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足牵引,肉胸胀,低头视下,肘膝相构。阳明痉症。湿热之气复感风邪,湿邪混杂。面色不详,舌象不详。声音不详,气味不详。病程不详。脉象不详。病机为湿邪入胃,热以济热,风入于胃变为热,湿邪混杂,胃中燥热。中医病名为痉症,证型未明确提及。
阳明痉症湿热夹风肉胸胀痛手足牵引
查看详情 →
患者体温39℃,面红壮热,口渴欲冷饮,苔光舌绛,脉洪数。左大腿漫肿,心率快,呼吸音粗,肝脾肿大。白细胞140.0×10⁹/L,早幼粒细胞占75%,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占85%。辨证为阳明病经证,半阴半阳证之流注。
急性白血病阳明病经证半阴半阳证白细胞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尿急尿频1月,伴双手肿胀。现症见尿频尿急,双手肿胀,自汗,易感冒,口苦,口渴,喜饮,纳差,腹胀,腰困痛,大便干,小便频数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数。中医诊断血淋,病机为湿热下注膀胱。望诊见舌红,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口苦、口渴、纳差、腹胀、腰困,切诊见脉沉细数。
血淋湿热下注里热少阳证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高热持续月余,体温39~40℃。湿温日久,化燥入营,伤津劫液。精神萎靡,时有谵语,高热无汗,形瘦肤焦,时有咳嗽,腹胀,大便带血。舌质红绛,燥而无津,光而无苔,尖有芒刺。脉弦细数。
肠伤寒湿温化燥营分热盛伤津劫液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男性,主诉颜面、双下肢浮肿,伴少腹胀满,饮水或直立时坠胀加重,平卧时减轻,纳食差。舌质淡暗,苔黄微腻,脉浮数有力。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湿瘀互结,蓄于下焦。病因病机为湿蕴下焦,瘀热互结,津液疏布失司。
水肿湿瘀互结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食道癌术后13月,反复发热2个月。间中发热,汗出,少气乏力,恶心呕吐,心烦,口干欲饮,胃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气阴两伤,津液亏少。外感风寒,误用辛温发汗,内热稽留,伤阴耗气。肺气受损,脾胃运化失常,形体瘦削,营养差。
食道癌术后气阴两伤津液亏少肺气受损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患者,主诉颈项强痛、脊柱侧弯、转侧困难、左肩背沉痛、四肢无力、左下肢肌萎缩、双下肢麻木、左腿电击样阵痛。面色皖白无华,气怯神倦,头目昏眩,瑟缩畏寒,脉沉迟细涩,舌淡胖有齿痕。中医诊断为骨瘤(脊髓神经胶质瘤)。病因为正气先虚,痰湿内生,寒伤督脉,真阳失运,浊阴僭居阳位,湿痰死血深伏督脉。
脊髓神经胶质瘤督脉伏寒奇经八脉病变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咳喘痰稀,时轻时重,病程8年,喘咳渐重,喉间哮鸣,入夜更甚,呼吸急促,咳痰少稀,面色晦滞。寒痰束肺哮喘。证型属寒痰束肺。脉细稍滑,舌质澹,苔白湿滑。
哮喘寒痰束肺痰稀喉间哮鸣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尿频、排尿困难3个月余,1周前因受风着凉突发尿闭,小腹胀痛。前列腺肿大5.6cm×4.5cm,直肠指诊前列腺胀大如鸭蛋,有明显压痛,尿检红细胞满视野。中医诊断为肾气不足,湿热蕴结下焦之癃闭。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小腹会阴处坠胀,口干欲饮,饮食不馨,大便干结。
癃闭肾气不足湿热蕴结小腹胀痛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岁半。主诉易感冒及上火,遇风或阳光照射后易起皮疹。现症咳嗽,流涕,咯痰色黄,大便偏干,皮肤潮红或风团。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咳嗽,瘾疹。辨证营卫虚弱,痰热阻肺。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弦。
过敏性咳嗽瘾疹营卫虚弱痰热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咳嗽1个月,近4天复感风寒,咳嗽加剧,早晚明显,吐白黏痰,恶寒少汗,胸中满闷,口干。舌质红,苔边白中黄滑较厚,脉浮滑数。辨证为肺郁痰热,复感风寒。
咳嗽痰热伏肺风寒外袭肺气壅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3日。主要症状为胸闷气塞、心前区胀痛、呃逆不止、腹胀便秘。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而胖润,苔白腻滑,脉阳微阴弦。中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心阳虚损,脾肾阳虚致升降失调,气不纳而大便不利。
冠心病心阳虚脾肾阳虚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少腹胀满,小便频数。病程1月。中医病名蓄水证。证型气化失司。病因病机膀胱蓄水,影响气化。舌淡,苔薄滑。脉细而缓。
蓄水证气化失司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主诉形寒内热,无汗,口渴,欲呕,骨痛,咳嗽,咳痰白黏,便闭,溲少。脉沉数,舌质红,苔黄腻。诊断为伤寒夹食,少阳阳明证。邪热蕴伏,表证未解,里证尤急。症状包括内热外达,目赤,有汗,咳嗽,咳痰白黏,溲长而赤,骨痛,口渴欲呕,壮热,汗出甚畅,痰清化,热减,咳瘥,口干,耳鸣,溲仍赤长,咳痰胶黏,气逆。舌红,苔灰,苔薄黄。脉软、缓、滑。
伤寒夹食少阳阳明证邪热蕴伏表证未解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腹痛喜按,心悸少寐,恶寒泛清,大便难。舌质澹,苔薄,脉虚细而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阴阳两虚,肝脾不调。病机为气血虚损,肝脾失调。
气血虚肝脾不调心悸少寐腹痛喜按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形体偏胖,两目有神,多言善动。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弦滑。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秘结。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瘀血阻滞,病因病机为瘀血内停。
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善动便秘瘀血
查看详情 →
男,40岁,荨麻疹病史2年,加重半年,每天晨起至午后3点风团偶发,其余时间持续存在,舌略暗,尖红,苔薄白,脉沉略少力,邪在太阳,表郁轻证,辨证为太阳病,风邪稽留,营卫不和,症状时间规律性,上午9点至下午3点病情最轻,符合太阳病欲解时,考虑表气郁闭,营卫不和,风邪在表。
荨麻疹风邪在表营卫不和表气郁闭
查看详情 →
高女 寒热 头身俱痛 病程未明 湿温 肝风内动 脉伏 面色未提 舌干无津 舌上津回 滑白苔 胸痞 身痛
湿温病肝风内动抽搐昏迷吐泻不止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消化不良伴脓血便,病程较短。舌苔黑润,脉细弱无力。中毒性痢疾合并休克,高热昏迷,喉中痰鸣,呼吸浅促,抽风,天吊。痢毒内陷,脾肾衰微。面色苍白,鹅口疮,心音弱,肺部湿性啰音,肝肿大,大便脓球增多,培养出弗氏痢疾杆菌。
中毒性痢疾脾肾衰微热毒内陷气阴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男性。主诉为外感风邪后出现高热呕吐、胸腹胀满、便溏而黏、四肢酸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湿温病,证型为湿盛伤阳、寒湿凝结,病因病机为误用苦寒攻下伤正气,致脾胃升降失司。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尿少而黄,切诊脉濡。
肠伤寒湿温病脾胃虚湿盛伤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