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1岁,血小板减少3年,牙龈出血伴乏力1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肾亏虚,固摄失司。舌红脉细数。牙龈出血,夜寐烘热,口干乏力,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成熟滞缓,抗核抗体阳性,抗SSA/60KD阳性,抗SSA/52KD阳性,PAIgG弱阳性。
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肾亏虚固摄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反复双下肢紫癜3个月。双下肢对称性皮肤紫癜,色鲜红,压之不退色,无伴随症状。舌胖大,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血证,证型为气阴两虚,热迫血行。病因病机为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烦劳过度,耗气伤阴,虚热迫血妄行。
血证气阴两虚热迫血行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因感冒后痰喘加重,不能著枕,日夜俯几而坐。中医诊断为小青龙汤证。病因属旧病血证,新病寒邪外袭、饮邪内伏。病机为肺失肃降,痰饮阻于气道,倚息不得卧。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证痰饮内伏肺失肃降倚息不得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诉神疲乏力,气短1月余。面色苍白,唇甲色澹,眼睑微肿,睑结膜苍白,气短而促,心悸易惊,精神萎靡,夜寐不安,手足抽搐,舌质澹白,脉细数无力。中医病名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脾肾两虚,气亏血少。病因病机脾肾不足,气血精亏,髓枯血衰。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神疲乏力,气短,心悸,夜寐不安,手足抽搐。切诊脉细数无力。
血证缺铁性贫血脾肾两虚气亏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性别女。主要症状为下肢出血点,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血证,证型为气虚不摄、热盛迫血。舌红,苔黄,脉细。下肢散在出血点,无牙龈出血及鼻出血,纳眠可,二便调,体重平稳。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
血证气虚不摄热盛迫血血小板减少
查看详情 →
23岁,鼻衄,阴道大出血,全身散在紫癜,面色苍白,口腔、牙龈渗血,血红蛋白6.3克,血小板6.2万/mm³,流血时间10分钟以上,凝血时间8分钟,血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气不摄血,脉细弱。
血证血热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两尺弦数,左关单弦,少腹疼痛,小便淋秘而痛,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属淋证,证型为肝火郁结,病因病机为郁怒生肝火,火循经而结于廷孔。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患者因丈夫宿青楼而怀疑梅毒,曾误用斑蟊毒剂致血泄。切诊脉象两尺弦数,左关单弦。
血证小便淋秘肝火上炎阴疮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反复皮肤紫癜伴尿检异常。中医诊断为血证、紫斑,湿热血瘀型。皮肤紫斑双下肢对称性分布,微痒,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尿检示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7~10/HP,变形红细胞占88%,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血证过敏性紫癜湿热血瘀紫斑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如崩,口鼻出血,下肢瘀斑,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崩漏、衄血,证型气阴两虚、瘀热伤络、冲任不固、血热妄行、络热血瘀、气血耗伤。望诊面色萎黄不华,舌苔薄腻、舌质澹偏暗,舌苔黄薄腻、舌质暗、舌质暗红。闻诊口干口臭。问诊有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心慌,恶心,头昏头晕,手足冰冷,食纳尚可,二便调。切诊脉细弱、脉细数、脉细。
血证气阴两虚络热血瘀气血耗伤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反复哮喘3年,双下肢出血点、斑,鼻出血,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血证,先天父精母血蕴热,后天肾阴虚,血热妄行。
血证肾阴虚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皮肤瘀点反复出现20余年。主要症状包括全身皮肤乌青紫斑、头晕耳鸣、牙龈出血、精神倦怠、夜寐欠安。舌红体胖边有瘀点,脉弦细而沉。中医诊断为血证、发斑。辨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机为脾虚不能统血,血分亏虚,神气失养。
血证发斑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女性。主诉为血小板减少2月余。刻下症见纳少、入睡慢、小便次数多。舌澹红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血证,属心脾两虚。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血证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要症状为双下肢及全身散在紫斑,心烦眠差,咽喉红痛,大便溏,胃纳一般。中医诊断为血证(紫斑),证属脾肾亏虚,阴虚火旺。望诊见面色苍白,舌黯红,苔薄白。闻诊见心烦,咽红痛。问诊见疲乏少气,病程未明确。切诊见脉滑偏浮。
血证脾肾亏虚阴虚火旺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2岁男童,鼻衄频作,两下肢散在性紫癜,脾可触及质软,脉细,舌淡,苔薄白,舌中心剥脱。中医诊断为虚斑,病本在脾,病因病机为脾虚失摄,气血亏虚。面色不华,形体瘦弱,表情澹漠,病程较长,病史有脾胃虚弱,生后缺乏母乳,喂养失调,吐泻频作,纳少。
血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脾阳虚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多岁,女性。主诉牙龈出血,刷牙时加重,伴口唇干燥、喜饮、大便不畅。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细弦。双下肢密集紫癜,压之不褪色。中医诊断为血证。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热毒内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血证热毒内盛瘀血停滞脉络损伤
查看详情 →
男,63岁,口干,口苦,目赤,疲倦,纳呆,舌边红,苔黄厚,脉弦尺弱,血证(肝不藏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不藏血,肝气郁结,血不归经,血小板减少,血常规异常,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血热妄行,血瘀阻络,肝郁化火,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血虚风燥,肝肾阴虚,脾虚失运,湿热内蕴,气血不足,肝血亏虚,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肾不足,肝郁血瘀,肝气横逆,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肝血不足,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脾虚湿困,气血亏虚,血虚风燥,血热瘀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血不足,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肝肾不足,肝郁血瘀,肝气横逆,肝血亏虚,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脾虚湿困,气血亏虚,血虚风燥,血热瘀阻,肝郁脾虚
血证肝不藏血肝气郁结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6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血尿9年,加重1周。主要症状为血尿,色赤如茶,量可,无排尿疼痛,腰痛,双肾区叩击痛,乏力,纳眠可,大便正常。中医诊断为血证之脾不统血型。舌质红、苔黄,脉弦细。CT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尿常规示红细胞(++),潜血(+++),血红蛋白78g/L。
血证脾不统血肾虚脉弦细
查看详情 →
11岁5月,紫癜,腹痛,病程26天。紫癜,腹痛,尿蛋白(++),隐血(+)。双下肢对称性斑块,色红,压之不褪色,腹部压痛阳性,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血证(肌衄、尿血),风邪久蕴,化热伤阴,湿热伤络。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
血证过敏性紫癜湿热伤络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持续腹痛2小时。既往上腹部隐痛3个月,近加重,伴嗳气反酸,胃纳差。口干,作呕,腹压痛,喜按,无反跳痛。大便常规示钩虫卵(+),鞭虫卵(+),潜血试验阳性(+++)。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慢性胃炎)、虫证(钩虫感染)、血证(上消化道出血)。
血证胃脘痛虫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1年。病程1年。中医病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肝肾两虚。血证(紫斑)。舌澹红,苔黄。脉弦。口干,口苦,疲倦。曾有急性肝炎病史。
血证肝肾两虚肾阴亏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