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女性,头晕、心慌、两手麻木、腰膝酸软,病程未明确。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舌淡红,苔白,脉沉弦。血压180/5mmHg,复诊时血压175/90mmHg,仍有头晕、失眠、两膝酸痛、手麻。
肝肾阴虚高血压肝阳上亢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男,58岁,癫病病史5年,每日小发作约15次,意识短暂丧失,恢复迅速。面色无华,精神不振,两目干涩,时有腰酸头晕。脑电图异常,头颅CT未见明显病灶。肝肾阴虚,风痰阻络。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肝肾阴虚癫病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反复发热伴四肢抽搐1年。刻下症见双手痉挛、抽搐,右臂不能抬起,双下肢无力站立,伴复视、头晕。舌澹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痉证,证属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肝肾阴虚痉证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胃脘烧心,口苦咽干不渴,头面烘热,急躁汗出,失眠梦多,胸闷如重物所压,手足心烦热,左半身麻木,大便干结,月经异常,色黑如豆汁,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白根稍腻,脉沉弦而涩,证属肝郁气滞血瘀,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肝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右腮腺肿物切除后鼻咽癌腮腺转移,放疗及化疗后出现口干舌燥、舌体歪斜、咽部异物感、纳眠差。舌红,无苔。脉细数。初诊时病程较长,症状复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阴液大损,病因病机为放疗化疗伤及阴液,导致阴虚内热。二诊时口干消失,出现舌体歪斜、下肢乏力、视物模糊、纳少,舌红苔少,脉细弱,提示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鼻咽癌口干舌体歪斜
查看详情 →
男性,58岁,病程自1972年10月起,首次发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瘫痪、言语不利,1973年4月复发,出现吞咽困难、饮食不进、不能言语、瘫痪加重。面赤形瘦,舌质光红,脉象细数,血压140/96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痰火上扰,病因与情绪波动相关,病机为肝肾阴虚,痰火上扰。患者平素易于生气,情绪不佳时病情加重。
肝肾阴虚蛛网膜下腔出血痰火上扰强直性瘫痪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病程3个月,初为外感后两足疼痛,继而出现四肢痿软无力,运动失灵,双腿不能站立,双臂不能上举。面色虚浮,舌绛苔白而干,脉滑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外感之后导致气血失和,筋脉失养。
肝肾阴虚多发性神经病湿热内蕴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躯体不自主震颤,喉部异声,偶尔眨眼,病程两个月。面色红润,舌红嫩少苔,脉小滑。中医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型为肝肾阴虚,虚火内盛。
肝肾阴虚抽动秽语综合征虚火内盛舌红嫩少苔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6岁。肢体震颤,紧掣,不良于行,言语含煳,目瞀。脉细数,舌红苔薄。肝风与痰瘀交搏,肝主筋失荣血之柔润。病程20余年,震颤渐进加重。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气虚血少,气血津液运行不畅。
肝肾阴虚帕金森病痰瘀阻络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54岁,断经9个月,失眠盗汗8个月,加重2月余,心悸、气短乏力、急躁易怒、情绪不稳、时欲哭泣,四肢酸困冷痛,周身不适,面色晦暗,表情澹漠,舌质红、苔薄少,脉弦细,肾阴亏虚,心肝火旺,绝经前后诸证
绝经前后诸证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心肝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5个月,2次术后2个月。面色潮红,舌质嫩红,苔薄白,舌尖略向右斜。左关弦数,寸脉浮大;右关缓滑,寸浮涩,两尺沉涩。左半身麻木感觉差,握手无力,左脚活动受限,自觉发沉。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头痛、术后病史、肢体功能障碍。切诊见脉象异常。
肝肾阴虚眩晕头痛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右膝、髋关节疼痛伴视力下降2年,高热、多关节肿痛1周。右膝、髋关节僵痛,跛行,关节肿胀、灼热,局部皮色红,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受限,唇红,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浮数。肾痹(强直性嵴柱炎),病程长,家族史明确,督脉邪热偏胜,循经灼目,目赤,视力模煳。
强直性嵴柱炎肾痹肝火上炎湿热证
查看详情 →
男,29岁。左眼视物变形,眼前黑影月余,伴头晕耳鸣,纳差,便溏溲长,肢体畏寒。右眼视力0.5,左眼视力1.2,眼底黄斑区水肿及渗出物,中心凹反光点消失。舌质澹白,脉沉迟。证属脾肾阳虚,水湿上犯。
中心性视网膜炎脾肾阳虚水湿上犯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刘某,女,68岁。间断多饮20余年,手足冷痛2年。手足冷痛,双下肢无力,肌肉瘦削。舌质胖、质暗,苔白腻,脉沉滑。脾肾阳虚,痰瘀阻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手足冷痛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饮食不佳,腹胀,胃脘部作痛,乏力,烦急,手足心热,多汗,小便稍黄。肝在肋下1.5厘米,脾不大。慢性乙型肝炎,肝经毒热挟肝肾脾虚。面色萎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慢性乙型肝炎肝经毒热肝肾脾虚肝阴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下腰背酸痛6个月,加重半月。下腰背痛,甚如折,颈部酸痛不适,时有周身发热感,双下肢酸楚重着,晨起周身僵硬,口渴不思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细。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属肝肾阴虚,湿热痹阻证。影像学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局限性硬化,骨质边缘毛糙,骶髂关节炎(Ⅱ级)。
肝肾阴虚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腰骶部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头晕、语謇、舌强、四肢麻木。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证型肝阳上扰,肝肾阴虚。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肝肾阴虚中风后遗症肝阳上扰舌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乏力、纳差、肝区隐痛、大便偏稀。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为肝着,证型为肝郁气滞,兼肝肾阴虚。舌质澹红,有薄白苔,脉弦细。
肝肾阴虚乙肝大三阳肝郁气滞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主要症状为四肢发僵、不自主颤动、行走困难、左手麻木、握物不稳、写字困难。中医诊断属“振掉”“痉证”。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虚风内动,筋脉拘急。舌质暗澹,苔薄白,脉弦细。神情呆滞,动作缓慢,四肢肌张力增高,伴不自主震颤,左手如搓丸样,步态呈小步慌张步态。
肝肾阴虚帕金森病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吞咽困难,饮食不进,不能言语,瘫痪加重。病程较长,首次发病于1972年10月,复发于1973年4月。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肝肾阴虚,痰火上扰。病因病机为情绪刺激导致肝气上逆,痰阻经络。望诊见面赤形瘦,舌质光红。闻诊未提。问诊提示患者平素易于生气,情绪不佳则病情加重。切诊见脉细数。
肝肾阴虚中风后遗症痰火上炎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