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夹杂

71岁男性,腹胀、不排气、不排便7天,舌质澹而胖大,边尖有齿痕及瘀点,苔白厚腻,脉数而芤,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腹胀、无肠鸣音,舌象异常,脉数而芤,病程7天
肠梗阻气虚血瘀湿热阻滞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右乳腺癌术后,颈后、胸骨、右侧第4、5前肋疼痛、压痛,病程3月余。中医诊断为术后正不胜邪,邪毒窜骨。舌苔薄,脉细。病机为气阴两虚,邪毒窜骨。骨质破坏,骨扫描示多处放射性异常浓聚。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气阴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93岁女性,腹痛、腹胀、3天未大便,胃脘满闷,恶心欲呕,形体赢瘦,精神萎靡,说话无力,面色晦黯,舟状腹,可见肠形。邪滞阳明,气机不畅兼气血不足。
虚实夹杂肠梗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产后5天伴腹胀3天。腹满不大便,无排气,腹胀大,叩鼓音,肠鸣亢进,有气过水声。舌澹红,苔薄白,脉滑。诊断为产后肠结症,辨证为气血两虚便结证。
产后肠结症气血两虚肠燥便结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反复浮肿5年,复发伴呕吐、呼吸气促2天。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深长,气短乏力,全身浮肿,四肢冰冷,腹胀满,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中医诊断为水肿,呕吐。病机为脾肾阳衰,湿浊内盛,郁久化热,属寒热并见、虚实夹杂之阴水证。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虚实夹杂肾病综合征尿毒症脾肾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头痛、头晕1月余,伴颈部疼痛、后枕痛、前额及眉棱骨痛,双肩麻木,恶心,呕吐,出汗,面部发热。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肝肾阴虚,痰热内扰。面色澹白泛青,鼻准缺少光泽,口唇色暗,舌澹暗、苔薄黄腻,脉弦无力。病机为气虚痰热瘀阻,本虚标实。面色较暗,舌暗,脉弦转为柔和。
头痛颈病痰热内扰气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小腹痛半年余,加重1个月伴带下量多。主诉小腹痛、带下量多。病程半年余。中医诊断妇人腹痛、带下病、断绪。证型虚瘀夹湿。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经期痛甚、白带似清水样、量多不断、末次月经时间、不孕史、孕产史、慢性胃炎病史。切诊脉沉。
妇人腹痛脾肾不足肝气郁结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腹胀数年,腹胀如鼓,难以俯仰。虚中夹实。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弦滑。患者痛苦,症状奇特。
腹胀虚中夹实
查看详情 →
男性,45岁。右上腹包块进行性增大,伴全身乏力、消瘦、腹胀满、纳减、尿黄、口干不喜饮。肝癌病史2年。腹部胀满,右上腹可触及肿大肝脏,表面不平,质硬,活动度差。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数。证属脾虚肝瘀,症积阻滞运化之机。
肝癌脾虚肝瘀症积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前区闷痛5年,阵发性胸痛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足、脉络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望诊面色苍灰,面目浮肿。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气短、神倦、形寒、四肢欠温。切诊未提及脉象。
胸痹心阳不足脉络瘀滞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腹痛下利反复发作6年,近2个月加重。主要症状为下腹隐痛,大便稀溏带脓血,肛门里急后重,每日3~5次,近期伴有发热、头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小数。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肠腑湿热未尽,气血不和,营卫失调,病久脾胃虚弱,本虚标实。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未尽气血不和脾虚
查看详情 →
男,64岁。胸闷、胃脘胀满、口苦。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腻,脉缓。肝硬化,病程30年。中气下陷,病位在肝、脾、胃。虚实夹杂。痞满,属肝脾不和,气虚血瘀。慢性肝炎病史。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球变形,胆结石史。
肝硬化肝脾不和气虚血瘀痞满
查看详情 →
男,45岁,喘息、咳嗽反复发作1年余。舌胖大齿痕,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喘证,痰湿蕴肺,肺脾两虚夹瘀。咳痰白腻,晨起明显,偶有黄痰,咽痒,流涕,打喷嚏,稍感憋闷。
喘证痰湿蕴肺肺脾两虚痰热郁肺
查看详情 →
脾胃病 脾虚胃弱 痰瘀互结 阴阳失衡 脾主运化 胃主通降 脾阳不振 胃阴不足 精微不化 水湿聚痰 气机失调 寒热错杂 正虚邪实 阴阳偏盛 阴阳失衡 气血生化不足 升降失司 痰阻气滞 精微不归正化 气机升降枢纽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劳倦 气血阴阳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 五脏俱损 五脏俱荣 甘辛化阳 酸甘化阴 中气不立 阴阳相生 调和对立统一 本虚标实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脾胃病脾阳不振胃阴不足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右上肢及腰椎Ⅰ~Ⅳ两侧节段性麻木不仁,不知痛温,伴有自发性闷痛,皮肤干燥,右臂运动无力,肌肉萎缩,脊椎变曲。舌质淡嫩有齿痕,舌边暗紫有瘀点无苔,脉细涩而结。中医诊断为先天不足,精髓不充,气虚血瘀。病机为先天不足,精髓不充,气虚血瘀,虚实夹杂。
虚实夹杂脊髓空洞症先天不足精髓不充
查看详情 →
周某,女,35岁。反复不规则发热伴面部红斑7年余。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内伤发热,肝肾阴虚,郁热内扰。面色晦暗,舌质暗,苔黄薄腻,舌边尖红。脉细数。心悸、气短、口干思饮、腰痛、肢软、手指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肢体浮肿、尿蛋白阳性、肝脾大。后背酸楚,皮肤痒感,右手关节僵硬疼痛,牙龈肿痛,月经来潮,下肢青紫斑,口干。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患性肾炎内伤发热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主诉高血压20年,慢性肾衰竭1年余,乏力、浮肿、腰酸、恶心呕吐、纳呆、小便不利。面色萎黄,唇甲色澹,面肢浮肿,手足发凉,恶寒,行动困难。脉弦细而弱,舌澹苔白润。中医诊断为水肿日久并发关格重证,病机属肾脾阳虚,血虚水湿郁滞。
高血压肾衰竭尿毒症关格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主诉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病程自28岁开始。中医病名不寐,证型为痰浊阻滞中焦,心肝郁结化热,痰热内扰证。舌质淡苔白腻稍黄,边尖稍红,脉沉细滑。症状包括失眠、健忘、口苦、食欲减退、梦寐不宁、心惊恍惚、心烦易躁、疲劳乏力。
不寐痰热扰心心肝郁结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女,69岁,大便秘结5年余,4~5日一解,口干,腹部胀满,3日未便,烦急。舌红黄苔,脉弦细。证属肠燥腹实。
虚实夹杂便秘肠燥腹实热伤津液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腰痛,时轻时重,劳作后加重4天。病史2个月前因久坐出现腰腿疼痛,休息无效。现症腰挺直困难,左下肢疼痛,跛行,腰部压痛,活动尚可,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右侧70°,“4”字试验弱阳性。舌质澹紫,舌苔白腻。脉迟弦。中医病名腰腿痛,证型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病因久坐伤肾,劳则伤气。病机久病气血运行不畅,瘀阻于腰嵴,督脉受损,经络不通。
腰肌劳损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