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女性。主诉经行过多如注,带多黄臭,口气较重。病程较长,自1968年产后贫血,曾接触X射线及磷与毒气多年。中医诊断血虚肝旺,湿热下注,后转为脾肾不足,肝肾不足,温中调经,宁神益肾。舌脉见脉微弦,苔白略厚边赤,后转为脉细微弦,苔薄白边红,脉细,苔腻边尖赤,脉略虚,苔薄白腻质红,脉细苔薄边尖赤。望诊见舌苔白、厚、腻、边红,脉象微弦、细、虚、略虚。问诊见经期量多、带多黄臭、口气重、夜间溲频、受凉腹泻、腹隐痛、腰痛、寐欠安、看书即作。切诊见脉微弦、细、略虚。
经行过多血虚肝旺湿热下注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1岁,下腹部疼痛胀气,左侧较甚,左腰亦痛,病程自1974年8月起,持续半年以上。主诉包括下腹胀痛、气上逆欲呕、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夜不安寐、头昏神疲、记忆力减退。舌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气横逆,脾胃健运失常。病机为肝气横逆,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脾气不运。
肝阴不足肝气横逆脾胃健运失常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6岁。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皮肤色暗,夜尿1~2次,大便干。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舌黯红,苔薄腻,脉细滑。血压150/95 mmHg。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35/85 mmHg。阴精不足,痰浊瘀血内蕴。
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右胁肋部胀痛不适2个月,饥饿时痛,纳差,乏力,头晕,心慌。胁痛,眩晕(心血不足)。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上腹正中处有一条索状物,胆明(+)。
胁痛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肝胃痛大发,痛时呕吐转筋,目不能张,痛寒,胃气未和,舌苔黄腻,身热汗出不解,脉弦数。痛空进食,痛胀复起,恶寒身热,呕恶,舌垢,脉弦滑数。肝气又发,两胁下胀痛,呕恶,身热恶寒,舌苔花驳,脉弦滑数,苦不能寐。肝阴不足,肝气鸱张。面色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与病史,切诊包括脉弦数、脉弦滑数。中医病名包括肝胃痛、肝气痛,证型包括肝气郁结、肝阴不足、肝气鸱张,病因病机包括肝气不疏、胃气不和、气郁不通。
肝阴不足肝胃痛肝气郁结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头胀不适,乏力,视物昏蒙。高血压病史。面色无华,舌澹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风眩,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阴血亏虚,阴不涵阳。望诊:面色无华,舌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头晕,头胀,乏力,视物昏蒙。切诊:脉沉细。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气血两亏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心慌、多汗、能食、消瘦、大便每日4~5次。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瘿瘤,证型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脾虚失运。望诊见面色萎黄,舌尖红,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神疲、睡眠欠安、耳鸣、食后腹胀、嗳气、肝区不适、口干口苦。切诊见脉弦细数。
肝阴不足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肝阳偏亢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女性,71岁,发作性头晕、心悸4个月,头晕、头重如裹、心悸、紧张、恐惧、自汗、目涩。中医病名属肝肾阴虚,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夹风痰上扰,热扰心神,神不守舍,肝阴不足,目失所养,舌红苔薄黄,舌黯有齿痕,脉细滑数。
头晕心悸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呃逆2年,饮水后加重,伴胸闷气憋、心悸、心前区疼痛、头晕、肢麻、睡眠不实、烦躁、情志波动。舌暗红,苔少。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气逆,胸阳不展。病因病机为肝气横逆,胸阳不展,气血不畅。
肝阴不足呃逆肝郁气逆胸阳不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头痛3年,右侧抽掣样疼痛。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证型为肝火上炎,风瘀阻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头痛病程较长,切诊未提及。病机为肝火上炎,风瘀阻络。
偏头痛肝火上炎风瘀阻络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有子宫肌瘤病史5年,经量多有块,临经小腹胀痛、腰酸,面部烘热,心烦易怒。中医病名癥瘕,证型肝肾不足,瘀结下焦。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期异常、腰酸、面部烘热、心烦易怒,切诊未提。病因病机年逾七七,肝肾不足,瘀结下焦,聚而成癥。
子宫肌瘤肝肾不足瘀结下焦虚火上炎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眩晕、呕吐、昏迷,神志不清,语言含糊,左侧瘫痪。病程一年。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湿热内蕴、阴亏阳亢、风痰阻窍。病因病机为素体湿热内蕴,阴亏阳亢夹有风痰。望诊见舌体强硬、舌黑有黄厚腻苔。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痰涎多、饮食少、大便先硬后溏、小便黄少。切诊见脉浮滑数,二诊后脉濡数。
脑血栓形成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腹胀半年,伴双下肢浮肿10日。慢性乙肝病史20余年。腹胀大如鼓,舌红少苔有裂纹,脉弦细数,慢性肝病面容,腹水,双下肢浮肿。中医诊断鼓胀,证属肝肾阴虚腑实证。舌红少苔有裂纹,脉弦细数。腹胀,乏力倦怠,纳差,胸闷气短,口干,小便色黄量少,大便干燥。腹围102cm,青筋暴露,脐疝,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弱,叩诊实音。超声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宽,大量腹水,右侧胸腔积液。
肝肾阴虚腑实证脾虚腹水
查看详情 →
男,47岁,无明显不适,胃纳可,夜寐安,大便每日2次,质偏稀。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病史,肝硬化,脾大,胰头局限性脂肪沉积。肝气郁结,毒邪阻滞肝络,肝脏疏泄失常。
肝阴不足肝硬化脾大肝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胃脘胀满作痛反复发作两年余,嗳气频作,饮食少进,多食则胃胀不适,大便不畅,口干苦。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细。证型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胃胀痛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肝区疼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月。现症包括肝区隐痛、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纳差、小便色黄、月经失调、经来腹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阴不足胁痛,证型为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肝郁乘脾,兼挟湿热。
肝阴不足肝区隐痛口干咽燥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李某,女,60岁,冠心病病程20余年,主诉心慌心悸,心前区掣痛,活动后加重。中医诊断心悸、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肝气郁滞。望诊面色偏红,舌体胖澹,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细,血压升高(190/90mmHg)。
冠心病气阴不足肝气郁滞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畏寒发热,脘腹胀满,小便发黄,目黄如橘色,肌肤瘙痒,纳食呆,大便质稀,口干。面色清癯,舌红干涸,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黄疸重症,证属肝胆湿热蕴结,内耗脾胃之阴液。病因病机为肝胆湿热蕴结不解,内耗脾胃之阴液,邪盛正伤。
肝阴不足急性黄疸性肝炎肝胆湿热脾胃阴液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双眼胀痛、虹视、头痛、眼胀、恶心,病程2年半。中医病名青风内障,证型阴虚肝旺,外风挟内风上犯空窍。望诊舌色稍红,苔薄带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性情急躁、大便干结、月经量多。切诊脉象弦细。
肝阴不足青风内障风邪未尽眼压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成年。主诉包括肝胆火炽、寒热往来、溺黄便坚、目深黄、右胁疼痛、易怒烦躁、小溲热赤涩痛。脉弦左关洪数,舌红苔黄。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属湿热熏蒸,病因病机为湿火相得,湿滞气阻,胆液溢于肌肤。舌象红苔黄,脉象弦左关洪数。
肝阴不足黄疸肝胆火炽湿热交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