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1岁,女性。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伴胃脘嘈杂,病程半年余。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脾胃不和、气郁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失调、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舌苔白,中心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胸骨后疼痛,痛窜后背,伴反酸、胃脘嘈杂、喜暖怕冷、口不渴、舌边痛。切诊见脉弦。
胸痹脾胃不和气郁血瘀胃脘嘈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胸闷疼痛3年余,阵发性喉间窒闷,生气后尤甚。中医诊断胸痹,属肝郁气滞、血瘀脉阻之证。舌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病程较长,病机为肝郁气滞,瘀血内停,络脉不通。
胸痹冠心病肝郁气滞血瘀脉阻
查看详情 →
女,63岁,发作性胸闷、胸痛10年,再发半月。胸痹,气阴亏虚,淤血阻络。面色暗红,舌暗红有瘀斑,薄黄苔,脉细涩。发作性胸闷、胸痛,向左肩背部放射,头昏,倦怠乏力,口干喜饮,活动后汗多,盗汗,烦热,眠差多梦,大便干。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控制平稳。血压130/70mmHg,心音低钝。冠脉三支病变,LAD中段75%狭窄,LCX近段90%狭窄,RCA中段50%狭窄。
胸痹气阴亏虚淤血阻络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心悸反复发作3年,加重并伴胃脘痛3天。中医诊断胸痹、心悸、胃脘痛。证属气阴两虚,胃虚气滞。体征见左室增大,少量心包积液,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舌黯红苔薄微黄,脉弦缓。病程3年,伴慢性胃炎、高血压病史。症状包括左胸痛、心悸、气促、疲倦、口干、胃脘隐痛。
胸痹心悸胃脘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女性。主诉胸闷,偶有胸痛,肢肿,小便淋沥不尽,口干,口苦,牙痛。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胸痹,淋病(瘀热内蕴)。舌紫黯,苔薄少,脉弦数。病因病机为瘀热内蕴。
胸痹冠心病高脂血症瘀血
查看详情 →
张某,女,56岁。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3天,心前区痛,压榨样,部位在胸骨后或左前胸,向左前胸放射,含硝酸甘油可缓解,诱因受寒或情绪激动,形寒肢冷。舌质澹,脉沉细,舌苔薄白微腻。中医诊断胸痹,辨证胸阳不振,痰瘀闭阻,兼见气滞。
胸痹胸阳不振痰瘀闭阻气滞
查看详情 →
陈某,男,63岁。反复发作胸闷痛6年,加重1个月。时发胸闷、胸部隐痛,头晕乏力,不耐疲劳,活动后气喘。舌澹,苔白腻,脉细涩。辨证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舌澹紫,苔薄黄,脉弦细。舌紫,苔澹黄腻,脉沉细。心电图示ST-T改变,陈旧或近期前间壁心梗,心电轴右偏。
胸痹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胸闷6年,加重半月,伴口干、乏力、咳嗽、下肢水肿、纳呆、眠差。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心音低钝,心尖搏动左移,心尖区2/6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底湿啰音,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心电图V3~V6 ST-T下移,心脏彩超示心腔扩大,缺血性心肌病。中医诊断胸痹(阳气虚,水湿停)消渴。舌黯,苔薄白,脉弱。
胸痹阳气虚水湿停消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急、胸闷10余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阴阳两虚兼痰瘀闭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心悸、气急、胸闷及病程10余天,切诊示心律不规则,心率102次/分,心音强度不一,脉搏短拙。心电图示心房纤维颤动,胸透示主动脉段稍增宽。
胸痹冠心病心律失常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反复胸闷痛8月,加重4天。胸痹,气虚痰瘀证。面色疲倦,舌淡暗,苔白微浊,脉细数。胸闷,咳嗽,痰白,气促,动则加重,双下肢轻度浮肿,口干,纳差,睡眠欠佳,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量干啰音及湿啰音。心率110次/分,早搏7~8次/分,心尖部闻及SM3/6杂音,双下肢I度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传导阻滞,频发房早、室早,心肌劳损。胸片示慢支肺气肿,主动脉硬化。心脏彩色B超示左室射血分数25%。
胸痹气虚痰瘀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79岁,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1周。胸闷痛隐隐,动辄气促,疲乏,食纳、睡眠欠佳,小便略频,大便溏。唇紫绀,双下肺散在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抬举性搏动,心尖部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浮肿。中医诊断为胸痹(气虚痰瘀)。舌红、苔黄白厚,脉细。舌暗红、苔少而白,脉弱。舌嫩红、苔中浊,脉弦滑。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u波改变。
胸痹气虚痰瘀脾虚湿盛心肺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急5年,加重1月。间质性肺炎伴纤维化病史。面色晦黯,色素沉着明显。咳嗽咯痰明显,痰色黄白相兼。气急,坐位时明显,上楼梯加重。胸闷心悸,神疲懒言,少气无力。右肺干湿性罗音,左肺呼吸音减低。舌质紫红,苔白。脉细弱。证属痰浊内蕴,肺失宣降,痰阻气道,胸阳难振,由脾涉肾,影响心阳,血不养心。
胸痹间质性肺炎肺失宣降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病程8年。中医病名心律失常,证型气虚血瘀。舌质黯,脉缓而结。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无力行血,血瘀络脉不通。
胸痹心律失常气虚血瘀脉缓而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间断胸痛2年,加重1天,伴活动后气短、头紧、心烦失眠。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
胸痹气阴两虚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男,30岁,形体肥胖,超重90kg,面色红润,掌心暗红,舌体胖大、色绛,边有瘀点,舌下络脉色青,大便溏薄,脉弦滑而细。主诉心胸不适、隐痛、左上臂酸麻、心悸气短、头眩、后脑胀痛、疲倦乏力、少神、耳鸣、下肢酸沉。病机为气虚痰生、浊脂内蕴、血瘀内阻。中医病名胸痹、消渴,证型血瘀内阻。
胸痹血瘀内阻消渴高粘滞血症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6岁,左胸闷痛3周,气短,口干,心烦,上唇鼻唇沟边起溃疡,舌微黯,苔薄黄,脉细数。患者女,53岁,头晕痛15年,胸闷痛、气短、心悸1年,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患者男,42岁,胸闷胀痛半年,面、唇、舌质发黯,舌质红,苔薄垢腻,脉细涩。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痛。证型为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阻遏心脉。望诊见舌质红、舌微黯、苔薄黄或薄垢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痛、气短、心悸、头晕痛、口干、心烦。切诊见脉细数或细涩。
胸痹冠心病心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6岁。胸闷,头晕10年。胸痹,证属脾阳不足,寒痰阻滞,痹阻经络。苔薄白,脉弦滑。舌白舌润,脉弦滑。下肢酸痛,怯冷感凉,纳呆食少,恶心。
胸痹冠心病脾阳不足寒痰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反复胸闷胸痛5年余,胸痛呈压榨性,服用硝酸异山梨酯不能缓解,最长持续半小时,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PCI手术后症情平稳。目前仍感胸闷,偶有刺痛,持续1~2分钟,神疲乏力,纳呆,大便欠畅。舌暗,苔薄白,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瘀紫,脉细涩。辨证为气虚血瘀。
胸痹气虚血瘀肾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胸闷、吞咽困难1个月。现病史示心悸、胃脘胀痛、纳呆、大便不爽、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迟而弦。体征见右上腹包块,压痛,活动度差。血压150/11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及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胃肠钡餐示胃窦炎并胃粘膜脱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胃痛。辨证为腑气不通,浊气上逆。
胸痹冠心病胃窦炎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伴汗出1年余,加重伴咽中如有异物感10天。胸闷气短,汗出乏力,咽中如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失眠多梦,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郁,证属心气虚弱,郁热壅滞型。病因病机为心气虚弱,郁热壅滞,气血运行障碍,心脉痹阻,咽喉不利。
胸痹心气虚弱郁热壅滞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