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诉秋季气候燥旱,肺气失于肃降,兼有食滞、风邪外袭。右胁吸气引痛,发热肢凉,卧不安,咯痰沫,前见红少许,微欲呕,大便十余日未下,小溲少,少腹硬热。脉濡弦数,舌前红后灰积苔。证属三焦气机不利,肺胃失和,痰食互结。舌象红而不光,苔灰积,脉濡数。二诊脉濡细弱,弦数减退,仍乏力,鼻梁泛赤,口干微苦,咯灰痰,胸宇震痛,大便未下。三诊浮游之热时有,唾沫午夜为甚,脉濡数,积苔稍浮。四诊浮热已净,脉濡弱,舌淡,面容清亮,神思不宁,寐不安。五诊脉濡弱,浮热净,脐微痛,泄气而瘥。
肺气郁结胃阴不足三焦壅塞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女,47岁。胃脘痞胀,隐痛时发4年,加重半年。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饮食甚少,脘痛及两胁下,食后坠胀,晨起泛恶,夜不安寝。舌质偏澹,舌苔薄白,脉细而微弦。形体瘦长。病属胃下、胃脘痛,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运化不力,肝气乘侮。舌淡,脉细。
胃下垂脾胃气虚土虚木郁气滞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畏风寒,易感冒数年,近现口腔溃疡,时起时愈。脘腹作胀,呃逆不断。面色苍白,舌淡,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有齿痕,脉沉细。证属中州虚寒,卫外失固,虚火上炎。
畏风寒易感冒脾虚中阳不振
查看详情 →
男,29岁,胃病、腹胀2年,吞酸、嗳气、胃痛、腹胀、口干苦、吐酸水、食欲减退。中气不足、胃中虚寒。胃小弯在髂骨嵴联线下4cm,十二指肠壶腹部有0.5cm×0.5cm龛影。
胃病中气不足胃中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腹胀重坠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胃下(胃下垂)。证型脾阳不升。病因病机饱食伤脾,劳倦益虚,谷气不得升清,中焦元阳下陷。体弱肌薄,面色澹黄,苔白腻,脉沉缓,右关沉弱无力。
胃下垂脾阳不升中气下陷劳倦伤脾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胃部刺痛10日,胃脘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食后加剧。舌苔厚腻,脉滑实。饮食内停,脾胃受伤,运化无权,胃脘胀满疼痛。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脉滑实。
胃痛饮食内停脾胃受伤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腹胀1年。病程9年。中医病名胃缓(胃下垂),证型中气不足,肾气虚损。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肾气虚损。望诊面色黄,舌苔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饮食减少、食后饱满、嗳气、上腹部坠痛、大便时干时稀、疲乏无力、心慌。切诊脉迟无力,48/min,左不及右。
胃下垂中气不足肾气虚损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4个月,男性。主诉咳嗽,喉间痰鸣月余。既往有脑瘫病史,曾多次发生支气管肺炎。现症见厌食,大便干结色稍黑,小便稍黄。舌质红,苔白稍腻,指纹青紫,咽红。中医诊断为湿热咳嗽。病因病机为湿郁化热,湿热与外邪搏结,直犯上焦,蕴结于肺,肺失宣降。
湿热蕴肺脾虚湿滞肺失宣降肺热痰壅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胃脘痞闷胀痛,伴背部喜捶、嗳气泛恶、口苦、纳呆、食后脘痛加重、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大便微溏。舌质淡,苔黄白腻,脉沉滑。证属脾虚,湿热内郁,交阻中焦,正虚挟邪。
胃痛反复脾虚湿热中焦阻滞嗳气泛恶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胃痛1年余,腹胀泛酸6个月余,伴胃脘痛、嘈杂、腹胀连及胁背、烧心、呕逆、泛吐酸水、大便初干后溏、心烦易怒。面色澹黄,体弱肌薄,舌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型胃痛,病因为情志不畅、食生冷,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胃窦炎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产后无乳13天。病程13天。中医病名产后无乳。证型肝郁气滞,中气不足。病因病机肝郁气滞,中气不足。舌苔白厚腻。脉弦细而数,脉搏90次/分钟。腹部中脘、下脘、左天枢穴处有明显压痛。乳房不饱满,无压痛。
产后无乳肝郁气滞中气不足舌苔白厚腻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反复发热伴干咳4天。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神疲乏力,面色稍红,咽部充血,舌质澹,苔白乏津,脉浮数,指纹青紫。证属肺热壅盛,风寒侵袭入里化热。咳嗽偶作,时咯黄稠痰,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微滑。
肺热壅盛余邪未尽肺失肃降食停气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少腹痛8年,伴腰尻酸痛,两髀枢筋掣,动辄尤甚,临经腹痛,带下深黄,乳房发胀,食欲缺乏,睡眠梦扰频繁,头痛或时眩晕,四肢乏力,面色不华。舌苔薄黄,脉细,尺脉无力,太溪、太冲两脉隐约不显。诊断为脾肾两亏,肝气横逆,冲任失调,木盛侮土,日久中气不振。舌质红,脉弦数,诊断为肝肾两亏,木郁脾倦,中土失运,气滞厥阴之分。舌质红,脉弦数,诊断为肝木侮土,当疏肝理气,佐以和中。舌质红,脉弦数,诊断为肝气郁结,中气不伸,气结冲任,多年不解。舌澹白,脉沉细,诊断为阴道坠痛,腰及少腹隐痛,白带减少。气虚湿滞。
少腹痛腰尻酸痛带下深黄木郁脾倦
查看详情 →
患者四十余岁,噎膈,进食后呕吐,上下不通,疼痛剧烈,病程十余日。舌象、面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结证,属噎膈病,证型未明确。症状包括进食后呕吐、剧烈疼痛、上下不通。病史提示长期未愈。
噎膈食积便秘痢疾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月经周期不定,经行腹痛10年,经量少,色黑有块,经前腹部憋胀酸痛。形体中等,面色发青,舌青紫,苔薄白,脉沉涩而弦。诊断为痛经,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成积。
痛经肝郁气滞血瘀成积积块疼痛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患者,主诉胃隐痛、中下脘按痛、胃脘水响、恶心、干哕、大便干、小便后少腹痛。舌红苔白,脉沉弦。病史提示因食槐花引起。中医诊断为胃留饮,病机为水饮内停。四诊显示舌红、苔白、脉沉弦。
胃痛留饮苔白脉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8岁。主诉入睡困难3年,加重1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寐、神疲乏力、自汗、纳差、四肢沉重。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脉缓弱。中医诊断不寐,证型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心神失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病程3年,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乏力、自汗、纳差。切诊见脉缓弱。
不寐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月经错后,两月来潮一次。病程一年,经前小腹坠胀,腹胀纳差怕冷,腰部酸困,经后症状缓解。舌苔白根腻,脉沉细涩带弦。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证型脾肾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伴肝郁寒凝。
月经后期脾肾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7岁患儿腹渐隆起,不思饮食,突发腹痛,茶水不入,两便难行,双目突出,气息紧迫。手足厥冷如冰,脉息微微欲绝。腹中微响,泻出许多臭粪,腹消气平。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饮食失调,久伤脾阳,内寒气滞,食聚上焦,下脘不畅。
肠炎腹膜炎脾阳虚内寒
查看详情 →
患者无汗,疟疾发作,大衄不止。风温暑热合而为疟,营中扰乱,血行清道。神气昏倦。肺气郁痹,治节不行,气机上下皆阻,二便阻闭,气升呃逆。飞门至魄门皆阻。
疟疾风温暑热肺气郁痹血行清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