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产后恶露未尽,胁腹掣痛,牵动乳下虚里,神疲体倦,胃纳呆钝,面色青白。舌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血海瘀阻,夹肝郁气滞作痛,虚中夹实证。望诊面色青白,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露未尽、胁腹掣痛、神疲体倦、胃纳呆钝。切诊脉弦细。
产后恶露未尽血海瘀阻肝郁气滞虚中夹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双手雷诺现象10年,面部、四肢皮肤变硬6年。四肢皮肤冰冷,色紫,僵硬、疼痛,遇寒加重,四肢肘膝以下皮肤色暗变硬。神情倦怠,四肢湿冷,肌肤皮纹消失。面色晦暗,舌紫暗,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略结。阳气不足,寒凝四末,经脉失畅,脾阳不足,皮脉寒凝,形成皮痹。病机为阳虚寒凝,累及肾阳,水道不利。
硬皮病阳虚寒凝皮痹肢端青紫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持续性情绪低落7年余。情绪低落,有自杀倾向,神疲懒言,兴趣减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目光呆滞,两颧潮红,上热下寒,胸闷善太息,不思饮食,失眠多梦,夜尿频多,大便质干。舌黯淡,苔少,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肝肾阴阳两虚证。病因病机为情志因素致肝失条达,阴阳两虚,气机不畅。
抑郁症肝肾阴阳两虚情绪低落舌黯淡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发作性胸闷心慌6个月余,形体偏瘦,性格内向,善思多虑,曾患高血压、高血脂。刻下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慌、乏力、四肢麻木、纳差,面色晦暗,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沉细弦。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肝郁气滞,心脉痹阻。
冠心病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双下肢冷麻,软弱无力,行走艰难,腰脊酸麻沉重。病程较长。中医病名骨痿,证型为肝肾亏损,阴亏髓虚,血络瘀阻。舌体胖嫩,舌边尖有多处瘀点,苔薄白,脉弦细。
骨痿肝肾亏虚血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肝硬化腹水,脉结代,心律不齐,心慌短气。中医病名属肝硬化腹水,证型为血分水肿,病因病机为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望诊未见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及,脉象表现为脉结代。问诊提示心慌短气,病程较长。切诊见脉结代,病位在血分。
肝硬化腹水心律不齐心慌短气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双手关节冰冷肿痛、重着麻木不适约2年。中医诊断为历节,证属寒湿阻络,气血郁滞。舌象澹胖,苔白腻,脉弦紧。双手指关节肿大呈梭形改变,晨僵明显,雷诺现象存在。病程较长,症状遇寒加重,得热则缓,畏寒喜暖。
类风湿关节炎历节寒湿阻络气血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神经症10余年,人夜难眠,梦遗屡发,头晕耳鸣,胸痞心悸,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气郁化火,肝魂不宁。
神经症气郁化火肝魂不宁梦遗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憋气,病程半年余,病因系感冒发热后遗症。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语言无力,气怯怕动。舌嫩而淡,苔薄腻,脉细而迟,间有歇止。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属气阴两虚,病机为外感时邪入里,耗气伤阴,心气不足,气机不展,脾胃失于煦濡。
心悸气阴两虚心气不足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嗜睡、左胁胀痛、大便偏干、口干口苦、低热。舌淡红,苔白黄腻,脉弦。二诊见舌澹红胖,脉弦数。三诊舌淡胖,苔黄。四诊舌淡胖,苔薄黄。五诊舌淡红,苔白腻。六诊舌淡暗,苔白。七诊舌淡暗,苔薄白润。八诊舌暗红,苔白腻。九诊舌暗,苔薄黄腻。十一诊舌暗淡,有瘀点,苔白腻,根厚腻稍黄。十二诊舌淡胖,苔心黄腻,脉细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胁痛口苦低热舌淡胖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足背起针尖大小红点,渐发展至四肢及躯干,脐周疼痛,便隐血阳性,血小板减少,腹痛,双足肿痛,影响睡眠,胸痛,疲乏,便溏。舌略红,脉虚弦,唇略紫。辨证为气血郁滞,筋脉失养。病程较长,属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痔疮气郁络阻血行不畅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手指、脚趾麻木、微痛,活动后减轻,遇热加重,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红、苔白。脉弦。
手指麻木脚趾微痛遇热加重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乏力、低热、眠差、面部瘙痒。病程自1986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脾肾阳虚。面色萎黄,舌质澹,体胖,苔薄白,脉细。舌质澹,苔薄黄,脉弦细。舌质澹,苔黄厚,脉弦。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缓。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均低于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血虚阴虚
查看详情 →
26岁,尿道刺痒,小便后有精髓流出,病程三月,左脉弦硬,肝脉挟风,右脉浮而无力,风寒内袭入肝,肝疏泄太过,肾失蛰藏,尿出而精随出,面色无华,精神短少,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提及寒风所袭,尿道症状明显,气血虚弱。
白浊肝风内袭肾气不足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腰背僵硬、疼痛,双髋关节疼痛,翻身、行走困难。病程3年余。中医病名强直性脊柱炎。证型气阴两虚、寒湿阻络。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弦。检查结果“4”字试验阳性,HLAB27阳性,血沉54mm/h,X光示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变窄,有虫蚀样破坏。
强直性脊柱炎气阴两虚寒湿阻络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遍体浮肿,两目合缝,气逆不能平卧,大腹胀满,囊肿如升,腿肿如斗,小溲涩少。苔白腻,脉浮紧。风水重症。脾阳不运,积滞内阻,水湿泛滥横溢。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浮紧而弦。中阳受伤,脾胃困顿。脾不健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正气暗伤,神疲肢倦,自汗蒸蒸。
风水重症脾阳不运水湿泛滥脾不健运
查看详情 →
男,72岁。胸痹心痛数年,心悸头晕,胸闷刺痛。面色黧黑,舌淡暗略胖。脉结代。病机为心阳不振,气滞血瘀。
胸痹心痛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女,41岁,盗汗伴自汗4年,活动后多汗,汗后怕冷怕风,夜间出汗,夜换衣2~3次,全身均出汗,平素畏热,神疲乏力,小便短少,情绪低落,喜悲伤流泪,晨起口苦,舌淡有浅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滑稍速,中医病名:汗证,证型:阴虚内热,阳明经热,病因病机:阴虚津伤,虚火内生,迫津外泄,阳明热盛,湿热内蕴,营卫不和,心神不宁,肝失舒柔。
阴虚内热阳明经热营卫不和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双膝疼痛伴活动受限3月余,加重7天。双膝无明显肿胀,髌骨两侧偏后压痛,活动受限,双膝内翻。舌质红,苔澹白,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膝痹,证属肝肾亏虚,寒湿阻络。西医诊断为双膝骨性关节炎。双膝X线片示髌骨边缘骨质增生,髌骨关节面粗糙不平,软骨下骨硬化,髌股关节间隙变窄。
膝痹肝肾亏虚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多发关节肿痛7年。主要症状为双手指关节疼痛,周身关节疼痛,以膝、踝、双手关节为主,关节变形,活动受限3年。病程7年,发病原因接触冷水多。现症见颈背、髓、膝、踝关节疼痛,双手指关节变形,握拳困难,晨僵大于4小时,双膝、踝关节肿胀,触感热,怕风怕凉,四末不温,晚上手足心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沉滑。中医病名类风湿关节炎,证型寒热错杂瘀阻,病位在肝肾精血,病因体虚病久,内生郁热,寒湿外袭。
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不足寒湿痹阻瘀热内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