热阴虚火旺下焦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为右侧肢体不遂,活动不利,握力减小,口齿不清,右口角流涎,纳少,小便失禁,大便无力。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辨证为气虚血瘀,兼阳虚水停。舌质澹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缓无力。病程自1985年4月3日发病,经治疗后于6月11日复诊恢复正常。发病诱因为与邻居激烈争吵。
脉沉无力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阳虚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双小腿红斑结节疼痛12年,病程较长。诊见两小腿胫骨双侧有暗红色结节,触痛明显,脚踝肿胀,口干苦,小溲短黄,舌暗紫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瓜藤缠,辨证为湿热下注,络阻血瘀。
结节性红斑湿热下注络阻血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四肢无力伴疼痛5个月,面部蝶形红斑9年。颜面对称性红斑,四肢肌力减弱,下蹲起立无力,肌肉压痛,颈肌疼痛,低热,体重下降。血清抗核抗体阳性,补体C10.7g/L,血沉34mm/h。中医诊断肌痹,证属气阴两虚,湿热郁结肌肤,痹阻经络。舌嫩红,脉细数无力,苔白厚。
痿软无力脉细数无力皮肌炎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乏力,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恶核,证型脾虚肝郁、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痰瘀互结。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大便干。切诊见脉弦细。
恶核脾虚肝郁痰瘀互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女性。主诉面色萎黄,周身水肿,惊悸不安,腰痠腿痛,倦怠无力,四肢沉重,食欲缺乏,口渴喜饮。脉象沉细而数,症状包括头晕目眩,气息短浅。中医诊断为风湿之邪内侵脏腑,致经络不通,气机不畅,肾虚不化,脾虚不运,水湿停留,浊阴上犯。舌象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数年前起病。
风湿性心脏病水气凌心脾虚不运肾虚不化
查看详情 →
女,19岁,剖腹产失血过多,高烧40℃以上,神识昏愦,呼吸困难,面唇青紫灰黯,舌质青乌,鼻翼煽动,呼吸忽起忽落,指甲青乌,脉弦硬而紧,按之无力而空,心肾之阳衰弱已极,阳脱之象,神清,唇舌指甲青紫大退,午后潮热,咳喘,咯大量脓痰,脉弦滑,双肺多个空洞,内容物大半排空,耐药性金葡菌急性严重型肺脓疡。
肺脓疡阳脱舌青乌苔白滑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胃痛7个月,饥饿或进食甜品后胃脘隐痛,腰腿部发凉,体虚乏力,夜寐差。舌体稍胖大,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胃虚寒,胃络瘀阻。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
胃痛脾胃虚寒胃络瘀阻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脘腹隐痛,嗳气频作,纳少,喜食酸甘,大便较干。病程7年。中医病名属胃病。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少、喜食酸甘、大便干。切诊见脉细弦,按之无力。
胃炎肝脾失调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小腹疼痛4月余,伴下坠、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白、月经量多色暗红有块、乏困无力、心情烦躁、失眠多梦、食纳不振。中医诊断胞宫瘀滞,兼湿阻胞脉。望诊见精神疲惫,舌象未提。闻诊见情绪烦躁。问诊见病程较长,症状复杂。切诊见小腹压痛,子宫压痛,双侧附件压痛。
盆腔瘀血综合征胞宫瘀滞湿阻胞脉小腹胀痛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右侧肢体活动无力、麻木,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脑出血,风阳上扰、瘀痹经络证。舌红苔腻,脉弦。神清语利,伸舌右偏,示齿口角左歪,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低,痛觉稍减退,腱反射弱,巴宾斯基征阳性。
脑出血后遗症风阳上扰瘀痹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月经紊乱,二阴下坠1年余。证见身体消瘦,时而畏冷,时而烘热,微汗出,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少寐,腰膝酸软,二阴下坠欲脱。月经愆期,经期10余日。舌淡苔薄,脉弱无力,两尺尤甚。诊断为阴阳两虚之证。病机为阴阳两虚。
疲乏无力月经紊乱阴阳两虚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腰痛,腿膝无力,活动后加重,病程8个月。中医病名IgA肾病,证型阴虚血热。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尿常规示红细胞+++,蛋白未见异常。
IgA肾病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四稔以上,体质体弱。两膝肿大,上下股胫枯细,足膝疼痛,筋脉不舒。病名鹤膝风,病因风寒湿三气乘虚而痹于膝。脉象左尺浮缓,右尺迟弦。病机为风寒湿三气合痹于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鹤膝风气血衰弱风寒湿痹筋脉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上腹部胀闷、食欲不振、右胁肋部胀痛半年余。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脾两虚。病因病机肝虚则眩,肝气入络则痛,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郁而成湿,湿阻经络则神疲乏力。舌象舌苔薄净,边有锯齿之状。脉象脉濡软无力。
胁痛肝脾两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1岁。主诉婚后5年未育,经前心烦不安,经期少腹痛甚,平素情志抑郁,经常恶心呕吐。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痛经、不孕症,证属肝郁不舒,气血失调。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妊娠2个月大小。
痛经不孕症肝气郁结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患者,主诉四肢屈侧红疙瘩伴酸痛,病程10天。皮疹肿硬而痛,下肢胫骨面多见,皮肤红光亮夹黯红,舌净无苔,脉软无力。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为寒邪内袭,郁久化热,热毒伤及血脉。舌象舌净无苔,脉象脉软无力。
结节性红斑寒邪化热热毒伤脉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双下肢不能走路十年。病程始于1959年,初期表现为失眠、多梦、悲伤欲哭,一次发烧后出现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下床行走。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两腿发硬。体征示两下肢肌张力稍高,膝腱反射亢进,无肌萎缩。脉弦数而有力。中医诊断为肝郁下萎。证型为肝郁气滞,肝失调达,脾失健运,血气失调。舌象、二便均无异常。
痿证肝郁肝伤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高某,31岁,主诉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肝区不适,口苦,齿衄,两腿酸软,食少,寐差,小便黄,大便溏泄。面色青暗无华,舌质红苔白,脉弦而无力。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与肝胆湿热蕴郁不化,辨证为阴虚为本,湿热为标。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胆湿热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浮肿、皮肤瘙痒、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左手指麻木、夜尿多、下肢浮肿。病程14年。中医病名消渴病之消瘅期,证型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舌质澹红,边有齿痕,舌苔白中部黄。脉数。病因病机肝肾亏虚,阴虚内热,燥热内生,血中糖毒渐增,气血逆乱,络脉受伤,肾体受损,精微外泄,出现蛋白尿。水液代谢失调致下肢浮肿。
疲乏无力糖尿病气滞血瘀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