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8年,加重3天。心悸不宁,胸闷,心前区疼痛,动则加剧,安静时缓解,肢软乏力,纳少,大便干燥。舌紫黯有瘀斑,苔白腻,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气虚,痰瘀互结。病因为年老体虚,气血不足,久病失养,气血运行不畅,痰瘀内阻,痹阻心阳,气机不畅。
心气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失眠伴眩晕5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头晕昏沉、健忘恍惚、双下肢无力、腰酸腰痛、耳鸣、胃脘部不适、纳差、夜尿频。舌淡,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肝肾不足,心神失养。
失眠肝肾不足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尿少呕吐三天。下肢水肿,腹胀腹大,面色潮红,神志模糊、谵语躁动,呃逆不能进食,口渴思饮,小便短少,大便不通,喘息气急。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弱而数。中医病名癃闭,证型元气大亏,浊阴上逆,胃气将绝。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导致肾功能衰竭,阴阳俱损,水液代谢障碍。
急性肾功能衰竭癃闭元气大亏胃气将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95岁,男性,主诉意识障碍3天,痰多、喘促1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实证(邪热内闭)与虚证(元气不足)并存。病因病机为邪热内闭,元气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意识障碍、痰多、喘促,切诊未提及。
意识障碍痰多喘促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心悸、胸闷2月余。病程2月。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肾不交,相火妄动,胸阳不运,气血遏阻。面色微白,舌质暗红,舌体较瘦,舌苔微薄,脉弦细而迟。症状包括阵发性心悸怔忡,胸部憋闷,热气从胸腹上攻头面,麻木走串,咽喉辣胀,眩晕旋转,烦躁难忍,抓狂欲死,一日数发,发则欲绝,眠差多梦,血压波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肌缺血。
心悸心肾不交相火妄动胸阳不运
查看详情 →
男,78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嗜睡、语謇4小时。中风病,中脏腑,证型为肝肾不足、肝风内扰、痰瘀阻络。舌质红、苔光,脉弦细数。口角左偏,伸舌不能,右侧肢体肌张力降低,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2级,右侧巴彬斯基征+。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及左侧基底节大面积脑梗塞。高血压病史4年,陈旧性心梗病史4年,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及降脂药物。
中风病中脏腑肝肾不足肝风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间断胸闷发作30年。胸闷、乏力、气短、头晕、口干、口苦、腹痛,受凉后明显。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辨证肾阴亏虚,心脉痹阻。冠心病30年,高脂血症、乙肝、胆囊切除术后、子宫切除术后。
冠心病肾阴亏虚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一过性右手持物不能,伴面部抽动1月余,加重5天。病程1月余。中医诊断中风先兆证。证型气虚血瘀,胸阳不振。面色晦黯,散在老年斑,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黯澹边有瘀点。脉细弱。既往冠心病史12年,劳累后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家族史中风病。
中风先兆证气虚血瘀胸阳不振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心前区疼痛伴气短间作10余年,加重1周。现症胸闷、憋气、气喘间作,活动后尤甚,咳嗽咳痰色白量多,口干喜热饮,心烦易怒。舌澹暗,苔白腻,脉缓无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证型为脾肾亏虚、瘀血阻滞。病机为脾肾虚损,气血虚衰,痰瘀互结。
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瘀血阻滞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间断性胸痛半月,哈气1年。胸痛发作时行走几十步即感,服消心痛可缓解,天突处噎塞,夜间嗳气持续三小时,夜寐不安,下肢冰冷,面色黧黑,舌暗,脉沉而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哈气。证属阳虚寒凝、血行瘀滞。辅助检查示心电图T波低平,病理性Q波存在。二诊面色稍好转,舌淡黯,脉沉涩。三诊胸痛症状缓解,心电图大致正常。四诊诸症除,面色转红,脉转缓滑。
胸痹心痛阳虚寒凝血行瘀滞下肢冰冷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两手发麻,心烦口渴,夜不安寐,面似火烧,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尖红、苔黄厚腻,脉弦长而数,血压190/110mmHg。证属肝风夹痰火,上逆犯脑。
原发性高血压肝风夹痰火痰火上逆脑热
查看详情 →
男,78岁,间断尿血10余年,加重1天。血尿,膀胱占位性病变,左肾积水,泌尿系感染,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尿液呈鲜红色,量约500mL,排尿困难,下腹胀痛,无腰痛,无发热、恶寒,无头晕、头痛。
血尿肾阴虚气滞血瘀肺热壅盛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活动后气短间作3年余。主症包括气短、喘息、神疲乏力、胸痛、畏寒、小腹胀满发凉、四肢厥冷、口干口苦、痰难咯、纳差、脘腹胀满、大便困难、寐欠安。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属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血不养心。四诊信息包括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
胸痹心痛病气阴两虚证痰阻血瘀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憋气、自汗、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夜间心悸致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心悸,证型肝郁气滞。既往史无特殊。辅助检查示二尖瓣返流(轻度),偶发房性早搏。
心悸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72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伴气喘10余年。气喘,胸满,动则益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咳嗽,咳声低微,咳痰色白泡沫状,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腻,脉沉。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肺功能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示双肺肺气肿。中医诊断肺胀,证属肺肾气虚、痰瘀互阻。
肺胀肺肾气虚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患者,神情呆滞,精神萎靡,发热,咳嗽咯痰,喉中痰鸣,四肢活动不利,偶有肢体抽搐,大便干稀不调,小便失禁。中医诊断为咳嗽病,痰热壅肺证。舌嫩澹,少津,脉右浮弦大,沉空虚,左弦不明显,中取力不足。体表轻按有热,久按不热。病程半月余,有脑梗死、癫痫、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
痰热壅肺证里寒外热阳气虚气虚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2个月,手脚麻木,纳可,寐安,二便正常。唇紫,舌澹嫩,苔薄,边齿痕,脉沉缓。血压140/90mmHg。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证属气虚血瘀证。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改变,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冠脉CTA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多发粥样硬化斑块。
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痰浊阻络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胸闷心慌20余年,加重3年。胸闷心慌、头晕乏力、腰酸膝软、足下如踩棉絮、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血压26/13.3kPa。舌暗红,苔白,脉弦细,脉律不整。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气不足,肝肾阴虚,瘀阻心脉。病因病机气阴两虚,瘀阻心脉。望诊舌暗红,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胸闷、心慌、头晕、腰酸、失眠、大便干。切诊脉弦细,脉律不整。
冠心病心气不足肝肾阴虚瘀阻心脉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动则眩晕、乏力、目糊、四肢不温、腰膝疼痛、胃纳欠佳,病程3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未明确提及。舌淡红苔薄,脉沉细。
胸痹气虚血瘀阳虚
查看详情 →
男,46岁,反复乏力、头晕、胸闷不适2年,伴气短,头蒙沉。舌暗,苔薄白,脉迟滑。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24小时平均心率45次/分。气阴不足证。
心动过缓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