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性,左前臂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左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跌倒左手撑地,暴力传导致尺骨骨折,桡骨头脱出,气血瘀滞,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舌澹红,苔薄白,脉弦。
尺骨骨折桡骨头脱位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个月,男性。主诉为发热后失语,病程年余。中医病名为肾怯失音,证型为肾虚。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不能上接于阳。舌脉无明显异常。手足心热,盗汗,步态不稳,不能久立。听力正常,视力畏明,能听懂语言。
肾怯失音肾阴虚阴虚盗汗肾虚主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心悸、胸闷、短气,持续一周余。中医诊断心悸,辨证心气阴虚兼血瘀。舌象澹苔白,脉象结代。
心悸心气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臌胀水势不甚,腹围稍大。中医病名臌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腹围稍大。切诊未提及。
臌胀脾虚气短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双膝关节肿胀疼痛2年余,活动不利,右膝浮髌试验阳性,X线示双膝骨质增生,舌红苔腻,脉濡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痛发热型,瘀湿交阻,久而化热。面色正常,舌红苔腻,脉濡缓。双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屈伸受限,肤温略高。血沉、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正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痛发热型肝肾不足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55岁,两下肢麻木、浮肿,不耐久坐,活动后气急,腹胀。大便溏而不爽,尿少而黄,微混浊。脉濡小,舌苔薄黄而腻。中医诊断脚气病,病机为水湿潴留,脾肾不足。
脚气病脾肾不足水湿潴留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头痛反复10余年,额顶部疼痛重压感持续不解,痛甚牵及双侧太阳穴。夜寐不佳,多梦,平素脾气较急,易焦虑。月经周期不准,经量少、色暗,经前有乳房胀痛及少腹隐痛。舌澹暗,舌底脉络迂曲,苔薄白。脉细小弦。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肝郁气滞,瘀血阻络。
紧张性头痛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患者,主诉风湿性关节炎,腰腿关节痛,行走无力,手指关节痛,每隔五六天阵发性剧痛,咽喉干燥,大便秘结,脉细数。中医病名风湿性关节炎,证型肝肾阴血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血不足以养筋骨而外邪留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脉细数。
风湿性关节炎肝肾阴虚筋骨失养外邪留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妊娠6月余。肢面浮肿,按之凹陷,腹部胀大,体重增加迅速,腹围几近足月妊娠。身体重困,胸膈胀满,呕恶不纳,心悸气促,动辄气喘,小便短少。中医诊断妊娠肿胀。辨证脾胃湿盛,胞中蓄水。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缓。
妊娠肿胀脾胃湿盛胞中蓄水水湿停留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 主诉口腔溃疡伴咽喉溃疡 牙耳阵发性疼痛 恶心 胃脘痛 小便黄 月经不调 血块色黑红 腹痛 脉沉细数无力 右关弦急 舌红无苔 诊断为口腔溃疡 辨证为阴虚液少 虚热上犯 二诊见口干减 食纳可 腰酸痛 头晕 恶心 脉右沉缓有力 左沉细稍弱 舌红无苔 三诊溃疡愈 精神食纳好 头晕痛腰痛减 口干思饮 脉沉弦缓 舌正无苔 四诊尚有头痛头晕 疲倦乏力 脉右浮滑 左浮弦
口腔溃疡阴虚脾热
查看详情 →
1岁半男童,囟门未合,头大,额顶青脉暴露,智力迟钝,项软头不能抬,手软不能握,足软不能立,指纹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软。先天禀赋薄弱,肾中精气不足,发育迟缓,囟门不能如期而闭,手足软弱无力。
囟门未合头大肾精不足发育迟缓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压榨痛,放射至双上臂,伴冷汗,面色苍灰。病程较短,突发症状。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虚,痰瘀闭阻。望诊面色苍白,舌有裂纹,质嫩有瘀点,苔白滑。闻诊无特殊。问诊有眼底动脉硬化、胆固醇高、溃疡病史。切诊脉缓滑。二诊脉微弱,舌黯滞有瘀点,苔灰白。四诊脉弦数,舌质尚黯,苔厚浊。恢复期脉缓,舌质红润,仍有裂纹,苔薄白。
心阳虚痰瘀闭阻心肌梗死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小溲不畅或涩痛,低热不退,头目眩晕,记忆力下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舌质稍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
前列腺炎湿热内蕴小便涩痛小溲黄赤
查看详情 →
女,59岁,慢性肾炎,气短眩晕,小便余沥,精神倦怠,病程多年。肾阳亏损,水肿。脉虚弱沉微,血压180/115毫米汞柱。面色晦暗,舌淡胖,苔白滑。问诊见精神倦怠,病史较长。切诊脉虚弱沉微。
慢性肾炎肾阳亏损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五旬,女性。主要症状为月经紊乱,经期出现恶冷鼻阻、关节酸疼、身困体沉、面目及肢体轻度浮肿、手指木胀难以握拳,小便次数正常但尿量略少。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证。脉象沉弱、两尺独涩,舌象薄白微腻。病机为肾气衰退、冲任亏虚、天癸欲竭,导致脾肾功能失调,寒湿内生,气血失衡。
月经紊乱脾肾两虚关节酸疼面目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个关节肿痛,累及双肩、双腕、近指、掌指及双踝关节,晨僵,手指屈伸不利,双踝肿胀明显,伴口干喜饮、口苦、寐差。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望诊见舌质红,少苔,色黄;切诊见脉细数。
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湿热痹阻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腰背疼痛,转侧不利,病程四年。中医病名:腰椎骨质增生。证型:肾虚骨弱,湿重于热。病因病机:肾虚骨弱,湿邪内蕴。舌澹红、苔微黄腻。脉弦细。
腰椎骨质增生肾虚骨弱湿重于热根性坐骨神经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心悸、胸闷、气促一年余。二尖瓣面容,口唇青紫,声音嘶哑,胸部满闷,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消瘦。舌质紫暗苔薄腻,脉沉细结代。辨证为心痹(心气血阴阳皆虚),病因为风寒湿之邪干犯于心,心气不足,血瘀脉络,心阳受损。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慢性心衰。症状包括心律不齐,房颤,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收缩期杂音Ⅲ级,舒张期杂音Ⅱ级,P2>A2,主动脉瓣Ⅱ级舒张期杂音。病程一年余。
心悸胸闷气促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汗出偏阻,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肝阳有余、胃阴不足,病因病机为稠痰浊火扰动于中,壅滞于外。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汗出偏阻、痰升遗溺、眼邪视,切诊提及脉来不柔,时自歇止。
肝阳有余胃阴不足痰火扰动虚火妄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皮肤阵发性瘙痒,抓后起红斑,早晚及冬季夜半加重。病程近十年。中医病名:皮肤划痕症。证型:心脾两虚,卫气不固。舌质澹,苔白。脉缓。躯干四肢散布抓痕血痂,皮肤划痕征阳性。自觉乏力、纳差、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健忘怔忡、心悸盗汗。
皮肤瘙痒心脾两虚卫气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