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7岁。长期咳嗽史,近因外感引发咳喘,痰黄稠,难吐,身热,脘闷,口干不欲饮,便燥尿黄。舌苔厚腻满布,上罩浮黄,脉滑数。中医病名为湿热咳嗽,证型为湿热壅肺,病机为风邪外袭,肺气不宣,脾湿内动,郁遏化热。望诊见舌苔厚腻满布,上罩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痰黄稠、身热、脘闷、口干不欲饮、便燥尿黄。切诊见脉滑数。
湿热咳嗽肺气不宣脾湿内动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37岁,全身无力,腹胀纳差,两目黄染,全身皮肤发黄,肝区叩击痛。阳黄症,湿热瘀滞型。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ALT、AST、TBIL显著升高,乙肝病毒标志阳性,B超示肝弥漫性损伤。
全身皮肤发黄急性乙型肝炎阳黄症湿热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高热,皮肤灼热,黄疸,斑疹,鼻衄,呕逆,畏寒。病程较长,持续发热一月。中医病名:黄疸。证型:瘀热发黄。病因病机:热毒伤血,瘀热内蕴。望诊:面色深黄,舌红绛。闻诊:语言低微。问诊:发热持续,黄疸明显,呕吐,鼻衄。切诊:脉细数。
高热黄疸瘀热热毒伤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身目黄染,皮肤瘙痒49日。身目黄染如烟熏,皮肤抓痕,头昏,右胁隐痛,腹胀,纳少,便溏如酱色,尿黄如浓茶。面色晦暗,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黄疸(阴黄),辨证为肝经寒郁内阻,胆液外溢肌肤。
黄疸阴黄肝经寒郁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30岁,黄疸、高热寒战、休克,病程长短未提,湿热蕴结,邪恋少阳,邪入少阳,阳明余热,湿热交迫,刀刃所伤脉络受阻,气滞血瘀,瘀血倍积,胆汁通行受阻,皮肤发黄,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脉沉涩,上腹部绞痛,高热黄疸,疼痛不止,黄疸不净,午后排便不畅
黄疸高热休克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16岁。主诉脓涕奇多,质黄而稀,鼻塞,头昏伴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示,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提及胆热移脑。望诊舌薄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鼻塞、头昏、头痛,切诊脉实,后诊脉平。
鼻炎胆热湿浊痰稠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反复右上腹隐痛三十余年,身目尿黄2年。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肾不足,气血两亏。望诊见巩膜黄染,皮肤晦黯,形体消瘦,舌干红边有瘀点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乏力,腹胀,不欲食。切诊脉细弦。
胁痛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肝胆管结石
查看详情 →
女性,高中学生,呕吐不食,口苦,皮肤发黄,腹胀,右肋间痛,拒按,大便不通,舌苔厚腻而黄,脉弦数,右肋不痛,腹微胀,舌苔稍退,巩膜黄色未退,舌苔厚黄,舌苔全退,巩膜黄色消失。中医病名属黄疸,证型为瘀热在里,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气机阻滞。望诊见皮肤发黄,舌苔厚腻而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呕吐、口苦、腹胀、右肋痛、大便不通;切诊见脉弦数。
皮肤发黄呕吐不食口苦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乏力10年余,伴口苦、头痛、眼干涩、大便干、白带量多发黄、小便频数、月经色暗。舌体胖大暗红,苔白微黄,脉沉。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肝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脾失调,湿热下注,气血不足。舌象提示舌体胖大暗红、苔白微黄,脉象沉。病程长,症状涉及肝脾功能失调及湿热表现。
虚劳肝脾两虚少阳郁热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男性,发热10天,皮肤、眼睛发黄5天。发热体温37.8~38.6℃,伴皮肤和眼睛轻度黄染,巩膜黄染,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压痛明显。白细胞升高,异型淋巴细胞21%,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型)。体格检查见咽部充血,扁桃体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示黄疸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凡登白双相反应阳性。
发热黄疸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乏力、腹胀、纳呆、黄疸、肝区痛、下肢浮肿、胃脘胀满、小便黄。病程1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胁痛。证型湿热蕴结,脾气不运。舌苔薄黄而腻,脉弦细。
小便发黄乙型肝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突发高热,泛恶呕吐,颜面浮肿,尿少,腰酸,肉眼血尿,血沉升高,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尿蛋白阳性,颗粒管型存在,B超提示肾结构模煳。中医诊断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属“关格”。舌苔黄厚浊腻,质暗,脉细滑。病机为外感风热,内犯少阴,肾气受损,水湿潴留,邪毒内盛,清气不升,浊阴不降。
肾功能不全关格重症湿热交遏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男,7岁,发热伴纳呆恶心黄疸5天,病程5天。发热,纳呆恶心,小便黄,大便5日未解,腹部胀满。面色微黄光亮,两巩膜发黄,舌苔厚腻,脉稍滑数。中医诊断黄疸(湿热型),病因病机为湿热交蒸,外溢肌肤。
发热纳呆恶心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左眼骤然昏暗,视物色黄。病程一旬。中医病名视瞻有色,证型属视惑。病机为阴虚血少,邪火燥铄脾土,水亏阳亢,心火太盛,脾土受伤。舌赤,脉细数、虚数。兼症包括晕眩、心悸、烦、头痛。
视瞻有色肝肾阴虚心火亢盛脾土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7天,全身发黄1个月,皮肤、巩膜发黄,色泽鲜艳如橘皮,无发热及呕吐,乳食可,夜眠佳,大便略干,小便色深黄。舌质红,苔白厚腻,指纹色紫,隐现于风关。中医诊断为胎黄(阳黄),病机为湿热郁蒸,肝失疏泄,胆汁外溢。病位在脾胃肝胆,脾失健运,湿邪壅阻中焦,肝气郁结,胆汁输送排泄失常。
新生儿黄疸阳黄湿热郁蒸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男性,33岁。面目及身发黄,色暗不鲜,脘腹胀满,动摇有水声,纳减,口干不欲饮,小溲短赤,大便干,日一行,神疲懒言。湿热壅滞,肝气郁结,脾失健运。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
黄疸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要症状包括精神萎靡、面部及额部盘状红斑、上肢环形皮疹、肝脾肿大、多汗、大便溏稀、胁痛、低热。病程较长,持续半年以上。中医病名为狼疮性肝炎,证型为湿热伤脾,累及肝胆。望诊见舌质红绛,苔黄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纳差厌油、乏力、低烧。切诊见脉细数。
湿热伤脾肝胆受损舌红绛苔黄腻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身热十余日,精神不振,面色发黄,腹部胀满,小便浑浊,大便溏实不一,舌苔白,脉缓。病因暑湿外受,恣食生冷,湿邪偏重,证情缠绵。初诊舌苔白,脉缓。二诊身热已解,腹胀缓解,二便正常,精神好转,仍食思不振,舌苔白,脉缓。
湿温病暑湿外受湿邪偏重食思不振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反复乏力7年,右胁肋隐痛3天,倦怠乏力,右胁肋隐痛,纳差,口苦,小便黄,精神差,巩膜轻度发黄,肝掌明显,舌质黯,苔薄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肝积,证型湿热疫毒内蕴,气滞血瘀。病程7年,病位在肝,涉及脾,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气滞血瘀。
肝硬化湿热疫毒气滞血瘀脾大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脐周围疼痛3个月,小便赤,乏力,心烦,纳差,精神可。脉浮数,舌赤苔白。中医诊断为脐周痛(心热下移小肠)。病因病机为心热下移小肠,郁热内蕴。
小便发黄脐周痛心热下移脉浮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