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头晕、呕恶,病程近1年。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缓。证型为水湿上凌。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水湿上凌。望诊见舌淡,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呕恶、胃脘不适、饮食不振。切诊见脉沉缓。
脑积水水湿上凌脾虚痰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便秘十余年,近1年加重,需泻药方能排便,初硬后软,便后腹中不适,伴咳嗽、气短、乏力。面色苍老不泽,舌质澹红而嫩,苔少,脉弦少力,三五不调。中医诊断为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脾肺气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不能濡润大肠。
便秘血虚气弱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反复咳喘20余年,再作半月。症见咳嗽气促,动则为甚,咳痰色白清稀如泡沫状,量多,怕冷肢倦,背痛腰酸,胸闷,下肢微肿。面色黧黑,口唇舌脉瘀紫,舌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证属痰饮内伏,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气机壅塞。病机为宿饮内伏,外感风寒,肺失宣降,痰饮上逆。望诊见面色黧黑,舌象瘀紫,苔白腻。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见咳痰量多,怕冷肢倦,胸闷,下肢微肿。切诊见脉弦滑。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痰饮内伏风寒外搏肺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5岁,右眼红痛、流泪怕光,视物不清12天。右眼病毒性角膜溃疡(花翳白陷)。右眼睫状压痛(+),混合充血(+++),角膜地图状溃疡,前房积脓,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舌红,苔微黄,脉弦带滑。病因病机属内热炽盛,火热上攻清窍。
病毒性角膜溃疡实热上攻肝胆火炽肺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发热20日。体温37.9℃,自觉发热头痛,头重如裹,周身困重,身热呕恶,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濡。中医诊断湿温,证属湿热弥漫三焦,食湿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
湿温湿热弥漫三焦食湿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病程自1975年起。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劳累或精神刺激后加重,伴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自觉症状包括头晕眼花、心烦易怒、头重足轻、口干微苦、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辨证属阴虚火旺,心火亢奋,肾水不济。
高血压阴虚火旺心火亢奋肾水不济
查看详情 →
52岁 男性 发热 自汗 胸闷 心烦 口渴 小便黄赤 大便软而不畅 舌苔湿腻灰黄 粘指 脉迟缓 湿温 湿温伤寒 湿邪未化燥 邪气渐重
湿温伤寒湿邪未化邪气渐重谵语神煳
查看详情 →
2月男婴 发热 腹满 下利 症见四肢抽搐 神志不清 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舌象未见描述 脉象未见描述 腹胀满 腹泻水样 体温升高 病程短 病因病机未明确 中医病名未明确 证型未明确
发热腹满腹泻心下痞硬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咳嗽20余天,咳时腰背相引而痛,咳痰涎,痰白黏易咯,咳嗽时遗尿,胸脘满闷,胃纳不佳,心慌,口不渴,形体消瘦,面色清癯,下眼泡浮肿,声息气短,微有痰声。舌苔白腻,脉象沉细,手足不温。中医诊断膀胱咳,辨证肾咳未愈,膀胱受之,以致咳而遗溺。
膀胱咳肾咳肺气虚遗尿
查看详情 →
患儿9岁8个月,反复咳喘哮鸣一年半,再发5天。咳喘哮鸣,发热,喘促鼻煽,痰多色黄,喷嚏鼻痒。舌质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为哮喘,辨证为热哮。病因病机为表邪化热,引动伏痰,痰热相结,阻于气道,壅遏于肺。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反复咳喘,脉数。
哮喘热哮痰热壅肺表邪化热
查看详情 →
57岁 腹满 少腹旁板硬疼痛 口不渴饮 小溺不黄 沉细脉 少腹厥阴中寒 腹为太阴 脐为少阴 少腹为厥阴 寒客厥阴 厥气横逆 青皮 元胡 小茴香 香附 泄厥气 祛寒邪
腹满少腹痛寒客厥阴木失条达厥气横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肩背部疼痛4年,症状包括背部酸痛或胀痛,遇天气变化或夜间加重,卧时尤甚,需穿厚衣、放热水袋方能入睡,伴胸闷心痛,颈部僵直不适,左肩疼痛难举,四肢冰凉,面色皖白。舌质澹,脉沉弦。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衰,寒滞经脉。
背肌筋膜炎心肾阳衰寒滞经脉四肢冰凉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1年。胸闷劳累后加重,伴心慌、气短,偶发胸部隐痛,食纳稍差,全身乏力,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而胖,苔黄腻,脉弦缓。血压18.7/13.3kPa(140/100mmHg)。总胆固醇6.42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3mmol/L,低密度脂蛋白40mmol/L。动态心电图示前侧壁、下壁心肌缺血。辨证为痰热与瘀血互结,兼见气虚。
胸痹痰热瘀血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为两月前行引产术后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尤以下肢为甚。病程约两月。中医病名为痹证,证型为阳虚寒凝、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复因引产,风寒湿邪侵袭,闭阻气血。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黄腻,后转为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风、疲乏倦怠、纳差、口干口渴、小便黄。切诊见脉沉细。
痹证气血不足肾阳亏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恶寒发热,汗出不彻,下利腹满,舌苔白腻,脉象沉紧,病程未明。中医病名为感冒,证型属凉风犯表,生冷伤中,营卫不和,脾失运化。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恶寒发热、汗出不彻、下利腹满,切诊脉象沉紧。
感冒凉风犯表生冷伤中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身热八天,汗出略畅,三日未大便,胸闷不舒,头胀骨楚,小溲溷赤,口干渐欲饮。伏邪湿热蕴蒸,湿遏热伏。气机不得宣通,湿包热外,热处湿中。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濡数。声音低微,口气秽浊。胸闷、头胀、骨楚、小溲溷赤、口干欲饮。脉濡数。
湿温病湿热蕴蒸便秘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胆结石行胆囊摘除术后6年余,日下神疲肢软乏力,夜寐梦扰不谧,早醒,口干口苦,纳食不多,大便以往易溏,目前尚成形。舌淡红,黄薄苔,脉弦缓。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肝郁日久化火,扰动心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二诊见脉缓弱,舌胖澹苔薄白,仍口苦口干,睡眠不好。三诊见睡眠改善,饮食调,咽喉不适,口干,胃脘空虚感,尿黄,脉右弦,左沉细缓,舌苔薄白。
胆囊摘除术后肝郁脾虚证口干口苦睡眠不好
查看详情 →
杨某,75岁,主诉咳喘痰鸣,遇寒加重,咳痰色白多沫,怕冷,胸背冷甚,舌苔薄黄微腻,舌质暗紫,脉细滑,间有不调。中医病名陈寒伏饮,证型肺失宣畅。望诊舌质暗紫,苔薄黄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咳痰色白多沫,怕冷,胸背冷甚。切诊脉细滑,间有不调。
咳喘痰鸣陈寒伏饮肺失宣畅肺寒久咳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肠伤寒病史,舌苔前半部尽黑,后半部白腻,呈“W”状分隔,脉稍数,消瘦,纳食少馨,口干思饮,小便偶黄,左腹疼痛。证型为虚热日久,气阴耗损,湿浊上泛。
肠伤寒气阴耗损伤湿浊上泛
查看详情 →
男,46岁。主诉右腰拘急疼痛,有灼热感,站立时依靠左下肢支撑,右足跟不能落地,睡时身转健侧,右腿不能受压。病程五年。中医诊断证属太阳循经,热结阳明,淤血内搏,经络滞而不通。舌质暗红,边有淤点,苔黄而燥,脉沉紧。现病史见右臀部肿痛,沿大腿后侧放射至胭窝,足心灼热,足背发麻,腰酸背胀,口苦咽干,大便不爽。既往史有五年前腰部扭伤。
腰痛淤血热结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