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8岁。右半身无力6天。头胀头晕,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麻木,语言不利,舌强,目胀目干,口干不欲饮,夜难入寐。舌质暗红,舌苔白润。脉弦略滑。中风中经络。阳亢化风。病程6天。血压不稳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阴虚阳亢化风。
中风中经络阳亢化风舌强语言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主要症状为摔倒后呼之不应、呕吐、尿失禁、左侧肢体活动、右侧肢体无活动。病程4小时。中医诊断为中风(闭证)。证属瘀热互结阻窍,痰浊蒙蔽神明。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曾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切诊示右上肢和右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张力增强,巴宾斯基征阳性。
缺血性中风瘀热互结痰浊蒙蔽高血压
查看详情 →
女,27岁,面部痤疮一月有余,小便色黄,喜食辛辣与鱼虾之品。舌红,薄黄苔,脉弦细略数。辨证为肺胃蕴热,循经上蒸于面,伤及气血。
痤疮肺胃蕴热热毒内生阳明积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夜难成寐,寐亦不酣,晨起头晕耳鸣,心悸不安。病程1年,兼月事乖常,经期超前,量少色暗。形消神颓,五心烦热,面白颧红,午后潮热,腰膝酸软,寐少梦多,交睫即梦,梦辄与人交。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阴虚火旺,辨证为心火内炽,下汲肾水,阴阳不交,神不能安。
失眠阴虚火旺月经不调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喉肿痛,恶寒,小便少,大便溏。喉痹,属少阳少阴二经失调,水不制火,火上炎而致咽喉不利。面色无华,舌淡,脉浮紧。恶寒为外感寒邪,内热郁而致。小便少因热伤肺津,大便溏因曾服下药所致。病机为寒束外而热郁内,痰热壅塞,肺气失宣。
喉痹肺热寒束热郁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左膝部肿胀疼痛3天,活动受限。左膝部肿胀,局部压痛,侧方挤压试验阳性,浮髌试验阳性。左膝关节正侧位片示骨质增生异常。创伤性关节炎。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脾虚湿盛,水湿滞留。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脉象未提。
创伤性关节炎气滞血瘀湿盛筋伤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感冒头痛1天。全头痛连及项背部,恶风畏寒,恶心,鼻塞。舌苔薄白,脉浮数。辨证为外感风邪,瘀阻脉络。
感冒头痛外感风邪瘀阻脉络恶风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左面麻痹6天。左项僵硬,左目不适、流泪,左面部麻痹,左侧面颊、颌、耳痛,面麻木,左目闭合不全,额纹变浅,鼓腮不能,口向右歪。舌苔白腻而滑,脉右弦滑,左沉滑。病在太阳经、阳明经。经络诊察示太阳经、手太阴经、手阳明经异常。辨经示病在太阳经、阳明经。
面瘫太阳经异常阳明经郁热面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眩晕严重,病程一年,病情日益加重,曾三次发病危通知书。眩晕极剧,不能起坐,坐时觉屋宇旋转,小便时易昏倒,气紧心悸,胸痛,肝区痛,腰剧痛,四肢麻木,脑痛项强,舌震颤,潮热自汗,腹胀便溏,面足浮肿,目眶暗。脉象缓迟微涩。舌质润,苔薄腻。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脾肾阳虚,命火衰微,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阳虚上浮,虚风内旋,血瘀心络,水湿内停,肝经不和。
眩晕危证脾肾阳虚心阳不振肝经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心慌胸闷10余年,加重4年,劳累后复发或加重,有晕厥史。面色苍白,微发黄色,表情澹漠,舌质澹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阳虚血瘀。病因为阳虚血瘀,病机为心肾阳虚,气血鼓动乏力,血行不畅。
心慌胸痛阳虚血瘀心肾阳虚脉沉迟无力
查看详情 →
陈某,男,24岁,主诉两腿沉重无力、麻木、肌肉萎缩,病程半年。主要症状包括身困乏力、胸脘痞满、饮少纳差、小便浑浊、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湿热型痿证,病因为湿邪浸淫,郁而化热,湿热阻滞气血,筋脉不利。
痿证湿热浸淫筋脉不利胃气未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失眠1年,近10天噩梦频作。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失眠,证属肝阳上亢,胆气虚怯,心神不宁,痰瘀互结。舌质澹红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患者表现为辗转反侧不易入睡,噩梦纷纭,心悸动,疲惫,口舌干燥,心烦,纳减。
失眠肝阳上亢胆気虛怯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腹痛腹泻1个月,腹痛以脐周为著,大便稀软,食欲不振,体倦乏力,体重下降。面色萎黄无华,精神倦怠,肌肤松弛,言语气短声低。舌体胖嫩,色澹红,薄白苔。脉缓。证属脾虚胃弱,肝风内伏。病机为脾虚失运,肾阳不足,脾阳不足,水谷内停,清气下陷,气机不调,阻滞中焦。
慢性肠炎脾虚胃弱肝风内伏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痤疮病史2年,近10天面部时痒,伴胁痛乳胀,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黄赤。面色面红目赤,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痤疮,证型湿毒郁热,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郁于肝经。
痤疮肝经郁热湿毒内蕴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主诉咳嗽3周,伴有咽喉干痒疼痛,痒则咳嗽,昼夜不休,干咳少痰,口鼻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稍数。中医诊断咳嗽,证型属外感风热、燥热之邪侵袭咽喉,肺气失宣。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燥热之邪从口鼻而入,致咽喉闭郁,肺气失宣。
喉源性咳嗽肺气失宣咽喉干痒痰少
查看详情 →
患者4岁,主诉智力低下,病程年余。囟门迟闭,乳齿未全,言语不能,烦躁多动,神识僵木,目上视。舌紫苔腻,脉小数。病属五迟,证属痰瘀交困,痰瘀阻滞清阳之府,肝经郁热,痰瘀动风。面色无华,舌红苔薄,脉弦数。
大脑发育不良肝经郁热痰瘀阻络心脑失养
查看详情 →
女,65岁,双下肢疼痛,时酸时麻时胀时刺,病程半年余。痹证,肝肾亏虚,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不安腿综合征痹证肝肾亏虚湿邪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大便溏薄5年,日行7~8次,腹胀不痛,食后痞闷不舒,口渴不欲饮,小便黄,口腔溃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差,多梦。舌质红少津,脉细。中医诊断为脾阴不足、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脾阴亏乏,运化失司。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少津,脉细。
泄泻脾阴不足运化失司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男性。主诉为突然昏厥跌仆,不省人事。病史有高血压十余年。舌紫红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证属肝阳夹瘀浊蒙蔽清窍,横窜经脉。
中风肝阳上亢瘀阻痰浊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大便下血,血色鲜红,全身乏力,少气,口唇淡,面色白,脉虚弱。中医病名:便血。证型:络脉损伤,血出后阴。病因病机:阴络损伤,血溢络外。望诊:口唇淡,面色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大便下血,全身乏力,少气。切诊:脉虚弱。
大便下血血虚气虚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