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肢体震颤伴大便干结2年,病程较长。肢体震颤以上肢为甚,呈搓丸样,颈项板硬,吐词不清,反应迟钝,注意力及记忆力减退,大便干结,5~6日1次。舌质红,苔少,脉细微数。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肝肾亏损,虚风内动。
颤证肝肾亏损虚风内动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头目眩晕,耳鸣如蝉,手指麻木,寐艰,性情急躁易怒,左上眼睑频频跳动,病程两月余。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高血压。证型属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阳上扰,阴虚风动。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脉弦。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头痛时作20年,加重半个月。头痛如刺,眩晕欲仆,心悸,耳鸣,失眠,行走不利。舌红苔黄、舌下青紫,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阳上亢,瘀血阻滞。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瘀血阻滞,肝肾阴虚。望诊见舌红苔黄、舌下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如刺,眩晕,心悸,耳鸣,失眠,行走不利。切诊见脉弦细。
眩晕头痛心悸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眩症,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头眩,证型肾阴不充、肝火上扰。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火上动,上扰清窍。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头眩症状,切诊脉象六脉浮滑。
头眩症肾阴不充肝火上炎脾虚
查看详情 →
手足风裂,两目昏漫。风邪外侵,犯于四肢肌肤则皲裂,发于头面两目则眩晕昏花。风在脏属肝,肝郁失其疏泄。厥阳亢盛,风木之邪内蕴。
手足风裂风邪外侵肝气郁结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加重1天,伴胸闷、恶心、心悸、气短、口干、失眠、多梦、饮食差。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扰动清窍。
眩晕肝阳上亢痰浊中阻失眠
查看详情 →
眩晕欲仆,病程未明,脉浮弦不实,病因因惊吓致阳气骤衰,中医病名眩晕,证型阳气不足,病机惊恐伤阳,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有惊吓史,脉象浮弦不实。
眩晕欲仆阳气不足浮弦不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眩晕、头痛、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病程6天。中医病名中风(中脏腑)。证型痰湿素盛,肝肾内虚,肝风暴亢,风阳挟痰上蒙清窍。病因病机为痰湿内盛,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头痛、肢体麻木、乏力。切诊见脉弦滑,血压升高,右侧肢体瘫痪,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高血压肝风内动痰湿内盛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左眼珠内斜伴视物成双40天。病史提示40天前车祸致头部外伤,颅骨骨折,左侧面瘫,视物成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仍存在复视及头晕。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涩。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为外伤性风牵偏视(左眼)。左眼球内斜约15°,外转受限,黑睛距小眼角约3mm。
风牵偏视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76岁,眩晕伴恶心半月,病程半月,颜面潮红,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胆火炽盛,胆热上泛,肝阴内伤,肝郁胆热,胆胃不和,逆挟外感,眠差易醒,纳少,舌根厚腻,脉弦
眩晕恶心睡眠不良肝阴内伤
查看详情 →
男,眩晕,动则眼黑欲仆地,头胀痛,失眠,腰痛,目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症属阴虚阳亢,上扰清窍
眩晕阴虚阳亢肝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心烦失眠,时有眩晕,腰膝酸软,病程未明。中医诊断:心肾不交,肝火上炎。舌尖红,脉细弦。夜间睡卧时将手脚伸出被外始感舒适。素体禀赋不足,家事烦多,形体消瘦。
眩晕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头晕1年,加重2个月。神清,精神可,形体略胖,面红,双下肢不肿。舌暗紫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关格、眩晕。证型肾虚血瘀、湿浊内蕴。实验室检查提示慢性肾衰竭,IgA肾病,尿蛋白阳性,血Cr升高。舌象暗紫苔白腻,脉弦细。
IgA肾病肾虚血瘀湿浊内蕴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心悸、头晕、动则眩晕、多汗、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唇甲及睑结膜苍白、前胸及左腹股沟出血点。血劳,证型为阴血亏极,阴不敛阳,阴虚阳亢,髓竭血枯,肾不生血。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心悸、头晕、眩晕、多汗、乏力、出血点,脉象未提及。
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血亏极阴虚阳亢髓竭血枯
查看详情 →
女,47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耳鸣,恶心呕吐,肢体困乏。病程2年余。舌澹,苔白腻。脉濡滑。中医病名:内耳性眩晕。证型:痰浊蒙阻、清阳不升。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脾运失健,聚湿成痰。望诊: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肢体困乏。切诊:脉濡滑。
内耳性眩晕痰浊蒙阻清阳不升脾运失健
查看详情 →
男,28岁,病程9年,主诉全身水肿,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烦口干,遗精,头昏。中医诊断肾阴亏虚、水热互结。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眩晕耳鸣肾病综合征肾阴亏虚水热互结
查看详情 →
张某,34岁,男性。主诉阳萎不举,难以交合5年余。现症见面色不泽,神疲倦怠,头痛眩晕,手掌心烦热,时出冷汗,口唇干燥,午夜心烦失眠,小腹下坠且痛,阴部冷胀。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阳气虚衰,营气不通,宗筋弛缓。
头痛眩晕阳萎不举阳气虚衰营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腹泻时作时止3年,加重5天。主症为腹泻、脘腹胀满、肠鸣、头晕、食少恶心、周身乏力。舌澹,薄白苔。脉沉。中医诊断为久泄,证型为脾胃气虚证。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食不节致脾胃气虚,痰湿中阻。
慢性肠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主诉经前3~4天出现寒热往来、胸痞胀满、头痛眩晕、口苦、寐差,病程3年,症状持续约半月。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经行寒热往来(热入血室),证型属热入血室。
经行寒热往来肝气郁结热入血室少阳不和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主诉多疑善虑、纳差、心烦、夜间口干、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血津亏。舌象见苔黑、舌质略红、舌体稍胖,脉细。病机为气血津亏。
眩晕心烦气血津亏心悸失眠舌苔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