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女性患者,主诉双下肢多个黄豆大小结节,外踝上方破溃流脓水,肉芽不鲜。病程约4月初起,现症见神清,精神欠佳,纳谷不香,夜寐多梦。双下肢见多个手术瘢痕,外踝溃疡面深达皮下,有脓性分泌物。中医诊断臁疮,证属湿热瘀结型。病机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瘀热互结,蕴于肌肤。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臁疮湿热瘀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主诉脸面痤疮疙瘩成囊肿状,病程3年。面部油多发亮,黑头粉刺、脓疱、囊肿,伴痒痛,形成萎缩性瘢痕。舌质红绛,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积聚成疮。
瘢痕囊肿性痤疮脾胃积热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甲状腺结节术后伤口未能愈合,瘢痕增生伴瘙痒、刺痛、烧灼感,口干。面色黯紫,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黯红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涩。中医诊断蟹足肿,辨证气滞血瘀,脉络郁阻。病程5年,症状持续两年。
瘢痕疙瘩瘢痕刺痛气滞血瘀热毒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右髋关节部肿痛25天,发热20天。既往有化脓性髂骨骨髓炎病史,曾行手术取死骨。体温39.5℃,脉洪数,舌质红尖有光泽,苔黄燥,面色赤。局部红肿灼热,触痛明显。西医诊断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附骨疽,证属热在气分、毒在骨髓,兼阴虚。病机为实热内盛,伤及阴液。
附骨疽热在气分毒在骨髓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肛周肿痛流脓2年多,病程5年。中医诊断肛漏,证型湿热下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肛周异常信号,考虑肛瘘。肛周肿物,疼痛,大便时加重,无分泌物排出,无其他明显伴随症状。肛周脓肿病史,多次手术未愈。
肛漏湿热下注舌红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满头顶反复长疙瘩流脓2年多。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头顶脓疙瘩、溃破流脓、疼痛作痒、头皮下空腔、紫褐色改变。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蝼蛄疖,证型为湿毒蕴结于肌肤。病机为湿毒蕴结,气血凝滞。
湿毒蕴结气血凝滞瘀血不去头皮下空腔
查看详情 →
女,32岁,头痛,眩晕,痫证,病程1年,脑室痹阻,经络失荣,络虚,脏气趋衰惫,面色苍白浮肿,两眼直视无神,语言对答不清,记忆力衰退,形寒肢麻,月经闭止半年,纳呆寐少,脉象未提,舌象未提。
颅脑损伤痫证发作头痛眩晕手足抽搐
查看详情 →
黄某,女,35岁。月经量稀少,经期短,半天即净。舌暗红、苔薄,脉细涩。中医病名月经过少,证型肾虚夹瘀。病因病机为人工流产术后胞宫受损,子宫内膜基层损伤,宫腔粘连,气血虚损,瘀浊内阻,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舌暗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量少、病史有宫腔粘连及手术史,切诊脉细涩。
月经过少肾虚夹瘀冲任失调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左眼视力急剧下降10天,伴性情急躁,头晕耳鸣,面色红润,失眠多梦,口干心烦。高血压病史26年,有中风病史。舌质红,苔黄,脉弦有力。中医诊断肝阳上亢。
高血压肝阳上亢阴虚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面部皮疹,出油多,丘疹脓疱,部分融合,有黑头粉刺,挤出白色分泌物。病程5年。中医病名粉刺聚疖,证型肺胃湿热,外感毒邪,血热蕴结。望诊面色油光,舌质红,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口干喜冷饮,二便调。切诊脉弦滑。
痤疮继发感染肺胃湿热外感毒邪血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双下肢反复红斑、结节伴疼痛3年余,加重1月。舌暗红有瘀斑,苔薄腻,脉弦涩。双小腿伸侧散在紫红色皮下结节,按之坚实,压痛明显,行走时疼痛加重,伴下肢沉重。中医诊断为瓜藤缠,证型为风湿热结肌肤。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寒邪,侵扰血分,经脉受阻,瘀血凝滞,痰瘀互结。
结节性红斑风湿热结肌肤痰瘀互结血分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左肩部压痛,左肩锁关节压痛明显,似有“浮木”感。左肩锁关节间隙增宽。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病机为外力作用致气血阻滞,骨断筋伤。左肩锁关节脱位Ⅱ°。
肩锁关节脱位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面部痤疮5年,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并见,伴有刺痒疼痛。素急躁易怒,恶热,喜饮冷,眠梦多,溲黄便干。面部遍发丘疹、脓疱、囊肿,前额及面颊严重,有凹陷性瘢痕及暗红色印迹。舌质红,舌体瘦,苔薄黄,脉弦滑。中医病名痤疮,证型热毒炽盛,病因病机为血热壅盛,日久化热成毒,血凝成瘀,热毒消灼津液,炼液成痰,壅滞面部。
痤疮热毒炽盛血热偏盛肺胃积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3岁,男性。主诉腹痛、呕吐、便结、排气困难。中医病名虫结作痛,证型为过食脾胃受损、内脏虚寒。病因病机为过食伤脾、寒邪凝滞、虫结肠间。舌象澹口和,脉象乍大乍小。左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蛔虫结聚脾胃受损虚寒内盛腹痛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乙型脑炎后遗症,高热昏迷,二便失禁,背部及髋部有7处大面积褥疮。疮面暗紫色坏死组织,分泌物恶臭,边缘无明显分界。脉洪大,舌苔黄白厚腻,舌质红。中医辨证为毒热郁于营血,正气已伤,毒邪不得外托,逆传心包。疮面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分泌物减少,部分坏死组织脱落,新生肉芽出现。脉弦微滑,舌苔白微黄腻,舌质红。后期神志清楚,食欲增进,疮面坏死组织脱尽,新生上皮出现,脉细缓软,舌苔白腻,舌质淡。
乙型脑炎后遗症毒热郁于营血正气已伤疮面暗紫色
查看详情 →
患者腰间出现肉痕,不痛不痒,病程较长。面色黑黯,饮食减少,气血枯槁。中医诊断为瘢痕疙瘩,病位在肾经与带脉,证型属肾虚、带脉气衰。病因病机为肾经与带脉不和,纵欲过度,伤及肾气,导致血耗气衰。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问诊提示饮食减少,病史较长。
瘢痕疙瘩肾经不和带脉气衰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全身皮肤起疱疹2年余,周身红斑、水疱,瘙痒剧烈,部分搔破留瘢痕,口腔亦起小疱疹,四季均发,夏季加重。中医诊断天疱疮,辨证为心经有热,脾经有湿,湿热内蕴,外发疮毒。舌质红苔净,后为苔薄黄,脉弦滑或细弦。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皮肤疱疹及口腔疱疹。
天疱疮湿热内蕴心经有热脾经有湿
查看详情 →
男性,两年前头顶出现多发脓疙瘩,逐渐增大,呈蝼蛄掘窝状,溃破流脓,形成头皮下空腔,肤色紫褐,疼痛瘙痒。精神不振,食纳呆,大便干。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弦。湿毒蕴结于肌肤,发为蝼蛄串(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疖肿湿毒蕴结正气已伤纳呆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右眼视物不清1个月。角膜瘢痕(宿翳)。外伤邪毒入侵,角膜受损留下云翳。舌脉正常。
角膜瘢痕外伤邪毒眼内干涩视物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前额、两颧及双下颌区域结节、囊肿密集分布,皮肤油腻,毛孔扩大,遗留肥厚性瘢痕,胸前背后有类似损害。病程两年有余。中医病名为聚合性痤疮,证型为痰瘀互结,阻于肤腠。舌质红,苔少,脉弦数。
聚合性痤疮痰瘀互结皮肤油腻毛孔扩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