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29岁,人工流产术后未避孕未孕2年。双侧下腹隐痛,腰酸痛。舌边有瘀点,舌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型血瘀证。病机为冲任受损,瘀血阻滞胞中。
血瘀证不孕症冲任失调胞中阻滞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性功能缺陷,无性要求,不排精,病程11年。肝郁形之于神,气结血瘀。脉沉涩,舌紫苔薄腻。
气结血瘀性功能缺陷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右胁胀闷不适,隐痛,乏力困倦,食少纳呆,大便稀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脂肪肝。证型为久食肥甘,蕴积中州,生湿化痰,土壅木郁。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痰浊阻滞,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质澹红,暗滞,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右胁胀闷、隐痛、乏力、食少、便溏。切诊见脉沉细。
气滞血瘀脂肪肝脾虚湿停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14岁,月经先期量多4月余,12岁月经初潮,周期不准,每次提前10多天,量多色红有少量血块,舌尖红,脉弦滑,阴虚血热,冲任不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月经先期阴虚血热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结婚10年不孕。月经周期正常,色正,量中等。白带量多,色黄,有臭味。两侧少腹痛,腰痛,手足心热,头痛,恶心,不爱睁眼,尿频数。舌质黯红,脉滑。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孕症湿热下注腰腹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双手发青紫、面部及耳部紫斑、手指尖破损、双足趾发黑紫、肢趾关节怕冷、口舌溃疡、腰痛、尿泡沫多、纳少、大便溏薄。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红蝴蝶斑,证型脾肾两虚,瘀毒阻络。望诊见舌质暗红,舌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怕冷、尿泡沫多、纳少、大便溏薄。切诊脉沉细,舌背络脉暗紫。
血瘀红蝴蝶斑脾肾两虚瘀毒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肌肤银屑,腰及四肢关节疼痛20年,加重5个月。肌肤银屑呈大片状,瘙痒难忍,双肘、背部、颈部受累。腰及双膝、双手多个指关节肿胀疼痛,夜间难以入眠,低热,全身乏力,面色苍白,遇寒加重。指(趾)甲斑点状凹陷,甲床不平。脉沉,舌质澹红,苔薄白。气阴两虚,毒热着皮蚀骨。银屑病,关节病变,气血瘀滞,寒湿或湿热痹阻。
气血瘀滞银屑病关节炎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右乳房发胀不舒,乳头流出澹红色汁液,逐渐增多,现流出血液。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乳岩,证型肝气郁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邪入血中,阳滞于阴,凝结成毒。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乳房肿胀,内有小结节,乳头流出血液。切诊脉弦。
血瘀乳岩肝气郁滞阴虚
查看详情 →
男,33岁,主诉发热、胸满憋闷、气促、微咳、心悸、汗出,病程1月。病毒性心肌炎并心包积液。舌质淡略暗,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心阳气不足,血瘀水停。
血瘀水停病毒性心肌炎心阳气不足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主诉心悸胸痛、胁痛纳差,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血瘀气滞,心络挛急。面色暗困,舌有瘀斑,脉涩不利,偶有结代。心率110次/分,偶有停跳,肝脏肋下2厘米,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加快,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T波倒置。
血瘀气滞病毒性心肌炎心络挛急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为胸闷心慌、心前区隐痛、夜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窒息而厥。病程近5年,症状渐剧。舌澹胖,苔薄白,脉弦细迟。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胸阳不振,心气不足,浊阴壅遏,气滞血瘀,络脉瘀阻。望诊见形体肥胖,舌象澹胖,脉象弦细迟。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夜间症状加重,动则心悸喘促。切诊脉弦细迟。
气滞血瘀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闭经4个月,未孕半年。主诉闭经,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闭经,证型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精血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望诊见舌质澹红,舌尖赤,苔白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纳差,大便溏薄。切诊见脉沉细弦滑略无力。形体肥胖,多毛。妇科彩超提示多囊卵巢改变。血激素测定示E2偏低,LH升高,T升高。
闭经脾肾气虚痰湿壅盛冲任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烦躁易怒、眠差、心悸多汗、体乏无力、颈前肿大2年余,五心烦热、口干喜饮。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心率115次/分,手指颤动。舌质绛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属气阴不足,肝失调达,痰瘀阻塞,虚风内动。
甲亢气阴不足肝郁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清宫术后2个月月经过少。既往月经2/40天,量少色暗,无腹痛。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肝肾不足,冲任虚衰。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冲任不充,多次手术损伤冲任,血海不能按时满盈。
气虚血瘀月经过少肝肾不足冲任虚衰
查看详情 →
王某,男,42岁,烧心、反酸、胸骨后刺痛3年余,伴体倦乏力、纳呆食少,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脉瘀阻,证属气虚血瘀,通降失司,脾虚湿阻,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
气虚血瘀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湿阻舌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腰背疼痛、食纳不馨、腹部气胀、口干。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偏红,苔右部有块状黄腻,脉弦兼滑。辨证为肝胃湿热郁毒,久病结瘀。后辨证为湿热瘀阻,肝胃不和,肝脾不和,湿热内郁,瘀阻气滞,腑气不调。舌象变化为苔薄黄腻,舌质暗红,脉弦缓滑。后期症状缓解,疼痛消失,精神振作,生存质量改善。
气滞血瘀胰腺癌肝脾不和湿热内郁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阵发8年,现心前区隐痛,伴心悸、胸闷、乏力短气、眠差多梦,无肩背放射性疼痛,眩晕,口干欲饮。舌暗红,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细。辨证为气虚血瘀,痰阻心络。既往史有高血压、脑萎缩,血压130/90mmHg。二诊时症状有所缓解,但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纳少、午后双下肢水肿,舌苔白,脉弦滑。
气虚血瘀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络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胁下聚形,窒碍气机,攻冲入脘,胀满不舒,气自左升不能右降,冲入胸中,似觉火逆。中医病名属聚证,证型为肝失疏泄,气机阻滞,郁而化火。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火逆上冲。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气机窒碍、胀满不舒、火逆感,切诊未提及。
气郁化火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心神扰乱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余。主要症状为晨起头脑溷沌不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伴乏力、口干、睡眠不佳、大便偏干。舌淡暗而胖,苔薄白而干,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头晕(气虚夹痰瘀),病位在脉,与肝、脾、肾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脾肾阳气虚损或肝肾阴血不足,实为痰湿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气滞血瘀头晕气虚夹痰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性,29岁,素体较胖。主诉腹中唱歌,进餐后即发,心烦不能进食。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气滞,痰气互结兼有血瘀。舌苔白厚,脉沉弦。月经后期而至,经来腹微痛,夹有血块。
血瘀梅核气肝郁气滞痰气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