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某某,53岁。胸间极闷,痞满胀痛,气短喘促,纳呆少寐。病程自1985年起。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痰浊壅塞,心脉失畅。面色晦暗,舌质澹红,苔白腻,脉弦滑。气短、纳呆少寐为脾气虚弱、胸阳不振之证。形体肥胖,素嗜膏粱厚味,痰浊内生,外感或饮食不节诱发。
胸痹痰浊内阻心脾气虚舌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间断发作1周。现病史提示乏力自汗,伴失眠。体征见舌红,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痰浊痹阻;兼证为郁证,证属心神失养。舌质红,苔白,脉弦细。
胸痹心痛痰浊痹阻郁证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心慌、乏力,活动后加重,伴气喘、夜间不能平卧,病情逐年加重。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脉瘀阻,心气衰弱。舌质暗澹,苔薄白,脉细弱。
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心脉瘀阻心气衰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60余年。咳嗽时作,气急喘促,动则尤甚,咯痰色白质黏,腰酸肢冷,夜尿频。舌质黯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哮病,脾肾阳虚证。
哮病脾肾阳虚气急喘促腰酸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脘不适疼痛7月,伴前胸后背疼痛、反酸呃逆、大便溏每日2~3次。舌红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二诊时脐周痛,大便溏每日3~4次,胃脘不适减轻,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三诊时诸症好转,睡眠好,腹胀,反酸多出现在早餐后,时有胸痛连及后背,大便每日1~2次,舌体胖苔白滑,脉沉细。
胃痛寒热错杂舌苔白腻脉沉滑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痛、胸闷、气短半年余,加重8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脾阳虚弱,心血失养。面色白,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心前区疼痛难忍,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烦躁、失眠、腹胀、便秘、出汗肢冷。心电图示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正后壁心肌缺血。
冠心病气虚血瘀脾阳虚弱心血失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26岁。阵发胸闷、刺痛,心慌半年,加重1周。胸痹,证属心脾两虚、胸阳不振。表情忧虑,面色少华,舌尖红,苔少,脉细弦。心烦、少寐、健忘、心悸、食欲减退、饮食无味、恶心欲呕、腰痛、大便不成形。气血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胸阳不振,脾失健运。
胸痹心脾两虚胸阳不振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胃脘部嘈杂灼热疼痛2年。症状包括胃脘部嘈杂灼热疼痛,进食辛辣、饮酒后加剧,伴呃逆、口干、心烦、背部胀、纳呆、大便干。舌质暗,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虚肝郁夹郁热证。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郁而发热,胃热灼伤津液致腑气不通。
胃痛脾虚肝郁郁热证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心悸、左臂麻木1月余。舌暗,苔薄黄,脉沉细,时一止。气阴两虚,心脉痹阻。阴血亏虚、心气亏少,胸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脉阻滞。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电轴左偏。颈片示颈5、6、7椎孔狭窄。
心悸气阴两虚心脉痹阻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心慌、气促加重半年,伴双下肢浮肿1周。现症见心慌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双下肢浮肿、畏冷懒言、咳嗽、食欲不佳、小便少。舌质黯澹、苔白腻,脉细略弦或涩。辨证为痰浊阻遏,心阳不振,气滞血瘀。
扩张性心肌病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阻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心区发闷而痛,气短心跳,行动即气促而喘,食欲欠佳,大便不畅,病程三个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为气血失调,流行不畅,络脉阻抑。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区疼痛、左手指麻木、夜间影响睡眠,切诊脉象乍大乍小,并时见间歇。
心绞痛胸痹气血失调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胸闷不适,反复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舌红苔薄腻,脉沉细,时有结脉或代脉。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阳失斡旋,心气不足,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气血瘀滞。望诊见舌红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颈部牵掣、口干苦、少寐,切诊见脉沉细,时有结脉或代脉。
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血瘀滞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胃脘胀满疼痛5年,饥时痛重,食后痛减,纳呆恶心,泛酸烧心,嘈杂不适,胸闷心悸,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脾胃虚弱,胸阳痹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舌质略红,苔薄白,脉虚弱。舌质略暗,苔薄白,脉弦细。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
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胸阳痹阻纳呆恶心
查看详情 →
女,44岁,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繁,胸痛彻背,痛自肩臂内侧循至指端,右胸有蚁走感,胸闷、心悸,痰多、气短、纳差、形寒、肢冷、畏寒重,苔白、舌胖湿润,脉弦滑,心肾阳衰,寒痰停滞,胸阳痹阻,经脉不通
冠心病心肾阳衰寒痰停滞胸阳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肢肿反复发作10年。病程10年,伴疲乏无力、头胀、咽痛不适。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咽部充血。诊断为IgA肾病(系膜增生型),中医辨证属脾肺肾气虚、湿热结咽。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水湿内滞,久郁化热,湿热交蒸。
IgA肾病肢肿气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心中苦闷不舒,背部发紧感,需用力捶打缓解。病程长期,受气候、情绪等因素影响易发心痛,严重时可昏倒。精神萎靡,视力减退,用脑则头晕,睡眠欠佳。血压140/9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阳气不足、心气虚、气虚留气结胸、心阳不宣。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精神状态、视力、睡眠及头晕症状。切诊脉气不充实,至数不甚明晰,后转见弦数。
心痛胸痹失眠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无规律性阵发性心绞痛2周余。高血压18年、糖尿病11年、冠心病10年。诊见面色晦暗,口干少津,欲饮,纳差,汗少,疲乏无力,左手握力减退,便秘,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老年肾阴亏虚,胸阳不振,气血失调。
心绞痛肾阴亏虚胸阳不振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主诉心前区针刺样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心前区针刺样疼痛,多发于早晚,偶有后背部不适,胸闷,心慌,胃脘部偶有不适,眠差,纳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脉弦滑。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瘀互结证。
痰瘀互结胸痹心绞痛心前区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反复心前区疼痛1天,持续加重4小时,伴胸闷、胸部发紧、恶心欲呕、大汗出。高血压病史10余年,糖尿病史10余年,冠心病史2年。舌质暗,白苔中着,脉沉紧。辨证为年迈体弱、阴津耗损,气血不足、胸阳不振,发为心痹之虚证。
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痹虚证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胸痛2年余,左胸闷痛,胸痛彻背,咳嗽气喘,痰多白粘,胃脘胀闷,形体肥胖,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四末欠温。舌体肿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滑紧且迟。诊断为阳微阴弦,痰滞胸膈。
胸痛彻背痰多白粘胸痛缓胃胀得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