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4岁,女性,主诉呃逆15年,近一年加重。自觉气上冲,呃逆频频,胃脘胀满隐痛,烧心吐酸,恶心,口干口苦,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大便两三天1次有下坠感,月经后期,白带多。舌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脾虚痰湿内阻,肝气犯胃动膈。证型为脾虚痰湿内阻,肝气犯胃动膈。病机为脾虚生湿,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膈气不利。望诊见舌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广泛,切诊脉弦滑。
呃逆症肝气犯胃脾虚痰湿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反复腹痛、解黏液脓血便2年余,加剧1月。左下腹痛,排便欠实,日行1~2次,时有薄冻及少量脓血,便后腹痛可减,无里急后重,不发热。舌质红,苔根薄黄腻,脉细弦。证属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热蕴肠,气机不畅,络脉损伤,血溢于外。
虚实夹杂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蕴肠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胁痛隐隐,绵绵不休,腹胀,口苦纳呆。病程多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胁痛。证型肝郁脾虚。舌澹白苔,舌尖稍红。脉数,稍滑,尺沉细。
胁痛肝郁脾虚口苦纳呆腹胀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上半身出汗5年余,伴便秘、夜尿频多、排尿不畅、干咳。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弦短,结代。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气阴不足肾阳亏虚肠胃积热腑实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27岁。痛经病史12年,术后经行腹痛加剧。经前少腹冷痛,喜温喜按,腰胀乏力,烦躁不安,恶心欲吐,经量偏多,经色黯红有血块,经后腹胀痛不减。平时口干口苦,不欲饮,大便溏,纳差。舌质红,苔根部微黄,脉细滑。妇科检查提示附件增粗,压痛(+)。寒热虚实夹杂,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宫。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细滑。腰胀乏力,便溏纳差,经量多。经后腹胀痛不减,痛处不温,畏寒四肢发凉。舌偏红,苔薄黄,脉细滑。
痛经气滞血瘀肝旺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尿频、尿急、尿刺痛、排尿中断、排尿困难、腰背胀痛、会阴部牵引痛、纳少、大便干结、少便黄少。舌红苔薄黄,脉细。中医病名属癃闭、淋证,证型为湿热蕴结,瘀血凝滞。望诊见舌红苔薄黄,切诊见脉细。病程较长,有前列腺肿块病史,伴腰背及会阴部疼痛。
前列腺癌肾气亏损湿热蕴结肝经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5岁。反复腰痛、尿频、尿痛3年余。舌澹苔白,脉沉细。诊断为劳淋,证属气阴两虚,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蕴结体内,下注膀胱,耗气伤阴,致气虚推动无力,阴虚濡养失职,出现畏寒乏力、小腹不适、痛经、手足心热等症状。
慢性肾盂肾炎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膀胱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腰酸、咽喉干痛、喜饮凉水、尿黄、大便干结。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肺肾阴虚夹有瘀热,后转为脾肾气阴两虚,最终辨证为肺肾余热未清。舌红,苔薄,脉细数。尿常规示蛋白(+)至(++)。病程持续约三月。
虚实夹杂紫癜性肾炎肺肾阴虚脾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胃脘胀痛2年,加重10天。胃脘胀痛堵闷不适,偶有咳嗽,咯白痰,纳食一般,乏力,大便溏薄。舌暗澹边有齿痕,苔白稍腻,脉沉细涩。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虚痰瘀内结)。脾虚痰瘀内结,肺脾气虚,痰湿内生,阻滞中焦气机,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气虚血行不畅,停而为瘀。
胃癌术后脾虚痰瘀内结残胃炎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失眠30年,加重10余年。失眠表现为不易入寐,寐则多噩梦,易惊醒,醒后心悸,神倦乏力,记忆力下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亏,心神失宁。
失眠气阴两虚心血不足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主诉鼻炎20余年,常流黄浊鼻涕,有时鼻涕带腥味,嗅觉减退。咳嗽咯痰,先白黏痰,后黄脓痰增多,痰带血丝,间歇低热。咳嗽午后及后半夜加重,咯痰不畅,黄黏痰为主,胸部憋闷,口苦干黏,鼻塞声重,晨起鼻涕稠黄,嗅觉差,易感冒,低热,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恶冷恶热,胃纳差,形体消瘦,烦躁失眠,大便干结或先硬后溏。舌质红暗而嫩,舌苔前1/3少,中后部白黄厚腻。脉右寸细滑,右关弦滑偏数。证属痰热壅肺,鼻窍不宣,热伤肺阴,宗气不足,虚实夹杂。
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热壅肺鼻窍不宣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大量吐黄痰半年。中医诊断支气管炎,病程半年。主要症状为大量吐黄痰,咯吐费力,腹痛、腹泻、肠鸣,咽中如脔,动则气喘,心悸,平卧左侧胸部疼痛。舌澹红,苔白腻,脉弦滑软小数。病史包括乙肝大三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泄、阳痿、外痔。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阳明不降,虚实夹杂。
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脾胃虚弱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为全程肉眼血尿夹有血块,病程1个月。主要症状为肉眼血尿伴血块,身倦乏力,口微干。舌偏红,苔薄,脉偏细数,沉取无力。尿检色红有块,蛋白少许,红细胞满视野。中医诊断为血淋,证型为气阴两虚。
血尿气阴两虚血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经行小腹坠痛,喜温喜按,经色暗红,有小血块。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虚兼有瘀滞。舌质偏澹,苔薄白,脉沉细。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冲任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故经行腹痛。经血下行,冲气上逆,故恶心呕吐。素体气虚,鼓动无力,故疲乏无力。
痛经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疼痛3个月,空腹明显,食后痛减,喜温喜按,嗳气反酸。舌偏红,苔黄腻,脉细弦。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素体虚弱,中阳不足,湿浊内生,肝气不调,气郁化热,热与湿相合,湿热内蕴,寒热错杂。体征见胃纳尚可,夜寐安和,大便日一行,色黄成形。舌红,苔薄少,脉细。辅助检查示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反酸湿热内蕴肝气不调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初潮13岁,痛经半年,经行1~3天小腹剧痛,汗出呕吐,四肢冰凉,影响学习。寒凝胞宫,血滞不通。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紧。病程半年,属寒凝血滞之证。
痛经寒凝胞宫血滞不通
查看详情 →
2岁女童腹泻,每日泻下20余次,稀水样便,气味酸臭,恶心纳差,烦躁不安。舌苔厚腻。病史提示两日前食柿饼停积不化,壅滞肠胃。
腹泻湿阻脾胃虚弱食积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反复心悸气促2年余,加重伴头晕2天。主症为心慌、气急、恶心、乏力、尿少、面色晦暗、口渴、便秘。体征见慢性病面容,唇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湿啰音,心率快,心尖区杂音,肝大。舌质嫩、暗,脉象未详。中医诊断为气虚痰瘀心悸病,证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影响心脾功能,致水液代谢障碍。
心悸气促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主要症状为阴茎、会阴部疼痛两年余。中医病名慢性前列腺炎,证型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下焦湿热,病久虚实夹杂。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情绪低落,神疲倦怠,腰膝酸软,肛周刺痛,手足心热,纳差失眠,盗汗遗精。前列腺光滑,质韧,左叶压痛明显。EPS常规示卵磷脂小体(+),白细胞3~5个。
慢性前列腺炎肝肾阴虚肝气郁结阴茎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1岁。主诉颜面反复起白头、黑头粉刺近10年,伴脓疱、结节及色素沉着。食纳一般,睡眠欠佳,多梦,大便偏稀。舌澹胖,苔白腻,脉缓。证属甘草泻心汤证。病因病机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
痤疮湿热内蕴脾虚失运睡眠多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