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7岁。左腰背部皮肤增厚、变硬1年。局部皮肤硬块,蜡样光泽,干燥,触之坚硬。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黯澹,苔薄白。脉细涩。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瘀阻肌腠。
脉细涩局限性硬皮病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7月余。心律不齐,白天轻、夜间重,心悸心慌,记忆力减退,神倦乏力,梦纷易惊,筋惕肉,口苦涩,舌质淡紫,舌苔黄、根腻,脉细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痰浊壅阻,痹于血脉及胸宇,湿蕴化热,内扰心神。
脉细涩心肌炎痰浊壅阻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眼周、鼻部淡褐色斑1年余,伴有易腹泻,四肢怕冷,容易疲劳,好食热食,食用生冷食物后即腹泻,月经量多色淡,有血块及痛经。舌质淡暗胖大,苔薄白,脉细涩。诊断为黄褐斑,证属脾虚血瘀型。
脉细涩黄褐斑脾虚血瘀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全身肌无力、构音障碍6年,加重1年余。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属气虚血瘀阻络。病程久,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病久失治致气虚血瘀,阻滞脉络。临床表现包括全身肌无力、构音不清、吞咽不利、饮水呛咳、双上眼睑下垂、复视、呼吸气短、大便溏、唇黯红、舌黯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涩。
脉细涩重症肌无力痿证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个月,加重15天,言语謇涩。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痰湿内生,痰瘀阻滞经络。舌质暗,苔白,脉细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謇涩,急躁易怒,饮食差,二便正常。右侧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力4级,左侧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张力略升高。意识清楚,构音障碍,伸舌不能。
脉细涩中风风痰阻络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35岁。主诉胃痛、厌食、恶心呕吐、大便黑如柏油。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青黄,形体消瘦,言语低微,胃脘部有硬块,舌尖胖大,舌边瘀斑,舌苔黄腻,脉细涩。
脉细涩胃痛厌食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患者,主诉尿频、排尿困难3个月,受风着凉后突发尿闭,小腹胀痛,留置导尿管。自觉小腹会阴坠胀,口干欲饮,饮食不馨,大便干结。舌质澹嫩,苔白腻,脉细涩。B超示前列腺肿大,直肠指诊前列腺胀大如鸭蛋,有压痛。中医诊断为肾气不足,湿热蕴结下焦之癃闭。
脉细涩癃闭肾气不足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手足关节窜痛定痛,漫肿变形,疼痛夜甚,腰嵴疼痛不能俯仰,肢端强直难以屈伸,厌食乏力,畏寒肢冷,纳呆脘痞,大便干燥。中医诊断尪痹,顽痹。辨证为气血两亏,肝肾不足,脉络痹阻。舌红少津,脉弦细,后诊舌红苔薄白,脉细涩。
脉细涩尪痹顽痹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郭某,男,47岁。头皮瘙痒,鲜红色斑丘疹,伴有大块皮屑脱落,病程约5年。头皮型银屑病。舌质老红,舌边有瘀,苔少。脉细涩。证属血热郁滞,毒热郁结。红斑黯红,鳞屑堆积,呈蛎壳状,刮去鳞屑见筛状出血面。
脉细涩银屑病血热郁滞毒热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少1年余。既往月经规律,1年前行无痛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偏瘦,面色晦暗。舌紫黯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肾虚血瘀证。
脉细涩月经过少肾虚血瘀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现病史见寐差、纳呆、恶油、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引饮。舌淡,苔黄腻,脉细涩。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淡,苔黄润,脉细涩。舌绛,苔少,脉细涩。
脉细涩闭经肝郁脾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经期后延,量少夹紫块,带下色黄质稠有腥臭,胸闷心烦易怒,手足心热,目昏干涩,左侧少腹可扪及鹅卵大结块,形憔悴,便干溲赤。舌暗红边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涩。妇科检查示左侧输卵管炎性包块。辨证为气滞血瘀,气阴两虚。
脉细涩盆腔炎气滞血瘀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右半身不遂1年余,右手足欠灵活,感觉迟钝,右脚行走内旋,伸舌歪斜。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好转。
脉细涩脑血栓气虚血瘀舌紫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产后12天,排便干结难解,伴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肌肤不润,舌澹,脉细涩。中医诊断为产后血虚肠燥便秘。证型为血虚肠燥。病因病机为产后血虚,肠失濡润。
脉细涩产后血虚肠燥便秘头晕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20年,加重4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急、胸闷、双下肢水肿、纳差、乏力、咳嗽痰多、口干、口唇指甲紫绀。舌质紫黯少津,舌苔微黄腻,脉细涩。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心血瘀阻,脾虚失运。
脉细涩心悸气阴两虚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胸际阻塞不舒,伴有疼痛,病程4年,与情志变化相关。胸闷疼痛牵及左臂,胁肋不适,头昏,易受惊吓。唇舌紫暗,舌下青筋显露,苔薄黄,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久病入络,心营失畅,血脉不和。
脉细涩胸痹肝气郁滞血瘀心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言语费力4年余。全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便溏,喉中有痰,质稀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中医诊断喉息肉(声带息肉),慢喉喑,辨证气虚湿聚证。声带肿胀,左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可见绿豆大小赘生物,表面光滑,澹红色。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
脉细涩喉息肉声带息肉慢喉喑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症为眩晕、关节酸痛、神识迟钝、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左半身不遂。病程2年,曾患中风病(脑血栓形成)。中医病名中风,证型为气虚血滞,瘀阻脉络。辨证见舌萎而淡,脉细弱而涩。望诊见舌萎而淡,舌上剥脱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关节酸痛、神识迟钝、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偏瘫。切诊见脉细弱而涩。
脉细涩中风气虚血滞痰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大便秘结,解时困难,有后重感,粪便先结后溏,解便需多次如厕,努挣无力,便前肠鸣,矢气或小便畅利则便易。体征见气色晦黄,行动迟缓,畏寒,饮食喜温,脉细少力,舌胖有齿印,苔薄腻。中医诊断为气虚下陷,湿阻气滞,属虚实夹杂之证。
脉细涩便秘气虚下陷湿阻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胃脘疼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不欲饮水,大便干,小便略黄。舌红而干,舌下静脉怒张,舌边有紫点。脉细涩。中医诊断胃阴不足,瘀血内生,经络失荣。病程5年余,近两个月加重。胃镜检查示胃大弯部粘膜萎缩、变薄,伴肠化生,分泌物减少,蠕动迟缓,可见粘膜下血管网。
脉细涩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瘀血内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