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9岁。面部向右侧歪斜伴言语不利1个月。面部鼻唇沟、嘴歪斜,额头纹消失,闭眼时眼球上外方转动,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偏向健侧,鼓腮漏气,流涎,乳突部疼痛,耳郭及外耳道感觉减退。舌质稍红,舌体歪斜,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面瘫,证属湿热蕴结,热邪上犯。平素肥胖,大便干结,小便黄,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白带黄异味。
面瘫湿热蕴结热邪上犯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黄褐斑8年。失眠多梦,便秘,遇冷热刺激面部发红。月经规律,痛经,夹血块,量正常色深。子宫肌瘤2年。舌质暗,苔薄黄。脉弦。中医病名黄褐斑。证型血瘀质兼气郁证。病因病机血瘀体质,肝气不舒。病史中提及乳腺增生,月经异常,痛经,夹血块,经色深。
黄褐斑血瘀证气郁证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肝区疼痛不适,全身及两目小便发黄。病程半月。中医病名属黄疸。证型为肝失条达,湿热蕴蒸脾胃。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及巩膜黄染,肝区及两胁胀痛,纳谷不香,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炎湿热黄疸肝区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症为右上腹及胁背胀痛,伴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病程3年,慢性胆囊炎并胆石症。辨证为湿郁胆胀,病因病机为湿邪久伏,饮酒过食肥甘助湿生热,湿热蕴结,胆汁外溢,肝胆气滞。望诊见目黄、身黄;舌苔黄;脉数。问诊见右上腹及胁背剧痛,呕吐酸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切诊见脉数。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湿热蕴结肝胆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15个月,全身皮肤及巩膜发黄,食欲不好,小便茶色,大便白色不消化样便,舌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肝肋下3厘米,脾可触及,验尿胆红质(+),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肝炎,辨证为湿热黄疸。
急性肝炎湿热黄疸肝脾肿大胆红质高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突发右上腹胀痛伴寒战高热、皮肤及巩膜黄染1天。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寒战发热,体温40℃,精神弱,神志澹漠,面黄,黄色晦黯,巩膜发黄,舌红绛,苔黄燥,腹部压痛,语声低微,呼吸急促,脉弦细。中医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证型热毒积聚型。病因病机为饮食偏嗜油腻,损伤脾胃,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致黄疸;湿热郁久化火,火毒炽盛,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
巩膜发黄右上腹胀痛寒战高热皮肤黄染
查看详情 →
女,40岁,经来量少,面部黄褐斑,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脾肺虚,肝气郁结。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心烦易怒,经前乳房胀痛,腰小腹胀痛,食欲减少,四肢乏力。
经量减少肝气郁结肺气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反复黄疸13年,又发1周。病史包括胃切除术、胆道引流术及胆囊切除术,术后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左肝管结石,诊为胆道术后综合征。自觉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尿黄、大便干。体征见巩膜黄染,体温37.2℃。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黄疸(术后胆汁淤积),病因病机为胆道排泄受阻,胆汁淤积,湿热交蒸,阳遏热蕴。
黄疸胆汁淤积湿热交蒸术后粘连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患者,身热、大汗、腹胀、胸胁胀痛、巩膜及全身皮肤橘黄、尿深黄,体温38.3℃。舌质微绛,舌苔黄干,脉滑数。实验室检查钩端螺旋体阳性。诊断为温黄气营两燔证。巩膜及皮肤黄染,尿深黄,舌苔黄干,脉滑数。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属温黄证,病机为气营两燔。
温黄气营两燔证肝胆湿热湿热蕴结热毒内盛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胃壅滞,气机失调,湿热壅塞中焦。面色苍白,舌苔薄黄,脉沉弦,症状包括辗转不安、呕恶频作、右上腹疼痛拒按、腹肌紧张、体温升高、大便不通。
急性胰腺炎脾痹肝气郁结脾胃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左下腹隐痛、腹泻三年,加重两月余。腹痛、腹泻,大便时干时稀,小腹疼痛且胀,食后胀甚,纳差,有时恶心,身困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属久泻,证型为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所致。四诊见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盛久泻难疗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肝病日久,胃脘及肝区疼痛,疲乏,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水,尿少便干,月经错后,血色澹。面色及肢体皮肤暗黄,消瘦病容,舌体浮胖,脉短涩。中医诊断为黄疸(阴黄),证型属血亏气衰,病因病机为肝胃不和,气血不足。望诊见面色暗黄,舌体浮胖。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脘及肝区疼痛、疲乏、恶心、纳呆、尿少便干、月经错后。切诊见脉短涩。
黄疸肝胃痛血虚气衰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寒,骨节疼痛,皮肤和眼睛发黄,状如烟熏。体征包括肝大,恶油纳呆,脘闷欲呕,头昏身重,心悸,口苦,尿如浓茶。舌红,苔白厚微黄而腻,脉濡。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属湿热困阻,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胆失疏。
黄疸肝郁湿热肝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口痛、恶心呕吐、全身发黄。病程近不久。中医病名为阴黄,证型属阴黄。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全身萎黄晦暗,舌质淡紫,苔白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形寒怕冷、消瘦神疲、行走艰难、少气懒言、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尿深黄如浓茶、大便溏。切诊见脉沉迟细。
黄疸阴黄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男,52天,皮肤黄染49天,大便陶土色20余天,中度黄染,黄色晦黯,腹胀,肝肋下4.0cm,剑突下2.0cm,脾肋下1.0cm,大便稀溏呈陶土色,舌质红,苔白厚腻,总胆红素101μmol/L,直接胆红素61μmol/L,ALT95IU/L,AST74IU/L,腹部B超肝脾大,肝实质回声增强,胆囊可充盈,同位素扫描胆囊、肠道显像延迟,脾虚湿困,肝郁血瘀,阴黄证,脾虚湿阻、肝郁血瘀,胆汁不循常道致身目发黄。
黄疸脾虚湿困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身黄、纳减、多汗、尿少,肝功能重度损害。黄疸指数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舌质较红,苔薄白,脉濡弦或濡细。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描述,病因病机未明确说明。
黄疸肝功能损害肝火上炎肝郁
查看详情 →
郭某,男,48岁。全身发黄一周,面目爪甲金黄色,胃胀、呃逆、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沉弦。辨证为湿热郁滞,肝胆疏泄不利,胆液外溢,胃气上逆。
黄疸湿热郁滞肝胆疏泄不利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肝区胀满,腹胀乏力,恶心食少,头痛,眠差,小便少黄7天。巩膜黄染,肤色发黄且鲜。舌质较红,苔黄中厚。脉弦细稍数。肝功能异常。诊断为黄疸证(阳黄)。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中焦,疏泄失司。
黄疸证湿热毒邪肝区胀痛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乏力,尿黄伴关节疼痛2年,加重1个月。刻下症状腹胀,口苦,便干,齿衄。舌暗红,苔薄白。脉略滑数。中医诊断阳黄、症积、臌胀。辨证湿热发黄,兼有瘀血。舌略红,苔根白腻。脉弦。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
湿热发黄肝炎肝硬化气阴亏虚证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首次发现HBsAg阳性时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正常。再次就诊时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尿黄、腹胀。中医诊断为黄疸,证型为血瘀血热、湿热内蕴、脾虚湿困。临床症见面色晦暗,身目发黄,腹胀,乏力身重,纳呆,口干口苦,肝掌、蜘蛛痣,尿黄,舌红苔黄,舌底脉络粗,脉弦滑。后期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转氨酶显著升高。
黄疸血瘀血热湿热内蕴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