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喘促3余日。刻下症见喘促不息,呼吸气粗声重短促,张口抬肩,胸中憋闷,痰黄难出,饮食不思,大便二日未下。舌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中医病名喘证,证型痰热上壅,肺失肃降。望诊舌苔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喘促、痰黄、饮食不思、大便不畅,切诊脉滑数有力。
喘证痰热上壅肺失肃降痰黄难出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双下肢紫癜反复发作1年3个月。主症为双下肢紫癜,渐融合成片,无关节疼痛、腹痛及肉眼血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少,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血证(紫癜),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瘀血内停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阵发性心悸3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心悸气短,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晕眼花,纳谷不香,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面色苍白,口唇色暗,体型偏瘦。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虚血滞,痰浊内停证。病因病机气虚失健,兼夹痰瘀。病位心胃。四诊信息包括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面色苍白、口唇色暗。
心悸气虚血滞痰浊内停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眩晕反复发作3年,加重1周。症状包括头晕、恶心、烦躁失眠、头昏乏力、耳鸣、纳差。体征示血压16.9/10.6kPa,舌质暗澹、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辨证痰凝血瘀。望诊见舌质暗澹、苔白,切诊脉弦细。问诊提示头晕与情绪、劳累相关,病程3年。
眩晕痰凝血瘀肝郁脾虚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腹泻、黏液血便1年,加重1个月。日排便10~20次,便质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腹痛,便前加剧,便后缓解,伴低热、纳呆、腹胀痞闷。舌质澹暗,苔白厚根焦黄,脉弦细数。小便短赤。腹部左下腹压痛,肠鸣音略活跃。中医诊断为肠澼,证型为肝郁胃热,肠络瘀滞。四诊显示舌象澹暗、苔白厚根焦黄,脉弦细数,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血便、低热、纳呆、腹胀痞闷。
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胃热肠络瘀滞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男,58岁,脑梗死发病3日后出现泄泻,每日5、6次。面色面黄中带黑,舌红苔腻,脉滑。口苦不渴,饮食正常,大便稀溏黏腻,臭味较大,泻后方舒,偶有腹痛。辨证为下焦湿热,郁滞肠道。
脑梗死下焦湿热泄泻不止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76岁,大便溏稀,量多,每天2次,曾有黑便,腹隐痛,病程1个月,慢性结肠炎病史,面色萎黄,舌体胖,舌光暗红无苔,有裂纹,脉弦细,证属脾阴虚兼湿夹瘀
慢性结肠炎脾阴虚湿浊内阻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女,40岁,头昏沉,不清醒1个月,伴左颞侧搏动样疼痛,头晕,耳鸣,乏力,脾气急躁,颈项拘紧,眠差。舌质暗淡,苔薄黄,脉浮弦滑。中医病名属躁郁症,证型为肝气虚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实夹杂。病因病机为肝气虚升发无力,肝肾阴虚致肝阳上亢,脾气急躁易怒。
头昏沉肝气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男子,头振动摇,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虚风候。证型: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病因病机:矜持太过,损伤肝肾两经之血,恐伤肾,肾水亏则心火暴盛,风火相煽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六脉沉缓,左手关尺散软无力。
虚实夹杂肝肾亏损气血不足风痰火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月经提前10天,经量少质稠,色泽黯红,伴头晕胸闷、夜寐梦多、纳差、口干。脉弦细数,舌边红苔薄白。证属肝郁脾虚、郁热迫血。病程半年。
月经先期肝郁脾虚郁热迫血血热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主诉腹泻不止,食欲不振,病程较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舌苔薄腻,脉细。证属脾虚积滞,运化失司。
疳积脾虚积滞运化失司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乏力,肝区胀满,下肢酸软,食欲稍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脾肾两虚,湿热内蕴。
慢性乙型肝炎脾肾两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反复腹泻6年余,大便稀每日5次以上。形体消瘦,身倦乏力,肠鸣音亢进。舌澹红,苔白润,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慢性泄泻,证型属脾肾阳虚,病机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湿盛则濡泄。
慢性泄泻脾肾阳虚胃肠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腰府酸痛,尿道灼热,乳白色分泌物,溲色黄赤或溷浊,全身关节酸疼。病程7年。中医病名淋浊,证型肾虚夹湿,络脉失和。病因病机为肾虚固摄无权,湿热下注。望诊舌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腰酸、尿浊、关节酸痛、自汗、少眠,切诊脉象细弦。
慢性前列腺炎肾虚夹湿湿热下注腰痛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0岁。自觉心脏时时悸动。面色潮红。尺脉细弱,寸脉动甚。心悸(痰火扰心)。痰火扰心。气郁化火,痰因火动,干扰心君,血不养心,神气失守。
心悸痰火扰心情志不畅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反复乏力、纳差4年,腹胀大、尿少半年,加重20天。慢性肝病面容,形体消瘦,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掌,蜘蛛痣,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伴腹水,巨脾,门脉高压,胆囊多发性结石。中医诊断为鼓胀,辨证为气虚血瘀,水湿内停。肝功能异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硬化腹水黄疸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颈痛、僵凝不灵7~8年,伴头昏、心悸、乏力,病程半年。颈椎病。证属脾肾两虚。面色苍白,舌质淡体胖,苔薄腻,脉细。颈侧弯受限,双手作胀、微肿,耳鸣,手指不适作胀。MRI示C3/4~C6/7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脾肾两虚耳鸣头昏
查看详情 →
男性,31岁,腹泻十余年,大便混夹粘胨,日行二三次,肛门作坠,便出不畅,腹胀、纳呆,溲深,苔腻,脉细弦。病名久泻,证型脾阳虚,湿热内蕴。脾阳已虚,中阳不振,湿热暗积,泌别失司。面色萎黄,舌苔腻,脉细弦。
久泻脾阳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间断头晕20余年,近1个月加重,伴耳鸣、气短。舌质略暗,苔薄白,舌下脉根部增粗,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肾虚血瘀之眩晕。病程长,与体位有关,卧位减轻,劳累诱发,肾精虚衰,气血不足,瘀阻脑窍。
肾虚血瘀髓海不足脑转耳鸣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蛋白血尿伴血肌酐升高两月余。尿蛋白(++),隐血(++),血肌酐升高。双侧腰部酸痛,小便泡沫较多,大便干结,少气乏力,口干。舌暗澹,苔少,脉细。中医诊断尿浊,证型气阴两虚,浊瘀内阻。辨证气阴两虚夹瘀证。
尿浊气阴两虚浊瘀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