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夹杂

女,59岁,反复腹泻4年,便溏稀便,3-4次/日,伴腹痛、腹胀、肠鸣、怕凉、纳呆、腰酸乏力、面黄肌瘦、言语无力。舌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下注肠腑。
泄泻脾肾两虚湿热内蕴便溏稀便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泻,水样便,每日2~4次,进食生冷油腻食品后加重,伴右下腹痛。病程自1993年10月起,逐渐加重。舌质偏暗,苔白厚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为脾虚湿盛,气滞血瘀。
泄泻脾虚湿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尿频、尿急、尿痛1年,伴有尿末白色黏液、腰骶部及会阴部疼痛、性功能异常、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精浊,证型为阴虚火旺。前列腺肿大,压痛,有结节感,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B超示前列腺炎症改变。
慢性前列腺炎阴虚火旺肾虚精亏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未详,性别男。主要症状包括舌本作强、语言不爽、两手无力、足膝软弱、大便旬余一解、气升痰上、呕吐黏痰食物、神昏耳鸣、四肢不收、音低气弱、谷食颇减。中医病名为气虚中风,证型为肝脾肺肾四脏俱亏,阳明湿痰不化。病因病机为内风招风、元气不足、湿热生痰生火生风。望诊见舌腻苔黄,闻诊未详,问诊见病程五年,切诊脉沉小而滑,两寸较浮,右尺不足。
气虚中风肝脾肺肾俱虚阳明湿痰痰热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畏寒肢冷,全身酸痛,尤以四肢及背部为甚,病程10年。中医病名顽痹,证型寒热交错,虚实夹杂。病因流产致骨肉脉络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望诊面色灰黯,舌稍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肢冷,腰嵴酸楚。切诊脉细弦。
虚实夹杂顽痹寒热交错阴伤内热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面黄肌瘦,低热,皮肤干燥,毛发焦枯,脘腹胀大,青筋外露,腹痛,精神困倦,食欲减退,大便时泻时止,小便黄赤,舌干少津,苔微黄,脉细弱无力。中医病名脾疳,证型脾虚气弱,病因病机为素体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脾失健运。望诊见面色萎黄,舌干少津,苔微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精神困倦。切诊脉细弱无力。
脾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不寐,病程20余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病机虚实夹杂。舌质淡黯、体胖大、苔白,脉左紧右弦滑。伴随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四肢麻木、咽喉不利、大便秘结。
原发性高血压肝肾不足痰瘀互结风湿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腹胀4月,伴有厌食、大便溏薄、夜寐多梦、周身发痒、小便量少色深黄、腹部膨隆、肝脾肿大、腹水症(+++)、双下肢浮肿。中医病名鼓胀,证型脾虚肝郁,湿阻中焦。舌澹暗,苔黄腻,脉弦滑。病程4月,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湿阻中焦。
肝癌鼓胀肝郁脾虚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男,44岁,双眼视力下降,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饮食不振,胃脘饱胀,二便失调,口苦,舌苔白腻,脉缓,视神经萎缩,肝肾不足,脾胃湿困,虚实夹杂之证。
双视神经萎缩肝肾不足脾胃湿困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主诉鼻渊病史12年,鼻塞、流黄涕、鼻腔灼热、头痛胀、胸胁痞闷、性急善怒、带下黄臭。双侧鼻黏膜充血,下甲肿大,下鼻道有黄黏涕,X光示上颌窦液平面。中医诊断为肝胆湿热,循经上蒸,熏灼鼻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明确,症状复杂。
鼻渊肝胆湿热浊涕不止鼻塞不通
查看详情 →
男,78岁,大便干结难解六年余,大便如羊屎状,3~5日一行,偶有腹胀,神疲乏力,偶有头晕。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肾不足,气阴两虚。
功能性便秘脾肾不足气阴两虚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左半身麻木不仁,时作疼痛,行走艰难,周身浮肿,颜面蚁行感,气短乏力,纳呆难寐,月经量多夹血块,经期提前。面色晦暗,舌象暗不鲜,脉沉涩。中医病名:半身麻痛症。证型:气虚血亏,气血瘀阻。病因病机:产后大出血致气血亏耗,瘀血内阻,水湿运化受碍,筋脉肌肤失于濡养。
虚实夹杂产后血虚气血瘀阻半身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左上腹积块3月余,左胁疼痛,乏力,时有恶心。面色晦黯,肌肤甲错,舌黯红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断为髓症,证属气滞血瘀。病程3月,主症为左上腹积块,伴左胁疼痛、脘腹胀满、烦躁易怒、嗳气。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气滞血瘀脾脾失和瘀血内结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腹痛伴咳嗽1周。病程1周,直肠癌术后3年余。腹痛腹胀如鼓,大便干,食欲差。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红苔薄白,脉平缓。体质虚弱,复感外邪,气滞血瘀,病位在肺、脾、肝,证型为虚实夹杂证,中医诊断腹痛,脉络痹阻。
腹胀肠痈气滞血瘀舌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手足小关节红肿疼痛,病程自1983年10月起,反复发作。面部虚浮,四肢关节疼痛,腰酸乏力,口干溲溷,慑寒怯冷,纳呆泛恶。血尿酸显著升高,尿蛋白阳性,肾功能轻度损害。中医诊断为浊毒瘀阻,脾肾两虚。望诊见面色虚浮,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关节疼痛、腰酸乏力、口干溲溷、慑寒怯冷、纳呆泛恶。切诊未提。
痛风浊毒瘀阻脾肾两虚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右侧头额、颜面疼痛7天,头昏,舌澹,苔薄腻,脉沉。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舌澹,苔薄腻,脉沉。
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阵发心悸、胸闷半年,伴胸痛、气短、胃胀、打嗝、眠差、小便灼热、手足发热、口干。舌红质干苔黄,脉细弱,脉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舌下青紫,脉结代。病机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再生障碍性贫血十余年,伴头目晕眩、视物欠清、出血、肢倦乏力、食欲不振、脘腹作胀、低热、口渴不欲饮、口鼻出血、月经停闭。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无力。诊断为脾虚肾亏,阴阳俱损,气血交感不足,虚实夹杂。
虚实夹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肾亏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绝经4年,阴道出血3个月。主症为阴道出血,量少色澹质稀,伴气短懒言、疲劳乏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溏薄、腰痠。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缓。舌质红,苔薄,脉沉弦,脉弦。中医病名属经断复来,证型为脾虚肝郁,病机为肝气郁结,脾不统血。
绝经复来脾虚肝郁冲任不固气short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腹泻,大便黏腻,泻而不爽,肠鸣腹痛,口干不欲饮,周身酸软无力。神疲、消瘦、气短、乏力。舌质澹红,苔白厚腻。脉弦数。泄泻病(结肠癌术后)。证型为大肠湿热。病因病机属湿热内蕴,脾虚湿盛。
虚实夹杂泄泻病脾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