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6岁,男性。右上腹隐痛1年余,腹部CT示肿瘤侵犯门静脉,肝硬化伴腹水。肝区疼痛,形体消瘦,巩膜黄染,食欲不振,呃逆,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辨证为肝胆湿热瘀结,气血瘀阻。
原发性肝癌肝胆湿热气血瘀阻肝区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四肢关节反复肿痛4年。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风湿留着,痰瘀痹阻经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关节肿痛反复,病程4年,切诊未提及。
痹证风湿留着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右下肢热痛1月余。右下肢肿,发热、疼痛,入夜明显,指陷性浮肿,前额痛,心悸,胸闷。舌质嫩红,舌苔薄白湿,脉小滑稍数。中医诊断风湿热痹,证属风湿痹阻,经脉不通,湿热为患。舌嫩红,舌苔薄白湿,脉小滑稍数。
风湿热痹湿热为患经脉不通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男,27岁,咳嗽半年,音哑近4个月,食欲不振,腹痛便溏,日渐消瘦,舌苔白垢,脉象滑细。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肺气不宣,脾虚失运。病因病机为久嗽伤及声带,肺气不宣致腹痛便溏,脾胃不强致食欲减退,营养缺乏致消瘦。望诊见舌苔白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咳嗽、音哑、食欲不振、腹痛便溏、消瘦,切诊见脉象滑细。
肺痨肺气不宣脾虚便溏纳少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腹泻时愈时发,病程2年余。腹泻,大便日行3~5次,夹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不舒,时有嗳气,溏便,日行2~3次,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偶有嗳气,面色皖白,纳呆神疲,四肢困重,下肢浮肿。舌澹多津,苔白,根部微腻,脉濡。泄泻(脾虚湿阻)。脾虚湿阻。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虚不能腐熟水谷,水湿内停、清浊不分。
泄泻脾虚湿阻纳呆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气短喘憋2个月。喘憋动则尤甚,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双侧胁肋部疼痛,纳可,大便不成形,小便量少。舌淡暗苔白,脉弦细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瘀毒内阻,水饮积结。病因病机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津液失布,水饮积结,脾失健运,湿留于肺。
肺气郁阻痰饮积结脾虚湿盛瘀毒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主诉脾胃不强,食少作心,清水上溢,头晕目昏,腿浮,面少血泽。六脉沉细。诊断胃虚停饮,脾虚湿胜,痰饮未除,正气未复。望诊面少血泽,舌白口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少、清水上溢、腿浮、天水周年未见。切诊脉沉细。
脾胃不强食少作心痰饮未除正气未复
查看详情 →
女,80岁,发热、喘憋、痰鸣、咳痰黄白相间、腹胀、纳呆、大便两日一行、腿肿、尿少,病程未明确。舌红而干,苔少,脉弦数。肺热咳喘,外感寒凉,肺热壅盛,痰热互结。
肺炎肺热咳喘痰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3天。病史提示慢性支气管炎。现症为咳嗽,咳痰不爽,纳食减少。舌洁,脉平缓。中医诊断风寒咳嗽,辨证风寒犯肺,肺失清肃。
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肺失清肃纳食减少
查看详情 →
男,61岁,高血压病史10年,腰酸膝软乏力,食欲欠佳,大便干,舌苔中黄,尖边薄黄,脉细略弦,血压150/80 mmHg,肾气阴不足,湿浊内蕴,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细弦,舌质淡暗,苔薄,脉弦细,血肌酐152 umol/L,尿常规(-),肾气不足,浊毒内蕴。
高血压肾气阴不足湿浊内蕴肾功能受损
查看详情 →
周某,女,53岁。腹痛腹泻2年余,便不成形夹红白黏冻,2~3次/日,伴右下腹疼痛,里急后重。泄泻。湿热蕴于大肠,气血与之相搏结,气机郁滞,肠道功能失职,脉络受损。舌红苔黄稍腻,脉弦细。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舌红苔薄,脉弦细。舌澹红苔薄,脉细。
泄泻湿热蕴肠气机郁滞气血搏结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早泄半年,1周前睾丸被踢后出现下坠疼痛,精液色红,伴咳嗽痰黄。舌质淡红、苔白腻而黄,脉沉缓。诊断为湿热内蕴灼伤血络。二诊后咳嗽消失,睾丸疼痛缓解,仍腰困、睾丸下坠,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三诊诊断为邪去而脾肾阳虚。四诊仍腰困、偶有早泄,口干欲饮热水,舌红、边有齿痕、苔薄微黄,左脉沉细,右脉沉弦。
早泄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血精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半年前突发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现症见头晕头痛、双下肢及面部浮肿、右侧肢体麻木、口角流涎。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脾虚湿盛,风痰上逆。
高血压中风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右胁肋刺痛,胸胁闷胀,周身乏力,恶心纳差,面色欠华,形体消瘦。舌质暗红,脉沉弦缓。中医诊断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望诊面色欠华,舌质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右胁肋刺痛、胸胁闷胀、周身乏力、恶心纳差。切诊脉沉弦缓。
胃癌术后气滞血瘀肝区隐痛舌质暗红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消瘦3月余,伴乏力、头晕,体重减轻3.5kg。既往有窦性心动过缓、双肺炎症、甲状腺囊肿、食管炎、胃炎、胃下垂、胆囊炎、阑尾炎。舌质暗红,苔白滑,脉有力。诊断为胃下垂、胃炎、胆囊炎、阑尾炎。四诊显示面色萎黄,舌象暗红,苔白滑,脉有力。
肝郁脾虚证夜尿增多小便涩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腹部胀大如鼓,双下肢水肿,病程16年。面色苍白,腹大胀满如蛙腹,腰膝酸软,怯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质澹紫胖有齿痕,苔腻滑,脉沉尺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型鼓胀,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气化失常。
脾肾两虚鼓胀腹水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男,40岁。腰痛1年多,不耐坐久,受凉加重,弯腰受限,不能睡软床。中医诊断为痹证,风寒湿痹型。体征示胸腰椎无明显叩压痛,X线示L2~L5骨质增生,L4上缘有游离骨密度影,MRI示L2~L4许莫氏结节。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病程较长,属风寒湿邪客于筋骨,痰湿瘀阻络脉,肾气渐虚。
腰痛风寒湿痹痰湿瘀阻肾气虚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两小腿伸面出现咖啡色疹子,遇热加重,瘙痒难忍,右下肢明显。慢性结肠炎20余年,大便次数多,腹痛,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溃疡,广泛性牙龈炎。双下肢紫褐色丘疹,表面粗糙,蜡粒样,右小腿紫红肿胀,苔藓样改变,嵴背紫红丘疹。舌苔黄腻微干,质红,脉滑小数。湿热久泻耗气,余毒下注。
皮肤淀粉样变湿热下注脾虚血虚风燥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右侧胸胁疼痛1月余,以胀痛为主兼有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有乏力肢软,神疲倦怠,食少纳差,口苦咽干,口黏。局部见簇状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外周红晕。脉弦数,舌质黯红,苔黄腻。中医诊断胁痛,证型为湿热蕴结。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生,郁滞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望诊见舌质黯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乏力、食少、口苦、口黏;切诊脉弦数。
胁痛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突发泄泻,频繁登厕,昼夜20余次。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低血压史。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咳嗽。舌体胖嫩,上浮白滑苔。脉缓而迟,两尺根气尚足。中医病名阴寒腹泻,证型脾阳不足,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慎,湿从内生,痰阻气道,脾不能散精上归于肺以通调水道。
泄泻脾阳不足舌胖苔白脉缓而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