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男性,发热半月,胸痛,干咳无痰,精神不振,面色㿠白,咳引右侧胸胁疼痛,潮热盗汗,喘促气急。右胸廓饱满,肋间隙消失,右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实音。全胸片示右第二前肋以下大片致密阴影,外高内低。中医辨证为饮停胸胁,气机不利。面色㿠白,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脉象未提。
发热胸痛干咳胸腔积液
查看详情 →
男,45岁。胃胀不舒3年余,加重3个月。右侧胁肋部闷痛,饥饿时伴耳胀、耳鸣、耳干。舌澹,苔白。脉弦。中医诊断胃痞(寒热互结)。舌质澹,苔白,脉弦。胁肋部闷痛,耳胀耳鸣,胃胀,舌澹苔白,脉弦。
胃痞肝胆郁热脾胃虚弱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颜面红色丘疹反复发作3年,加重1月。大便每日2~3次,手足不温,喜热畏冷,月经延后。面色灰暗无光,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面部及胸背部密集毛囊炎性丘疹,油脂分泌旺盛,脓头较多,耳后淋巴结肿大。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证属脾胃虚寒。
肺风粉刺脾胃虚寒月经不调耳后肿大
查看详情 →
罗某,男,49岁,头痛10余年,近期加重。头痛遇风受寒则发,痛不可忍,恶心欲呕,四肢厥冷,觉冷风直吹入脑。舌青质润,脉弦细。辨证为寒凝厥阴,经脉闭阻,清阳不升,气血不布。
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寒凝厥阴经脉闭阻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腰痛5月余,左侧肩胛部疼痛,掣及胸廓,面色苍白,语声低沉,舌质澹黯,苔白,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脉细弱。中医诊断虚劳,证型肾虚血瘀。病机为肾虚日久,瘀血留滞,经络不通。
肾虚血瘀虚劳
查看详情 →
男,52岁,双手、双腕、双踝关节肿痛20余年,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功能障碍,局部皮温升高,晨僵。形体消瘦,痛苦面容,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痹。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痹关节肿痛晨僵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四肢关节反复肿痛40余年。中医诊断痹证,证属风湿痹阻,寒热错杂,兼有脾胃气阴亏虚。时有寒热,无汗或汗出不多,双手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肩关节肿痛明显,活动受限,遇风寒尤甚,关节表面皮温高,晨僵至午后不缓解,腰背酸痛,口眼干燥,胃脘部胀满不适,不思饮食,尿频,大便稀溏。舌红,苔薄白,脉滑。
痹证风湿痹阻寒热错杂脾胃气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腹胀,月经停闭,伴饭后胀满、凛寒躁热、白带量多稠粘、手足心热、咳嗽有痰、身疲乏力、心悸烦躁、食不知味、口干。面色萎黄,唇舌淡,耳发白,脉虚数而弦。中医诊断为血虚经闭。病因病机为脾虚生湿化热,血虚失养,肝木乘脾,化源不足。
血虚经闭脾虚气馁肝木来乘化源不足
查看详情 →
3岁5个月男童,间断发作性抽搐3次,病程3周。主症为抽搐,伴双目斜视、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嘴角流涎、四肢强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诊断为癫痫,证型为胆郁痰扰、表证未解、邪热入里、湿滞脾胃、脾胃不和。病因病机涉及痰热、脾虚、湿滞、肝风痰热。
癫痫胆郁痰扰湿滞脾胃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41岁。胃脘胀痛1年余,加重半年。胃脘凉,喜暖,四末欠温。胃痛,脾气亏虚,气血瘀滞证。舌黯苔黄腻,脉弦细。面色萎黄,舌黯红苔黄腻,脉弦细。胃底、胃体、胃窦黏膜轻度充血,胃窦黏膜充血隆起糜烂。尿酸、血糖、血脂偏高。
胃痛脾气亏虚气血瘀滞胃凉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喉中吞咽声,鼻塞伴挤眉弄眼,病史3年,纳旺消谷,形瘦黑,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手足疣,皮肤瘙痒,易发热咳嗽。舌澹红,苔薄白,脉小弦滑。病程中伴恶寒、大便干燥、健忘、咽拘紧、蚁行感、口苦、眼睑动。脉象小弦滑微紧、虚弦,舌正红苔薄白水滑,红苔白腻。中医诊断为小儿抽动症,病因病机为阴分不足、内有伏热、肝风内动。
小儿抽动症肝风内动阴虚伏热便干
查看详情 →
女,52岁,面部瘙痒伴颈部不适1周,病程1周。面部淡红略肿胀,颈部僵直,偶伴双上肢麻木,眠差易醒,大便偏干,日一行。舌偏暗红,苔黄,脉滑。湿疮,项痹,风邪袭表,痹阻经络。面色淡红,舌象偏暗红苔黄,脉象滑。
湿疮项痹风邪袭表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7岁。颈背部疼痛2年余,伴左上肢疼痛麻木1月。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颈椎病(湿痹型,兼有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劳而起,气血失和,寒湿之邪乘虚而入,脾肾阳虚,邪留督脉。
颈椎病湿痹型脾肾阳虚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女,62岁,慢性咳喘10余年,咯白痰,质清稀,身热无汗,怕冷怕热,乏力,口干口苦,纳少,胃胀,嗳气反酸,胸闷。喘病,肺脾气虚、寒饮内停。舌尖红,舌苔白腻,脉弦细滑。
慢性咳喘肺脾气虚寒饮内停苔白腻
查看详情 →
女,46岁,经前乳房作胀疼痛,腰部酸痛,四肢不温,肢冷畏寒,病程10年。中医病名乳癖,证属肝肾亏虚,肝脉失和。舌澹苔薄白,脉细。病机为肝肾亏虚,肝气失于疏泄,肝脉失和,不通则痛,肾虚失养,阳气不能布达周身。
乳癖肝肾亏虚肝脉失和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恶露行而不畅,腹腰胀痛,右侧有块,按之痛甚,寒热交作,头痛身疼,咳嗽不爽,呼吸气粗。产后百脉空虚,卫外不固,客邪乘虚而入,营卫失和,肺气不宣,恶露不畅,瘀浊内阻,腹中结块。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浮数无力。二诊后身热已解,恶露亦行,腰腹胀痛大减,苔白,脉缓。证属产后营卫失和,肺气不宣,瘀浊内阻。
产褥热瘀热内阻营卫不和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反复蛋白尿十年,面色晄白,少气懒言,水肿明显,腰酸,足胫不温,夜尿频,小便清长,食后腹胀,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沉弱。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蛋白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面色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胁腹疼痛,伴右肩背放射痛,干呕,吐黄绿色苦水,口干不欲饮,纳差,大便三日一行,量少,先干后溏,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脉沉弦。体温39.7℃,白细胞升高。诊断为蛔厥,病因病机为寒湿热郁阻滞,气滞腑气不通,蛔虫扰动。面色憔悴,手足发凉,腹部柔软,右胁下压痛拒按。
腹痛胁痛四肢厥逆舌质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右足拇趾肿痛灼热,伴踝部肿痛热约1年,加重1周。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痛风,证型为湿热壅滞经脉,血瘀闭阻不通。病因病机为居住冷凉潮湿,恣食酒肉,致湿热内生,瘀血阻络。
痛风湿热瘀阻关节肿痛血瘀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一年余。主诉后脑剧痛、眩晕、恶心呕吐、冷汗、小便失禁、昏迷。症状包括头痛、神识模糊、诂语、吞咽困难、手足颤动、语言不清、口角歪斜、昏睡、躁动、心律不齐、大便秘结。体征见左半身运动感觉消失,右半身麻木,头痛头晕,胸闷腰酸,舌质偏红有瘀斑,少苔,脉弦。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血瘀兼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血瘀阻络,肝阳上亢。望诊见舌有瘀斑,舌质偏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眩晕、神志异常、吞咽困难、肢体活动障碍等。切诊见脉弦。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瘀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