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经期第1~2天头顶疼痛近1年,月经周期25天,经期7天,经量多,经色有血块,带下色黄,面部多痤疮,放置节育环,高血压病史,血压临界维持状态。肝火上炎,病因病机为肝火上炎。舌澹红,苔薄白,脉细。
经期头痛肝火上炎口苦龈肿
查看详情 →
患者纵饮无度,嗜食瓜果,泄泻频繁,自中夜至黎明洞下二十余次。六脉俱浮。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浮,主表邪,寒湿困脾,升降失司,下利作矣。风干胃肠,表邪干于胃肠,致泄泻。
泄泻风邪胃气下陷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腰痛,小便已阴疼,阴中灼热,尿色清白,夏月病情加重,冬令减轻,晨起口苦,神疲肢倦,手足冷,寐少梦多,易感冒,鼻塞,月经量少色澹,白带多。慢性肾盂肾炎。肾虚夹湿,脾肾两虚,湿热下注。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声音低微,口气微浊。问诊提示病程较长,症状反复。脉沉细。
慢性肾盂肾炎肾虚阴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体质素弱,麻疹后低热不退,复感风寒,冷热交作,四肢及周身关节掣痛难忍。病程近两年。中医诊断为虚痹。病机为病久失调,汗多津伤,营阴渐耗,筋脉失养,营卫不和,血虚气夺,风湿相搏,络脉阻滞。望诊见骨瘦如柴,肌肉萎缩,指膝关节变形,肌肤瘙痒。舌腻味腥,苔白微黄,脉细而涩。不思饮食,小便时黄,大便隔日一行,已近两年未来月经。
气阴两虚风湿痹阻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病程1个月。原发性高血压病及脑动脉硬化症史。嗜睡、神疲懒言、动则自汗、畏寒喜暖、手足欠温、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质淡体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型为脾肾阳虚。
嗜睡神疲懒言动则自汗畏寒喜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腹泻一周,大便稀薄,肠鸣音亢进,无腹痛。临床表现包括口干苦、胃口差、嗳气、两胁轻微作痛。脉弦滑,舌苔薄腻。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病机为肝气郁结,影响脾脏运化功能,导致泄泻。
腹泻肝郁脾虚肝气郁结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突发水肿2天。主症为头面及全身水肿,皮肤紧绷光亮,伴恶寒发热、身体困重、小便短赤、大便2日未解。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风水。病因病机为肺卫不固,感受风寒,宣降失职,水邪泛滥,内伤寒饮,内外合邪。
内伤寒饮风水相搏肺卫不固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儿4岁,主诉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喷嚏、纳呆食减。舌苔白,脉浮弦紧。证型为痰饮蕴肺,风寒外客。病程1周。二诊时脉沉弦,证型转为邪入少阳,痰饮蕴肺。
咳嗽痰饮蕴肺风寒外客表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咳嗽20余日,加重伴胸痛5日。形体羸瘦,面白少华,咳嗽频作,咳引胸背作痛,痰黄难咯,咽痛,口干,自汗、盗汗,寐差,纳食不香。舌黯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气阴两虚,痰热蕴肺。
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气阴两虚痰热蕴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感冒2天,右头痛。无精神,两手逆冷,无汗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虚寒表证。病因病机属外感风寒,阳气不足,寒邪侵袭。
感冒右头痛虚寒表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头痛时作数年,此次持续3日,痛从前额连及巅顶,痛剧时呕吐清涎白沫。舌质偏澹,苔薄白,脉细缓,有高血压病史。中医诊断为阳明中寒,厥阴独胜,肝郁挟胃蚀上扰清窍。病机为阳明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肝胃虚寒,浊阴上扰清窍。
高血压肝郁胃寒浊阴上逆
查看详情 →
男,65岁,胸闷气急不得平卧,病程10余年,反复发作,劳累复感风寒诱发。端坐呼吸,张口抬肩,呼吸费力,两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舌淡苔白,脉滑数。素体正气虚,卫气不固,风寒袭肺,肺失宣肃,属哮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肺气上逆。
哮证肺失宣肃痰湿阻肺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主诉咳逆喘息、动则尤甚、头痛恶寒,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咳喘,证型为伤寒兼水饮。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望诊见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逆喘息、动则尤甚、头痛恶寒。切诊脉象浮紧。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水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身热20余日,体温最高达38.5℃,时微恶寒,胁痛,口苦,小便黄少。舌微红,苔略腻,脉弦略数。中医病名属湿热证,证型为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遏热郁,三焦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上炎。望诊见舌微红,苔略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身热、恶寒、胁痛、口苦、小便黄少。切诊见脉弦略数。
身热胁痛口苦小便黄少
查看详情 →
男,45岁,心悸伴胸前区不适半年,加重1周,口干舌燥,虚烦不眠,口舌生疮,惊悸多梦。阴血亏虚、阴虚内热。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明确,心音低钝,心率不齐,频发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不足。
心悸阴血亏虚虚烦不眠口干舌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要症状为上下肢麻木冰冷,尤以下肢脚心为甚,不知痛痒,饮食减少,体重下降。病程一年,初因外伤引发,病情渐进性加重,下肢症状显著。脉细弦而缓。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外伤及长期不愈。中医病名为周围神经炎,证型属阳气不足、肝经血脉不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肝经血脉不畅,肾阳虚,卫气虚。四诊信息包括脉细弦而缓,症状描述包括麻木冰冷、不知痛痒、胃纳差、疲倦嗜睡、大便异常。
周围神经炎阳气不足肝经血瘀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头痛欲吐,周身痛如跳脓状,病程约四五天。中医病名为瘟疫,证型为邪入膜原。病因病机为脱衣受凉、外出淋雨,导致风寒侵表,邪从太阳转入少阳。望诊见表情痛苦,舌质澹,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倦困乏力,头痛身痛,不寐,欲吐,恶寒发热,寒热往来,日晡发热益甚。切诊见尺肤热,体温38.5℃,脉不浮不沉而数。
瘟疫邪入膜原风寒侵表邪入少阳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为宿有痰饮,每届入冬即咳嗽吐痰,胸闷气短。病程两月。中医诊断为痰饮、夜游症。辨证为宿有痰饮,肺失宣降,痰浊壅塞,迷走心窍,扰乱神明,心气不敛,阳不入阴,痰气浮动致夜游。现病史示咳吐白痰,胸闷气短,背冷,大便溏滞,舌红苔白,脉弦滑。望诊见舌红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咳痰、胸闷、背冷、大便溏滞,切诊见脉弦滑。
痰饮夜游症脾虚痰阻心窍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发热5天,低热午后加重,伴头晕微痛、鼻塞、流涕、偶咳痰少。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受凉史,症状包括发热、头晕、头痛、鼻塞、流涕、咳嗽。脉象未提。中医诊断为感冒,辨证为太阳少阳,两感于寒。
感冒风寒外袭寒热往来太阳少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为恶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为外感表证,证型为中虚里寒兼表邪未解,病因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中阳。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发热、头晕头痛、身痛自汗、心悸气短、口淡不渴、小便短少。切诊见脉缓无力。
急性胃肠炎中虚里寒表邪未解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