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岁,右肢瘫痪3年,患肢皮肤冰凉,肌肉萎缩,肢体畸形,嵴柱前凸侧凹,膝后弓,马蹄足、外翻,丧失行走功能。舌红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五迟五软,证型肝肾不足型。病因温热之邪侵犯肺胃,耗伤阴液,病及肝肾,导致筋脉失养。病位在右肢,肝肾。
五迟五软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脉细数
查看详情 →
女,37岁,右胁肋疼痛1年,加重1个月。胁肋胀满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腹胀、少食、乏力。面色泛黄,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胁痛,肝气郁结。胁痛与肝经相关,肝气郁结,肝木克脾土,致腹胀、少食、乏力。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形体略瘦,腹软平坦,胁肋触痛。
胁痛肝气郁结脾虚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疲劳过度突发昏仆,神志呆钝,不能言语,右半身不用,大小便失禁,口角左歪。中医诊断为中风。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神志清,语言謇涩,口角左歪,左侧肢体半身不遂,肌张力减弱,肌力0级,浅感觉存在,深感觉及精细感觉消失。血压160/98mmHg,脑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增高,左侧为甚。
中风高血压肝阳上亢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右侧偏瘫1周,发病诱因与人争吵,主要症状包括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肢冷、抽搐、睡眠不好、胸闷心慌、气短、善叹息、饮食不好,兼有夜游症。舌质绛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痿证(癔病性瘫痪),证型为肝郁气滞型。
癔病性偏瘫肝郁气滞郁火痰热四肢废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偏瘫,失语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中风(脑出血后遗症)。证型中经络。病因病机为脑出血后遗。望诊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数。
中风脑出血后遗症肝阳上亢痰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腿无力、疼痛加重6天,病程半年。左腿肌肉萎缩,左小腿周径33cm,右小腿周径35cm,左足下垂,左膝腱反射消失,坐骨神经压痛阳性。双下肢肌电图示左侧腓总神经损害。中医诊断痿症。左腿肌肉萎缩,筋脉失养,肢体弛缓无力,伴有足下垂及坐骨神经压痛。
痿症腓总神经损伤肌肉萎缩足下垂
查看详情 →
男,40岁,头部痉挛性疼痛18年,右头后部痉挛性疼痛,发作时坐可缓解,躺加重,伴流泪喷嚏、眼充血、鼻塞、口干。舌苔白略腻,脉弦滑。病在少阳经,经络异常为少阳经,发作频率为五六天一次。既往诊断为枕大神经痛(颈椎病引起),检查结果太阳经无异常,脑核磁、颈片无异常。
头痛少阳经异常太阳经异常湿象
查看详情 →
女,45岁。全身游走性酸痛10余年,近三四年来加重,伴腰酸心悸、头晕眼花、胃纳不馨、嗳气泛恶、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薄白,中微剥。寸口脉沉细带数,太冲脉弦大,冲阳脉沉细,神阙有动悸,腹部弛缓。久病元气不足,气阴两亏,肝气郁结,木乘脾土,反侮肺金,中气虚陷,治节不行,气痹而厥。血不养肝,肝气横逆。肝木之邪渐平,脾胃之气稍振。太冲脉静,冲阳脉转强,神阙压痛渐减,精神转佳,惊惕得除,头昏眼花减,颈项牵掣舒。
气痹肝气郁结气阴两亏脾虚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发热2天伴咳嗽,右下肢软弱无力、不能站立。痿证,病因外邪犯肺,湿热内蕴,熏蒸阳明,流注经络,筋脉失养。舌红,苔薄白,脉细数。右下肢弛缓性麻痹,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消失。
小儿麻痹症湿热内蕴阳明受累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偏瘫和咳嗽气紧2月。形体壮盛,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语言不利,咯大量稀白痰涎,发热多汗,头昏微晕,疲乏纳差,睡眠差多梦,右侧肢体瘫痪呈拘挛状态。舌质暗,苔白厚,脉弦滑,血压170/95mmHg。中医诊断中风、咳喘。辨证脾虚肝旺,风阳挟痰浊上壅,脑络瘀滞。
中风后遗症肺气壅滞痰浊阻络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28岁,心烦急躁1个月余,伴头项及肢体颤动加重1d。郁病,气郁化火型。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热扰心神,火热灼津,阴虚动风。面色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数。心情烦躁、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失眠、健忘,头晕、心慌、呼吸急促、尿频、出汗多、口渴。
郁病气郁化火阴虚动风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胃壅滞,气机失调,湿热壅塞中焦。面色苍白,舌苔薄黄,脉沉弦,症状包括辗转不安、呕恶频作、右上腹疼痛拒按、腹肌紧张、体温升高、大便不通。
急性胰腺炎脾痹肝气郁结脾胃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半身肢体活动障碍1天。病程短。中医病名中风-中脏腑,证型阳闭证。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风火内旋、痰浊内滞。望诊颜脸红赤,舌黯红,苔白腻中黄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压偏高,时觉头目眩晕,发病突然,伴半身肢体运转功能障碍,言语对答不利,右侧偏瘫,二便失禁,神志澹漠。切诊脉弦滑数。
中风中脏腑阳闭证肝肾不足心肝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右侧大腿前外侧烧灼样痛伴麻木两月余。局部皮肤感觉减退,皮肤温度降低。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营卫气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络闭阻,气血失调,肌肤失于濡养。病位在右股外侧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中医诊断为皮痹,证型为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型。
股外侧皮痹营卫气虚风寒湿邪经络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脘部疼痛,按之痛甚,发紧发胀,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不能平卧,伴冷汗出,活动加剧,口苦,恶心,两胁胀痛牵及少腹,纳差,大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肝胃不和,冲气上逆,阴维内结。
胃脘痛肝胃不和冲气上逆阴维内结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身热肢痛、下肢瘫软、尿失禁、大便干结,病程自1986年起反复发作,共4次。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肾不足型。体征面黄体瘦,舌红无苔,脉细浮数尺弱。四肢无力,下肢不能伸屈,痛觉减退,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双侧阳性。
痿证肝肾不足外感表证
查看详情 →
男,42岁,右侧胁部胀痛2年,近一周加重,伴头晕、视物旋转、口苦。胁痛,肝胆郁热。胁部胀痛,头晕,视物旋转,口苦。腹部B超示重度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
胁痛肝胆郁热头晕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右侧腰腿痛月余,行走不便,屈伸不利,疼痛沿下肢后外侧串至足跟,咳嗽、喷嚏及用力抬腿时加重。形体壮实,表情痛苦,步态维艰,睡眠少寐,饮食纳差。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弦而紧。诊断为寒湿腰腿痛,属坐骨神经痛。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流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腰腿痛痹证寒湿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反复腹痛伴便血1个月。主症为腹痛、便血。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证型为热毒炽盛证。面色红色赤,舌淡暗、苔少,脉细数。身热,口干欲冷饮,情绪烦躁易怒,纳差,夜寐欠佳,尿少,大便干结。病因病机属热毒炽盛,阴液亏虚,虚热内扰。
内伤发热热毒炽盛阴虚生热湿热化毒
查看详情 →
男,52岁,左半身瘫痪,右上肢肌力2°,下肢肌力4°,内翻足,需搀扶行走。血压130/90毫米汞柱,脉弦,舌质澹,舌下静脉曲线,苔薄黄。中医辨证血瘀内结,阻滞络道。病程未明确提及。
中风偏瘫血瘀内结血脂偏高肌力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