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男性,胁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神疲体弱,病程二年余。鼓胀,气滞血瘀兼肝胆湿热型。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数。腹部膨隆,肝肋下5cm,剑下7.0cm,质柔软,压痛明显。肝气郁结,血流不畅,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停聚,郁而化热。
鼓胀气滞血瘀肝胆湿热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腹胀、肠鸣、纳差、厌油、下肢肿、牙龈出血、失眠、头昏乏力、心前区隐痛、怕冷、大便不调。面色黯黄晦黑,唇黯红,舌绛黯红,苔黄厚腐腻,脉沉弦。中医病名鼓胀,证型湿热蕴结中下二焦,病因病机湿重于热,湿郁化热。望诊面色黯黄,舌绛黯红,苔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腹胀、纳差、厌油、失眠、怕冷、大便不调;切诊脉沉弦。
鼓胀肝硬化湿热蕴结肝脾肿大
查看详情 →
男,腹大如鼓,上腹部膨胀尤甚,胀甚而痛,尿少,大便质干量少。鼓胀,湿热蕴结,气机壅滞。舌质紫,脉滑,脉细。
鼓胀湿热蕴结气机壅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胸脘腹胁膨胀十余年,发病时间10年前,主要症状为胸胁脘腹膨胀,反复发作。舌澹苔白滑,中心微黄,脉弦缓。腹部检查肝质硬拒按,脾大平脐,腹水征(+),左胸及右胸有蜘蛛痣。中医诊断为鼓胀(水臌)。病因病机为血吸虫病晚期合并肝硬化腹水,属脾阳虚、水湿内停、气机阻滞。
鼓胀肝硬化腹水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周身水肿、腹胀半年,近期加重。面色晦暗,颜面及四肢水肿,腹胀,纳差,腹水,脉沉弦,舌苔薄白。中医诊断鼓胀,证属肝脾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脾失调,气血瘀阻,水湿内停。
鼓胀肝脾血瘀面色晦暗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腹部胀满伴腹水3个月余。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舌体肥大,苔白腻,脉弦滑。腹部胀大而软,有移动性浊音,腹围85cm。肝脾失调,气滞湿阻,脾虚为主。肝硬变合并腹水。肝区密集小波,可见分隔波,脾厚7cm,腹水少量。黄疸指数100μmol,血清白蛋白2.9g,球蛋白3.35g,麝香草酚20U·L-1以上。鼻及两颧部有蜘蛛痣,脾在胁下3cm,质硬。
鼓胀肝脾失调气滞湿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腹胀、腰酸乏力、尿少色黄。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鼓胀,证型为瘀血阻络、湿热交蒸,病因病机为黄疸日久,气血两衰,久病入络为瘀,湿热交蒸,运化失司。望诊见巩膜深度黄染,腹部隆起,青筋暴露,两下肢凹陷性浮肿。舌红边紫,苔黄腻。脉细弦,重取无力。
鼓胀湿热郁结气滞血瘀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男,59岁,血吸虫肝纤维化3年余,大便溏泄,粪中带暗红色血液,肛门作坠,1日更衣多次,脘腹膨胀,面黄无力神疲,舌淡苔白,两脉沉迟,证属鼓胀,中气已虚,脾阳不振,水瘀内阻
鼓胀脾胃虚弱脾阳不振水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大腹渐胀,食入更甚。舌苔薄腻,脉弦小而滑。中医病名鼓胀,证型肝旺脾弱,气滞湿阻。病因病机为虑其成鼓。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食入更甚,切诊见脉弦小而滑。
鼓胀肝旺脾弱气滞湿阻脾虚水湿停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腹胀,纳差,腹部渐大七八个月。慢性肝病史。腹胀,纳食少馨,时有泛恶,头晕,口燥,胸闷,右胁少舒,小溲少利,下肢凹陷性水肿,腰酸。腹部移动性浊音,脾大,腹围76cm。肝功能异常,尿蛋白,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食道静脉曲张。中医诊断鼓胀。证型肝脾失和,水湿滞留。舌苔薄腻,脉细滑。
鼓胀肝脾失和水湿滞留脾功能亢进
查看详情 →
男,50岁,发热、便下紫血,病程半年有余。鼓胀,病机为寒饮伏肺,肺气不宣,通调失司。苔白,脉弦。面色晦暗,腹部膨胀,脐突,青筋暴露,腹水征明显。咳喘,咯吐多量白色泡沫痰液。
鼓胀寒饮伏肺咳喘白苔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腹胀,胁下胀满,持续半年余。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腹大胀满,按之如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周身困重,畏寒,双下肢微肿,小便量少,大便稀溏。舌澹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鼓胀,寒湿困脾证。
鼓胀寒湿困脾
查看详情 →
男,62岁,脾大平脐,面色黧黑,体质羸瘦,肝掌,蜘蛛痣,手足心热,齿龈出血,鼻衄,腹胀纳少,大便1日一行,小便色黄,舌红、苔白厚,脉沉弦数,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
鼓胀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五十余,瘦长苍白。鼓胀如前,能行立,不耐久远。病程越十余年无恙。病因病机为寡居,血无所损。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鼓胀,长期无恙。脉象未提。中医病名为鼓胀,证型未明确。
鼓胀血气不损
查看详情 →
男,34岁,鼓胀悬饮半年余,腹部胀大,腹围89cm,肢肿胀,喘咳,溺少热痛,腰酸困痛,体温37.4℃。肝功异常,B超提示肝大、脾大、腹水(+++),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0~1个,胸透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诊断为鼓胀、悬饮,证属肝、肺、肾俱病,胸腹积水,虚实夹杂,正邪交错。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鼓胀悬饮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嗜酒伤中,食少,腹胀成鼓,小溲短少。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医病名为鼓胀,证型为脾虚湿袭。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湿邪内蕴,气机阻滞。望诊见腹胀,舌苔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腹胀、小溲短少、食少、疝气、频咳。切诊见脉濡小。
鼓胀脾虚湿袭疝气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间歇性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1年,加重1月。疲乏无力,大便稀溏,尿少色黄。舌质紫黯,脉细涩。腹胀大,叩之呈鼓音,腹壁有青筋暴露,脐实。中医诊断鼓胀,证型为肝脾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脾血瘀,气血水互结。
鼓胀肝脾血瘀腹水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胁痛、纳差、大便不通、精神委顿。中医病名鼓胀,证型湿毒久羁,气血瘀滞,肝脾损伤。面色晦滞,舌苔白腻,脉弦细。腹部膨而软,肝脾肋下扪及一指,有少量腹水。
鼓胀湿毒内蕴气血瘀滞肝脾损伤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患者主诉反复腹胀、双下肢浮肿1年伴乏力、身目尿黄10天。现症包括乏力、纳少、腹胀、身目黄染、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双下肢浮肿、小便量少色黄。查体见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实验室检查示HBsAg(+)、HBeAg(+)、HBcAb(+),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为鼓胀,辨证为湿热蕴结。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黄、脉弦数,腹水征阳性,皮肤巩膜黄染,双下肢水肿。
鼓胀肝硬化湿热蕴结湿热瘀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形弱瘦小,脉细濡。病鼓胀,大如箕,垂如囊,立则垂坠,遮拦两腿,有碍步履。腹皮宽缒已定。患者瘦长苍白,年五十余。病鼓胀如前,颇能行立,不耐久远。气病而血未病,产则血亦病,阴阳两虚。身中材颇肥,脉缓弱无力。恐由寡居,血无所损。
鼓胀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