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月经先后无定已年余。现病史包括经量时多时少,时有小块,乳房、胸胁胀闷疼痛,时叹气。舌淡、苔白,脉弦。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肝郁证。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月经异常、乳房胀痛、情绪症状。切诊脉弦。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5个月来月经先后无定,此次已40余日经水未至。现病史包括经量不多,色黯有块,少腹疼痛拒按,舌上有紫斑。脉涩。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血淤证。病因病机血瘀阻滞。望诊舌有紫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月经异常、经血颜色及块状、腹痛。切诊脉涩。
月经不调肝气郁结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4年。病程4年。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湿侵袭,胞络阻滞,经血瘀滞。望诊痛苦面容,弯腰扶腹,手足欠温。舌质淡,苔薄白。问诊腹痛难忍,月经量少色暗有块,头痛,周身乏力,食少纳呆。切诊脉象沉迟。
痛经寒凝胞宫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阵发性头晕2年余,加重3月。主症为头晕伴头胀痛,遇烦劳郁怒而加重,晨起口苦,纳呆,时有腹泻,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脉弦。中医诊断为眩晕病,证型为肝阳上亢,肝木乘土。病程2年余,病机与情志失调、肝阳上亢有关。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木乘土头晕
查看详情 →
张某,女,主诉呕吐日久不愈,影响食欲,日渐消瘦,骨瘦如柴,目光失神,两颧浮红,气促郑声,夜不寐而昼昏睡不醒,日进稀粥,欲呕不能,四肢逆冷,舌澹而瘦小,苔光滑无津,脉重按难寻。诊断为久病失治,阴阳俱损,命系垂危。病因病机为情志郁怒,久病失治,阴阳俱损。证型为阴阳俱损。
呕吐情志郁怒阴阳俱损命系垂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反复腹泻5年余,疲乏无力,腰膝酸冷,双腿发软,腹部饱满,大便溏泄,排出黏液样便,偶带脓血,日行2~3次。舌苔灰腻,舌质红绛,边有瘀点,脉沉弦而细。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痰瘀阻络。病程长,情绪变化或饮食不节为诱因。体征见腹部饱满,左下腹压痛,血压升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大便常规示潜血弱阳性。
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慢性结肠炎直肠息肉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皮疹时现时消半年,舌质淡、苔微白,脉细数。中医病名瘾疹,证型阴血不足,复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病机邪正交争,邪胜正衰。
瘾疹阴血不足风湿邪气风邪束表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阵发性抽搐1年,发作规律与月经相关。舌红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痫证,证属肝风夹痰,心神失养。
痫证肝风夹痰心神失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主诉头晕头痛,痛处发热,夜难入寐,梦多不实,烦躁疲乏,记忆力减退,口干溲黄,病程3个月。舌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水不涵木。头痛部位为两侧太阳穴及风池穴,症状以上午为重。病史中提及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肝阳上亢肝阴不足失眠
查看详情 →
女,64岁,眼周肌肉不自主抽搐反复发作1年,长期失眠,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风寒稽留,气血虚衰之面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面神经麻痹气血虚衰风寒稽留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色暗红,有瘀块,伴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16日未净。头晕、疲乏、手麻、纳呆、小腹空坠、腰酸腿软、四肢不温、下肢浮肿、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左弦细、右沉细弱。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气不摄血。辨证属脾肾阳虚,气不摄血。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沉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脾肾阳虚气不摄血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女,25岁,不食、不语、不动、眼不睁,持续半年。神志病,心脾两虚,跷督型。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目直视不转睛,牙关紧闭,形体消瘦,木僵状,二便不能自控,对光反射正常。
神志病心脾两虚跷督型心脾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腰背痛6年。病程长,症状包括嵴背痛、倦怠、背前倾、挺胸伸腰受限、背痛加剧、口渴不欲饮、头晕、纳差、大便欠畅、小便清频。精神萎顿,面色少华,脊背掣痛,脊棘状似竹节,舌绛苔少,脉细紧。中医诊断为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为脾肾阴阳两亏,气血不足,复受风寒湿邪覊留督脉。
痹证脾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乏力2月余。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气虚清阳不升、脾气虚弱、痰浊内阻、瘀血阻络。舌澹暗,苔白稍腻,脉沉细。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左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末端肌力1~级,左侧肢体痛、触觉减弱,左侧双划征(士)。胃纳欠佳,大便溏。
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舌澹暗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遗精、滑精1年余,加重3个月。病程迁延,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面色胱白无华,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遗精、滑精,证型为肾精亏耗、心肾不交。病机属肾精亏虚,心肾不交。
遗精滑精肾精亏耗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感冒后出现口歪眼斜、口禁不开、食水难进、四肢麻木、卧床不起、双耳失听、不能言语。中医诊断为中风不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邪气入络,经络阻滞。望诊见口眼歪斜,舌象未提。闻诊见言语不能。问诊见高烧后出现上述症状。切诊见脉象未提。
中风不语颜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损伤脑淤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头顶部偏右头皮发麻半年,伴头晕、耳低鸣、胸闷、心悸。体微胖,脾气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脑络痹,证属痰火郁结。病因多为痰湿郁结化火,情志不畅,肝火旺盛,痰郁经络,气血循环不畅。
脑络痹痰火郁结肝火旺盛痰郁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不孕伴多发性子宫肌瘤4年。月经周期28天,经行5天,色红量中等,夹血块,小腹胀痛。腰酸,口干,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而数。诊断为不孕症、癥瘕,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瘀阻胞脉,冲任失调。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大者3.7cm×3.5cm。
不孕症肝气郁结瘀阻胞脉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右足跟部疼痛不适2个月。体形偏瘦,踝关节及足背部肿胀,足跟压痛。舌体澹白,苔薄白,脉弱。诊断为跟痛症,证属脉络阻滞。病因病机为久伤劳损,太阳经脉气不足,脉络受阻。
跟痛症脉络阻滞气虚经气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产后半月发热发冷4天。体温39.9℃~40.04℃,脉细数,116次/分,面色苍白,体瘦、营养差。会阴裂伤I度,轻度疼痛。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5.5×10⁹/L,中性88%。中医辨证产后血虚,感受风寒。恶露淋漓不尽,产后出血较多,胎盘娩出不清,会阴撕裂未缝。
产后感染产后血虚风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双下肢瘫痪5个月,左上肢不能活动,双下肢弛缓性瘫痪,反射消失,肌肉萎缩,肌张力增高,左下肢肌力I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踝反射亢进,下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消失,引退反射双相反应,股上部及腹股沟触觉、痛觉减退,双膝以下皮温下降。舌淡夹青,苔薄黄,脉细涩。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骨断筋伤,督脉受损,瘀血凝聚,经筋失养。
外伤性截瘫痿证督脉受损瘀血凝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