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9岁。主诉心累、心悸,入夜加重,偶有鼻出血,大便略稀,食欲好,关节不痛。体胖,面色红光,唇红,舌尖略红,苔薄黄,脉滑数,律齐。血压150/48mmHg。中医诊断为心痹,证型为气阴两虚,风湿痹阻,夹瘀热阻滞。舌质略澹红,苔薄腻,右侧边缘剥苔,脉滑数。病机为气阴两虚,瘀热阻滞,风湿不明显。
气阴两虚心痹瘀热阻滞风湿痹阻
查看详情 →
1.5岁男童,腹泻久治不愈,面色青黄无华,形体消瘦,精神不振,毛发憔枯,两目无神,腹胀大微显青筋,腹泻一日数次,完谷不化,指纹紫淡。病机为久泻致脾胃损伤,纳化失调。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阴两虚久泻伤脾脾胃损伤纳化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6岁。胃脘胀满、吞咽困难月余。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数。证属热结肠胃,腑气不通。症见大便秘结,小便赤涩。二诊后胃脘胀痛减轻,大便通畅,小便转清,舌红少津。三诊后吞咽功能明显好转,胃脘舒,二便调,舌红苔薄黄微腻。四诊后胃纳二便调,舌红苔薄黄微腻。病程月余,病灶消失,长期未见复发。
气阴两虚食管癌胃炎肠化热结肠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伴胸痛3年。倦怠乏力,眠差多梦,大便干。面色少华,舌质暗澹,舌苔薄腻稍黄,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阴两虚,兼有痰瘀型。体征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气阴两虚胸痹痰瘀脾虚
查看详情 →
李某,男,9岁。心悸、胸闷半月,活动后加剧,偶有发热,纳差、乏力,夜寐不安。面色皖白少华,舌质澹,苔白,脉细数。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心气不足。
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心气不足湿毒内侵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要症状为咳血,痰中夹血,伴咳嗽、大便干结、夜卧不宁。病程自2007年11月起,持续至2012年9月。中医诊断为肺气阴虚,热盛伤阴。病因病机为肺气阴虚,热迫血行,脉络受损。望诊见面色红赤,舌红唇红,舌面有血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血、发热、大便干结、夜卧不宁。切诊见脉细数。
气阴两虚肺气阴虚热盛伤阴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劳累后加剧,伴胸中憋闷、心痛时作、心烦少寐、畏寒怕冷。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辨证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缓。
气阴两虚心悸心阳不振胸痹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胸闷、气短、头晕持续10个月,心前区不适,耳鸣,头晕,双目干涩,精神萎靡,食欲不佳,下肢无力,步履艰难。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多发性脑梗病史。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气阴两虚冠心病高血压脑梗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三多一少,体重减轻,口渴尿多,夜不能寐,月经停止。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肺肾气阴两虚,心肾不交,肾阴亏损。舌质澹红,苔薄白而干,脉弦细带数。形弱体瘦,饮食虽限量仍口渴尿多,焦虑失眠,月经停止5个月。
肺肾气阴两虚消渴肾阴亏损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女,63岁,阵发性心慌,胸闷1年余,加重20余天。胸痹心悸,眩晕,消渴。证属气阴两虚,肝经郁热。面色晦黄,舌质暗,舌尖红,舌苔薄腻,脉弦细滑结。心率80次/min,律不齐,血压130/56mmHg。左心增大,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性情急躁,易于郁怒,劳累过度,喜食咸甘,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
气阴两虚胸痹心悸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女23岁 神志不清 全身浮肿 面赤 发热不退 咳嗽白痰 气促 恶心 尿黄少 舌澹红 脉细数 尿蛋白(++) 慢性肾炎 水毒内蕴 感邪入肺 舌澹红 脉细数
气阴两虚慢性肾炎水毒内蕴肺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反复发热1年,低热,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20kg。精神差,消瘦,全身乏力,上腹部时有不适,或胀或痛,时有恶心,纳差,腰酸,午后低热,头晕,大便干。舌澹白,苔白,脉滑细。证属脾肾两虚,正气不足。二诊后舌澹红,苔少,脉细弱,证属气阴两虚夹气滞。三诊后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脾虚。四诊后脉细,证属气血不足。五诊后证属继续扶正培本。终诊出现黄疸,B超示肝内转移。
气阴两虚胰腺癌脾肾两虚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咳喘反复发作5年余,动则咳喘,不能平卧,饮食起居需人照顾。证见咽痒、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面色苍白,舌质红偏暗,苔微黄腻,脉细弦滑。既往有鼻炎病史10余年。中医诊断为咳喘,病机为痰浊壅肺,肺脾气虚,外感风热,肺失宣肃。四诊显示面色苍白,舌质红偏暗,苔微黄腻,脉细弦滑。
间质性肺炎肺脾气虚肺阴虚痰浊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1年,加重4个月。刻下症见胸痛胸闷,心慌乏力,气短太息,口渴多饮,口鼻干燥,腹胀便秘。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少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脾虚郁热型。望诊见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少津。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口渴多饮,腹胀便秘。切诊见脉弦细数。
气阴两虚胸痹心痛脾虚郁热血行瘀阻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发作性心慌、胸闷5个月余,伴有气短、烦躁、失眠、双足心热。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象弦细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气阴两虚,心脉不畅。病因病机为劳倦思虑,气血亏虚,心脉不畅,郁久生热,耗伤气阴。
气阴两虚心悸心脉不畅肝郁
查看详情 →
李某,女,70岁。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3年余,加重3天。心前区疼痛,轻微活动诱发,向左肩放射,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燥。面色紫黯,鼻尖耳尖紫,神疲倦怠,形体较瘦,舌质黯澹,舌体正常,舌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气阴两虚胸痹心痛血瘀证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白粘痰夹黄痰、头痛、纳食不香、动甚气短。病程较长,确诊为左上肺鳞癌伴胸腔积液及脑转移。面色萎黄,舌澹胖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肺积,证型为气阴两虚,痰浊壅盛,瘀毒内阻。
气阴两虚肺鳞癌痰浊壅盛瘀毒内阻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发作性心慌心悸、胸闷胸痛9年,加重20天。胸痹心悸,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自汗盗汗。心电图示下壁、外侧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早。年老体瘦,劳倦思虑过度,情志不和,气机紊乱,心脉瘀阻。
气阴两虚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反复发作胸闷心慌1年半,加重5天。刻下症见剧烈心前区疼痛,每日5~10次,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咽喉干燥。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乏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体征见血压120/70mmHg,心率70次/min,心电图示前、侧壁心肌缺血。
气阴两虚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胃病10余年,胃脘至脐下二指按之坚满,食后更甚,心下痞满,疲乏无力,纳食量少,口干食臭,大便干燥而细。舌质红,苔少津,脉弱细数。中医病名脾虚胃痞,证型脾虚胃痞,气阴两虚。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阴两伤。
气阴两虚胃下垂脾虚胃痞纳食减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