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无原因阴茎异常勃起1周。形体壮实,精神紧张,郁闷烦躁,惶恐不安。小便微黄,舌尖稍红,苔薄白少津,脉弦微数。中医病名强中症,证型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心肝火盛,下焦湿热伤阴,筋失濡养,筋脉燥急,阳器挺长而坚举不缩。
强中症肾阴亏虚心肝火盛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感冒后出现口歪眼斜、口禁不开、食水难进、四肢麻木、卧床不起、双耳失听、不能言语。中医诊断为中风不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邪气入络,经络阻滞。望诊见口眼歪斜,舌象未提。闻诊见言语不能。问诊见高烧后出现上述症状。切诊见脉象未提。
中风不语颜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损伤脑淤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咽喉疼痛1年,咽喉痒痛,似有物卡于咽喉,吞咽无碍,下午加重,口干不喜饮,食量减少,精神苦闷,睡眠不佳。面色不华,舌淡红嫩,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肺肾阴虚,金不生水,虚火上炎。
梅核气肺肾阴虚肝气郁结咽痛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自汗频频,动则益甚8个月,病程较长。主症为自汗,伴面部发红、体倦、乏力、心悸、气短。查体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自汗,辨证为流产失血,气血俱伤,营卫失和,表虚不固。四诊见纳少,夜寐差,大便溏泄。
自汗气血俱伤营卫失和表虚不固
查看详情 →
林某,13岁,主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不省人事,每周发作3~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缓解后头昏嗜睡。中医病名癫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七情失调、先天不足、跌打损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暴受惊恐,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发作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癫痌肝风内动痰浊内生心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双下肢震颤6~7年。中医诊断颤证,证型为肝肾阴亏,风阳妄动,二跷失常。主要症状为双下肢震颤间歇性发作,每日2~3次,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伴面赤、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声低微。舌质嫩红,舌苔厚,脉细滑。
帕金森病肝肾阴亏风阳妄动震颤发作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顽固性荨麻疹20余年。症状以肩、背、腰部片状风疹为主,搔后泛发,遇劳、紧张、皮肤刺激后加重,伴过敏性鼻炎。舌苔白,舌胖,脉滑。经络诊察示太阴经、督脉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第四诊示阳明经明显异常。
顽固性荨麻疹过敏性体质太阴经异常阳明经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失眠伴心慌胸闷两月余。现病史示夜间梦多易醒,疲倦乏力、烦躁、精神恍惚,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纳差。体格检查示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上述症状。
不寐心脾两虚气血亏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多关节疼痛、肿胀4年余,加重4天。双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双踝关节肿胀压痛,晨僵超过1小时。舌澹暗,苔白腻微黄,脉弦细。中医诊断尪痹,证属肝肾亏虚、瘀血阻络,后转为肝肾亏虚、湿热血瘀。
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湿热血瘀尪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阴道突出物二个月。子宫脱垂五年,因重体力劳动复发,伴有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头晕耳鸣。形体消瘦,面容不华,舌质淡红、无苔,脉沉弱。中医诊断为子宫脱垂(阴挺),证型为肾阳不足。
子宫脱垂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14岁,主诉突然失语,因考试失利情绪波动所致。形体消瘦,表情呆滞,头晕耳鸣,咳嗽咯黄痰,心中烦闷,夜寐不安,手足心发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暴喑,病因内伤七情,疾气郁滞,郁而化热,病机肺肾受损,气机不畅。
暴喑内伤七情气郁化热肺肾受损
查看详情 →
阿某,女,27岁,痛经15年,初潮即有腹痛。行经前5日两腿憋胀,小腹冷感,经色黑有块,腹痛剧烈。形体消瘦,月经量少,色黑有块,腹部喜温。舌质紫,脉沉涩紧。诊断为痛经,辨证为寒客胞宫,血瘀痛经。
痛经寒客胞宫血瘀痛经阴盛阳虚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右侧偏瘫,吞咽困难22天,流涎增多,语言不清,口张伸舌不灵活,吞咽发呛,情绪易激动,生活不能自理,右侧肢体能活动但无意识动作,伸舌偏右,咽后壁反射消失,双眼视网膜交替出血,体温37.9℃,脉搏104/min,呼吸24/min,血压200/120mmHg,神清,发音不清,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稍浅,心界左下扩大,心率104/min,心律不齐,心尖区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眼底视网膜血管硬化Ⅱ~Ⅲ度,痰湿内停,经隧阻塞,清窍受蒙。
中风痰湿内停经隧阻塞清窍受蒙
查看详情 →
男,35岁,间断性意识障碍16年。痫病,气滞痰凝。舌淡胖,苔薄微腻,脉沉细弦。发作时面色青黄或苍白,口唇发紫,瞪眼,意识丧失,肢体乏力或僵硬,不自主运动,流涎,小便失禁。病程16年,出生时难产,有新生儿窒息史。病因病机为气滞痰凝,惊则气乱,津液失布,清窍失养,气血不畅。
痫病气滞痰凝气血不足肝郁不疏
查看详情 →
84岁男性,悬雍垂挺长肿痛,咽中烦闷,阻塞难耐,病程九月有余。悬雍垂赤紫挺长,舌后根、喉咽部黄赤,舌苔润湿粘腻,语声重浊不扬,鼻塞黄稠浊涕。湿热蕴积,经络郁滞。面色暗紫,舌质紫,舌苔厚腻,脉象未提。
喉痹湿热蕴积肝气郁结阳明实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左侧面部僵硬,闭眼不紧,饮水进食外漏,面肌无表情,鼻翼不能扇动,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不能做龇牙、蹶嘴等动作。舌苔薄白,脉象浮紧。风邪乘虚入侵面部阳明少阳之脉,经气痹阻,经筋失濡所致弛缓性面瘫。
弛缓性面瘫风邪入侵经气痹阻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癫痫数月,表现为精神恍惚、昏仆、目上视、四肢抽动,伴心烦、口渴、黄痰、头晕、干呕、纳差、便秘。舌质红赤、苔黄厚腻,脉数滑实。中医诊断为痰火内盛。
癫痫痰火内盛舌红苔黄脉数滑实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偏瘫和咳嗽气紧2月。形体壮盛,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语言不利,咯大量稀白痰涎,发热多汗,头昏微晕,疲乏纳差,睡眠差多梦,右侧肢体瘫痪呈拘挛状态。舌质暗,苔白厚,脉弦滑,血压170/95mmHg。中医诊断中风、咳喘。辨证脾虚肝旺,风阳挟痰浊上壅,脑络瘀滞。
中风后遗症肺气壅滞痰浊阻络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身热肢痛、下肢瘫软、尿失禁、大便干结,病程自1986年起反复发作,共4次。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肾不足型。体征面黄体瘦,舌红无苔,脉细浮数尺弱。四肢无力,下肢不能伸屈,痛觉减退,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双侧阳性。
痿证肝肾不足外感表证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癫痌10日,伴有眩晕跌仆、尖叫声、右手足搐搦,日发5~6次。舌象薄浮腻,舌尖微颤,脉短涩。辨证为相火夹痰与湿热并患。二诊症状为癫痌发作在白天,每日3~4次,厥仆搐搦。三诊搐搦仍发作数次。四诊癫痌搐搦发作3次,精神较佳,饮食亦可,脉弦滑,舌薄燥微黄。五诊发作1次,右肢振颤,呕出痰涎甚多,夜卧不酣。六诊夜卧软安,脉缓,舌润。八诊8日未发作,病势已稳,略感头痛,舌滑而胖,脉细滑。九诊癫痌未曾发作,神色转佳,头痛未除,舌颤已减。
癫痌风痰在络相火夹痰湿热并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