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男性,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心悸气紧,周身痠楚,下肢关节疼痛。心痹之证尚兼风湿表邪。面色萎黄,舌苔白滑,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脉流疾速。风心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功能二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增快,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
风心病室上性心动过速风湿表邪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男,47岁,顽固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病程3年。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阳虚心气不足为本,气血瘀滞为标。舌澹紫,苔白,脉沉迟。面色无华,胸前区堵塞感,口干苦,少寐。心阳不振,心脉失养,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心脉瘀阻。
心律失常心悸阳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肌肤板硬萎缩,关节疼痛1年余。主症为肌肤困胀微肿,皮肤变硬,不能捏起,关节僵硬疼痛。中医病名:皮痹。证型:气血亏虚,肌肤失养,寒凝血瘀。望诊:面色红润。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全身困乏,手指麻木,关节疼痛。切诊:未提及。
皮痹气血亏虚瘀血闭络肌肤失养
查看详情 →
吕某,45岁。白斑初见于面颊,渐蔓延至颜面及耳垂,病程2年,近月增多扩大。伴头晕目眩,脑响耳鸣,精神倦怠,心悸少寐。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诊断为白癜风。证属营血不足,气血失和。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营血不足,血虚生风,肌肤失荣。
白癜风营血不足气血失和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左侧颈肩部、上肢麻木疼痛不适1年,加重1个月。病程1年。中医病名项痹,证属气滞血瘀。舌质暗紫,脉弦紧。左侧颈肩部肌肉僵硬,压痛明显。左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头顶叩击试验阳性。颈椎活动度受限。
项痹气滞血瘀舌质暗紫脉弦紧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经行泄泻,日四至五次,腹胀肠鸣,嗳气,月经先期量多有块,腹痛腰酸,舌薄白腻根微剥,脉沉细,脾肾阳虚,肝气横逆。舌苔薄白腻根剥,脉沉软,舌中根光剥质红,脉细软,舌中根光剥边澹黄腻,脉沉弱,舌中根光剥边腻,脉沉细软,舌中根光剥边澹黄腻,脉沉细软。
经行泄泻脾肾阳虚肝气横逆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岁半,右鼻唇沟浅,口角左歪,右上肢肌张力高,不自主震颤,右侧腹壁反射消失,右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踝阵挛阳性。脑脊液白细胞2个/立方毫米,蛋白65毫克%,糖68毫克%,氯化物655毫克%。超声波检查中线波移位。中医诊断风中经络,劫动肝风,风邪渐除,肝风渐平,血脉不畅,经络失养。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中于经络,引动肝风,气血虚为内因。
风中经络肝风未熄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患者,全身皮肤瘙痒夜间加重,伴鼻塞鼻痒眼睛痒,口干喜凉饮,纳差,手足心汗出,四末不温,大便干结,睡眠差。舌略红、白苔根腻,脉缓。辨证为太阳厥阴病兼血虚水盛,后转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夹饮,厥阴病兼血虚水盛,外邪内饮夹瘀,外邪内饮夹瘀,上热下寒兼血虚水盛。病程较长,症状涉及表里寒热虚实,舌象脉象提示湿浊内蕴,寒热错杂。
皮肤瘙痒血虚水盛舌苔厚腻脉沉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尿频、尿痛、肉眼血尿、尿液点滴不下、少腹急结。病程二年,反复发作,本次发病五日,症状较重。精神不安,呻吟不已,面色晦滞,形体消瘦,小腹胀满拒按。舌质澹红,苔白厚湿润。脉沉结。中医诊断为血热瘀滞,膀胱不利,病机为血热瘀滞,膀胱不利,水道不通。
血淋血热瘀滞癃闭少腹急结
查看详情 →
男,69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近20年,加重4年。胸痹,气虚血瘀。舌苔白,舌质黯红,脉弦。病程长,高血压病史15年,高脂血症10年,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胸痛伴气短、心悸、出汗,活动后加重,餐后食管烧灼感,大便干。
胸痹气虚血瘀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产后发热,病程较长。主诉寒热往来,腹痛,胸闷,少腹按痛,头痛不眩,全身酸楚,不思饮食,口苦口干不欲饮,恶心呕吐,大便先干后稀,小便黄,恶露稀薄脓样。舌质暗红,苔黄白秽厚满舌,脉模煳,浮沉皆无力。中医诊断为湿热郁闭三焦。病因病机为湿热蕴伏,三焦郁闭,营卫不通。望诊见舌质暗红,苔黄白秽厚。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寒热往来,腹痛,胸闷,恶心呕吐,大便不畅,小便黄。切诊见脉模煳,浮沉皆无力。
晚期感染性流产败血症湿热郁闭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带状疱疹反复感染、低热持续3个月、全身无力、下肢痿软、肌肉无力、卧不能翻身、口不能开、吞咽困难。中医病名为皮肌炎,证型为风痱证,病机为阴血耗伤、真气大伤、邪气留恋、气血愈损。望诊见面皮脱屑、毛发稀疏、眉毛脱落、指关节压痛、下肢踝部浮肿。闻诊未提。问诊见低热、全身无力、肌肉无力、吞咽困难。切诊见脉缓兼涩。
皮肌炎风痱证气血两虚湿郁
查看详情 →
21岁,经行泄泻,病程一年,近两月加重,泄泻清稀如水,日10余次,面色萎黄,眼睑浮肿,神疲乏力,纳呆腹胀,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缓。证属脾肾阳虚,湿浊不化。
泄泻脾肾阳虚湿浊不化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章某,男,51岁。吞咽困难1年余,形瘦神萎,吞咽梗阻,不能进食,胸膈满闷,嗳气呕吐,每日仅饮汤水少许及输液维持。舌淡苔白,边有紫斑,脉沉细。中医病名噎膈,证型正虚邪实,胃气欲绝,痰瘀交阻。病机为七情所伤,痰气交阻,痰瘀互结。
食管癌噎膈痰瘀交阻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郭某某,女,37岁,失眠、心悸、心慌4个月,咽中如炙脔,头晕、身乏力,舌尖边红,脉弦无力,血虚肝郁。舌干有紫斑点,脉弦数。舌有瘀点,脉弦无力。头晕,咽中不利,肩胛骨酸麻痛,头鬓角痛,上肢不定时跳痛。梅核气。
失眠心悸咽中不舒头晕乏力血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身黄、目黄、小便黄4月余。舌体稍胖大,舌质稍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黄疸,证属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病程较长,有乙肝病史,肝功能异常,TBIL、ALT、AST升高。湿热内蕴,胆液被阻,上注目睛,外溢肌肤,下渗膀胱,致黄疸。湿困脾胃,纳化失司,故脘闷腹胀,恶心不思食。
黄疸脾胃虚弱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二十岁,肝郁胁痛,寒热,目不合不得卧,不大便,小溲短赤,身热,烦躁欲怒,六脉洪大无伦。中医病名肝着,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肝郁化火。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目不合不得卧、不大便、小溲短赤、身热、烦躁欲怒,切诊六脉洪大无伦。三十二岁,脉弦数,左尺独大,瘕居右脉,发则攻心,痛跃不止。中医病名肝着,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肝郁伤阳,浊阴上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脉弦数,左尺独大,瘕居右脉,发则攻心,痛跃不止,切诊脉弦数。十九岁,胁痛二三年,呕吐不食,行经不能按月,色黑且少,经止不行,少腹痛胀。中医病名肝着,证型肝气郁结兼血瘀,病因病机肝郁兼受燥金。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胁痛、呕吐、行经异常,切诊未提及。
肝着肝阳上亢脉沉数小肠火府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关节肿痛变形僵化2年余,加重3个月。关节局部怕热、酸胀、烧灼感,夜间痛重,怕风,游走性疼痛,四肢末端发凉,说话无力,嘴不能张大,气短倦怠,眩晕耳鸣,咽干口燥,尿黄,月经50日一行,量少色黑。双臂活动受限,双肘、双膝活动度减小,腭下及颈部可触及肿物。尪痹,肾虚标热轻证。素体肾虚,寒湿深侵入肾,复感三邪,内舍肝肾,肾督亏虚,寒湿深侵,肾督同病,湿热蕴蒸,耗伤阴精,肝肾受损,筋骨失养。面色红润,舌象未提及,声音无力,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关节症状及月经异常,脉象未提及。
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盛痹证血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68岁,胃痉挛性疼痛,病程十余年,秋寒时节发作。主症为烧心地痛、嗳气、怕冷、腰背酸痛、气短乏力、失眠、饭后胀痛、大便干燥。面色苍白,舌质澹、舌尖红刺、苔白薄,脉弦细。腹壁平坦,剑突下压痛,嵴柱驼背,胸椎两侧压痛向胸前放射。诊断为胃痉挛,可能与嵴柱椎体骨退化性病变有关。
胃痉挛肝气郁结胃痛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包括形体清瘦、面色白、易感冒、上午形寒、清涕、易汗、自汗、盗汗、纳谷不香、便溏。病程两三年。中医诊断为内伤脾胃之证,元气不足,营卫交虚。望诊见面色白、舌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易感冒、易汗、纳谷不香、便溏。切诊示脉细略数而虚。
脾胃不健元气不足营卫交虚自汗盗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