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岁,性别女。主诉咳嗽20余天,发热1周。现病史见低热有汗,轻咳有痰,口中秽气,纳食减少,大便偏干,小便黄。体征见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于风关。中医诊断为温病,辨证为温毒犯肺。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未提。
温病温毒犯肺痰热未清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尿频1年,加重3周,伴口渴、饮水多、小便多。体形较肥,胸闷脘痞,头昏重如裹,大便溏薄,纳呆。舌澹,苔白腻,脉濡滑。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脾虚湿阻,气机不畅,津液控摄无权。病因病机为脾虚湿阻,气机不畅。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白腻、脉濡滑。
消渴脾虚湿阻气机不畅痰湿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胃脘胀满,呃逆不止,肠鸣,不思饮食,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病程5年。中医病名痰饮、结胸,证型痰湿阻滞中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脉沉细滑。
慢性浅表性胃炎痰湿阻滞中焦饮停心下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52岁,主诉睡眠不佳,头额及后脑作胀微痛,偶有头晕,夜寐多梦,腹中胀气,腰及下肢寒冷,背部轰热,躁热不安,肘膝关节酸楚,大便1日两行,面色暗滞。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肾阳不足,脾胃运化不健,肝肾阴血亦亏,肝阳上扰。望诊:面色暗滞。舌象: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病程长短:未明确提及。
神经衰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3岁3个月男童,口角流涎3年余,发育迟缓,言语不流利,纳眠可,大便时易呕吐,小便调。面色白,口角流涎色澹清稀,手足欠温。舌澹,苔白滑,脉沉缓。中医诊断滞颐,辨证脾肾虚寒,脾虚湿困。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津不布,湿浊上犯,廉泉不闭。
滞颐脾肾虚寒脾虚湿困手足欠温
查看详情 →
3个月女婴,夜啼,发作于傍晚或临睡前,屈腰啼叫,面色苍白,肢冷汗,腹胀,拒乳,便频不爽,病程自生后50天起。指纹紫滞,心肺未见异常。诊断为盘肠气痛,病因属乳食积滞,风冷寒邪挟滞肠间,气血壅阻,不通则痛。
肠绞痛风寒挟积气滞血瘀腹部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主诉血压偏高20余年,加重伴头晕半月。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达200/80mmHg。现症见头晕、面部通红、双目发胀、耳鸣、腰酸、乏力、口干不欲饮、目干涩、胃脘胀满、嗳气、寐欠安、小便量少、双下肢水肿。舌暗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火相搏,痰浊内蕴。
高血压肝阳上亢舌红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9岁。反复右胁肋及背部放射状胀痛5年,加重1月余。右胁下阵发性走窜样胀痛,恶心厌食,善太息,脘闷不舒,不闻油腻,烦躁,夜寐不安,大便偏干。面色微黄,舌质暗红少津,舌体偏瘦,苔少薄黄,两脉弦紧有力。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胆腑郁热,砂石壅阻胆道。胁痛,肝郁气结,胆腑郁热。面色微黄,舌质暗红少津,舌体偏瘦,苔少薄黄,脉弦紧有力。
胁痛肝郁气结胆腑郁热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女性,42岁,眠差20年,加重2年,眠浅易醒,梦多,凌晨2时左右即醒,难再入眠,头晕,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目干涩,牵掣痛,月经量减少,色黯有块,舌澹黯,苔白厚,脉细滑,面部白较多,面色黯,颧部色素沉着,证属血虚血瘀,病机为血虚血瘀,舌象澹黯,苔白厚,脉细滑。
失眠血虚血瘀肝肾血虚肾经血瘀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岁半。右上肢瘫痪2年多,右上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降低,右手不能握物。发育营养稍差,消瘦,面黄少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失养。
痿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胃脘胀满,饥而不能进食,夜寐不安,易怒。舌淡,苔薄,脉细。中医病名属气滞,证型为中气不足、气滞不畅,后转为气滞湿阻,最终为气滞郁而伤阴。病因病机涉及气滞、中气不足、湿阻及阴伤。望诊见舌质淡,舌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饥而不能进食,夜寐不安,易怒。切诊脉细。
胃胀不消气滞不畅阴虚内热情绪急躁
查看详情 →
郭某,女,63岁。双手不由自主颤动3年,双下肢行走困难,精神差,头晕眼花,胃纳差,倦怠嗜睡,大便秘结难下,双下肢无力。舌澹、苔白,脉弦细。诊断为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兼夹瘀热。
帕金森综合征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双下肢浮肿1年余。主症为体倦乏力,纳食减少,大便溏薄,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澹红而暗,边有齿印,苔薄腻,脉细。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脾虚湿蕴夹瘀。病程1年余,病机为脾虚湿盛,气血运行不畅,致水湿内停,瘀阻脉络。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2.4g,血浆白蛋白正常,肾功能正常,B超提示双肾轻度弥漫性病变。
慢性肾炎脾虚湿蕴夹瘀水肿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胀满反复发作数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兼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脘部冷凉,嗳气,食欲不振,口黏腻,疲乏,溲清便溏。形体瘦长,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唇甲色澹。舌质澹白,白厚润滑苔。脉濡弱。辨证为肝胃不和,中焦虚寒,脾湿气滞,运化呆顿,气血两虚。
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早泄半年,1周前睾丸被踢后出现下坠疼痛,精液色红,伴咳嗽痰黄。舌质淡红、苔白腻而黄,脉沉缓。诊断为湿热内蕴灼伤血络。二诊后咳嗽消失,睾丸疼痛缓解,仍腰困、睾丸下坠,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三诊诊断为邪去而脾肾阳虚。四诊仍腰困、偶有早泄,口干欲饮热水,舌红、边有齿痕、苔薄微黄,左脉沉细,右脉沉弦。
早泄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血精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冠心病合并脑出血。左侧手足麻木,左肩关节疼痛,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病程半年,伴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舌红、苔薄,脉小弦。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证属正虚血瘀,风邪入络,后转为肝气郁结。面色无明显异常,声音气息正常,问诊提示情志不舒,两胁胀满,胸闷嗳气。脉象小弦。
冠心病脑出血后遗症肝气郁结风邪入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女性。皮肤点状、片状出血点1周,伴关节疼痛。中医诊断血证(肌衄),证属正虚感邪,灼伤血络、血溢脉外。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主要症状为皮肤出血点及关节疼痛,病程1周。
肌衄血证正虚感邪血热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头昏身重,体胖气喘,口臭口黏,阳事不举,会阴多汗,嗜烟酒,苔黄厚腻,痰湿不育,痰湿阻滞,精道瘀阻。
痰湿不育头昏身重体胖气喘口臭口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19岁。主诉牙龈出血、皮下紫斑、头晕、眼花、头痛、怕冷、睡眠不安。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再生不良性贫血。证型脾不统血,气血双虚。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薄黄,脉虚弱。皮下瘀斑,舌象薄白,脉沉细。
再生不良性贫血脾不统血气血双虚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胃痛反复发作2年。胃脘灼痛,食后尤甚,持续性,食欲不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红有裂纹,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痈,证型为虚寒化热证。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红有裂纹。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胃痛、食欲不佳、形体消瘦。切诊见脉沉弦。
胃脘痈虚寒化热胃气已伤舌红裂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