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女性,主诉头胀30余年,加重4年,伴胸闷气短3天。头胀、头昏、耳鸣、胸闷气短、眠差。面色少华,神倦怠,体偏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肝经郁热。
胸痹心痛眩晕气虚血瘀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为语言喋喋不休,登高而歌,弃衣而行,耳内觉有人言语,心慌胆怯,恐惧多疑,夜间见黑色物则惊惕不能入眠。病程4年。中医诊断为癫狂。证型为惊恐后心胆俱虚,痰浊留恋,肝郁化火。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言语举止正常,能进行日常活动。切诊未提及脉象。
精神分裂症心胆俱虚痰火郁结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长期失眠,近日加重,伴心烦、入睡困难、眩晕、腰膝酸软,夜间睡时将手足伸出被外始感舒适,口干欲饮。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肾阴虚,心肾不交。舌象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二诊时舌红,苔薄黄,脉弦。按语提及素体阴虚,肾阴耗伤,心火独亢,心肾不交。
不寐心肾阴虚心火亢盛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0岁,月经后期,结婚4年未孕,病程4年余。中医病名:月经后期,证型:肾阴虚,病因病机:人工流产术后冲任损伤,耗伤阴精,累及肝肾。望诊:舌红苔腻,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停经、白带夹血丝、失眠、便软、大便偏稀、易疲劳、夜寐不安、多梦。切诊:脉细滑、脉弦细。
月经后期肾阴虚肝肾不足失眠
查看详情 →
女,51岁,失眠半年余。不寐,阴虚阳亢,心肝失养。夜间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头晕,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多梦,盗汗。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
不寐阴虚阳亢心肝失养心血虚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反复头晕、乏力、心悸1年余,加重2周。主诉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病程1年余,症状加重2周。中医病名虚劳,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规律、痔疮慢性失血、月经量多致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气血亏虚,脏腑失养。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胖,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纳呆食少、大便溏薄。切诊脉细弱。
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气血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夜间少寐半年,伴五心烦热、夜间口干、双下肢乏力。舌澹暗,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失眠,证属肾水不足,心肾失调。
失眠肾水不足心肾失调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自觉全身不适,乏力,大便干,腰痛,思虑多,难决断,寐差,脱发。舌澹,苔白,脉沉。证属肝肾亏虚,胆失决断,气机失调。舌澹,苔薄,脉沉。舌暗,苔薄,脉沉。
肝肾亏虚胆失决断气机失调体力增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产后咳嗽,动辄多汗,背嵴发冷,痰白如沫,纳欲不振。中医病名咳嗽,证型肺失宣肃,脾失健运,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痰饮内停。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咳痰、纳呆、背冷,切诊脉象濡细。
产后咳嗽脾失健运肺失宣肃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56岁。失眠半年。头胀痛,胸闷,心慌,心烦易躁,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绝经,潮热汗出,畏寒,口干苦,腰酸,尿频难控,夜尿5~6次,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燥,脉细。肝郁阳亢,肾气不足。不寐,淋证。
失眠尿路感染肾气不足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右腿大骨折断损裂。病程自9月11日至9月30日。中医病名为右股骨干骨折。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骨折。望诊见肌肤青紫外达,青紫肿势渐消。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伤瘀未化,筋络肿胀酸楚,寐不能安,大腑欲行不下,夜寐不宁,胃纳不馨,口苦纳呆。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右股骨干骨折伤瘀未化筋络肿胀酸楚阵阵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面色白,早上面部水肿,午后下肢肿胀,按之不起,周身困倦,两腿沉重,形体消瘦,嗜睡无力,食欲缺乏,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两尺尤甚。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病机为水不化气,水湿内停,阳气不运。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水湿内停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反酸、嘈杂半年。既往有反流性食管炎史。刻下症见后半夜胃中嘈杂,前后心发热,白天胃脘偶有隐痛,反酸,喜热软食,生、硬不适,自觉胸口不适,大便初硬后溏,夜眠欠佳。舌体胖大,有少量齿痕,质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中州失健。病机为脾虚不运,气机郁滞,郁久化热,肝旺克脾。
胃热脾虚肝气郁结脾阳虚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
男性,68岁。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双耳听力下降,尿频、尿急、小便涩痛,大便不成形,纳食不香,入睡困难、易醒。脾肾亏虚,湿热毒瘀内阻。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膀胱癌脾肾亏虚湿热毒瘀尿频尿急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主诉术后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胃纳不馨、口干喜饮、周身乏力。舌苔腻、舌暗红,脉弦细数。辨证为肝热独盛、阴血不足、肝肾不能相资、脾运不健。四诊见舌质红、苔腻少津,脉细弦或细。病机为术后体虚,阴虚内热,肝肾耗损,气阴二亏。
卵巢肿瘤术后体虚肝热独盛肝肾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胸闷、气短,持续1年余,阵发性心悸、气短,夜间为著。脉结代,舌红少苔。中医诊断为心气阴不足,心脉瘀阻。病机为心气阴亏虚,血脉瘀阻。
心气阴不足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失眠伴心慌乏力3年余,加重7天。刻下症见心慌乏力,烦躁失眠,多梦易醒,纳差腹胀,大便秘结,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心悸。证属心血不足,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性情急躁,嗜食甜咸辛辣,导致心脾损伤,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血行不畅。
失眠心悸心血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反复腰痛3年余,进行性加重6月。腰骶胀痛,两腿麻痛,骶尾部久坐作痛,纳可,寐安,大便不成形,2~3次/日。舌质澹,苔薄白,有齿印,脉细。中医诊断骨痹,证属脾肾两虚,寒湿阻络。
骨痹脾肾两虚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9岁3个月男童,生长缓慢5年余,年生长速率<4cm。纳谷欠馨,食量小,进食寒凉或较多即胃肠不适,面色少华,形体偏瘦,毛发稀疏黄软无光泽,肌肉松软,精神沉静少动,易疲乏,出汗偏多,夜寐不安,大便溏且含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矮小症(脾虚质)。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五脏失养,肺虚腠理不固,心血不足,神不守舍,筋骨痿软,毛发稀疏。
脾虚质气血不足五脏失养肺虚腠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明显,活动后心悸,面色少华。病程自2012年4月10日起。中医病名肾虚,证型肾虚。病因病机为肾虚所致。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乏力、心悸、面色少华。切诊见脉细虚。
再生障碍肾虚气虚血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