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岁,男性。主诉右疝下坠,病程2月。主要症状包括疝坠较硬、脐腹疼痛、肠鸣矢气、纳谷不香、便下干结。舌苔白腻,形体消瘦。脉象二脉弦迟。中医病名为疝气,证型为寒湿凝滞肝脉,病机为寒湿内盛,气机壅滞。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纳食不佳、二便情况。切诊见脉象弦迟。
右疝下坠寒湿凝滞肝脉瘀阻气机壅滞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头皮毛发脱落持续3个月。发育良好,面色红润,舌红尖有深红色芒刺,黄苔,脉数。中医诊断为斑秃,证型为血热内蕴。
斑秃血热内蕴心火较盛
查看详情 →
王某,女,经行腹痛,腰酸,畏寒,苔光,脉弦。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凝血瘀。望诊:苔光。闻诊:未提及。问诊:经行腹痛,腰酸,畏寒。切诊:脉弦。
经行腹痛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双手肿胀2年。病程较长,症状包括手足冻疮、遇寒变白变紫、肿痛、皮肤粗糙变硬、关节肿痛、晨僵、脱发、恶寒。舌绛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气营热盛证。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入里化热,耗伤气血,损及肝肾。四诊信息包括舌绛红、苔黄、脉滑数,伴有发热、肌肉疼痛、红斑、淋巴结肿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营热盛肝肾亏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3岁10个月男童,发热、咳嗽3天,发热中低热为主,咳嗽有痰,流浊涕,纳食差,大便2天未行,舌质红,苔黄厚,指纹紫滞。急性热病容,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中医诊断为感冒(风温夹滞证)。病机为外感风温,肺气失宣,兼有食积。舌红苔黄厚,指纹紫滞,提示热象明显。
风温夹滞证肺气失宣食滞邪热上炎
查看详情 →
男,54岁,失眠多年,体格壮实,面色黧黑,唇厚紫暗,舌苔厚腻,脉空软无力。主症为难以入眠,多梦易醒,易发口腔溃疡,易汗,心慌,夜尿频作,大便易溏,饭后必泻,晨起疲劳。中医辨证为心热脾寒证。
失眠心火脾寒夜尿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腹泻20d,大便黄绿色,稀水样,含不消化食物,纳差,汗多,小便量少色清,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紫。泄泻,脾虚寒证。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紫,脉象未提及。
脾虚寒证泄泻舌淡指纹淡紫
查看详情 →
2岁女性患者,长期腹泻,发热不退,身热39.5℃,四末冷,无汗,溏便黄臭带馊气,小便黄短,渴不多饮,不思食,精神萎靡,夜烦不宁,舌黄欠润,指纹紫红。诊断为败血症。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脾虚阴火证,表现为虚寒与虚热并见。
虚寒证脾虚阴火脾胃气虚泄泻不止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胃病频作,脘腹痞满,烧心吐酸,胃痛多发于空腹及夜间,进食缓解,纳食不佳,嗳气频发。体征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质澹嫩,苔白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
胃溃疡脾胃虚寒冷纳呆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胸痛复作1月。中医诊断胸痹。证属阳虚痰瘀交阻于心,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脉不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病史有冠心病史3年余,曾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痹心阳不振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睾丸坠胀疼痛、尿频尿急、生殖器冰冷麻木、阳萎、全身瘫软。病程长达三年。中医病名:前列腺炎。证型:少阴阳衰,阴寒内盛。病因病机:心肾阳衰,不能温煦,正气不足,反为邪困;肾气衰弱,不能温养筋脉,阴寒凝聚,气血阻滞。望诊:面色萎黄暗黑,舌质淡白,白苔密布,根部苔淡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恶寒踡卧,肢体萎软,神靡,头晕,失寐,食欲大减,睾丸坠胀及腹,常感凉麻疼痛,小便浑浊频数。切诊:脉象沉微细。
前列腺炎肾阳衰弱阴寒内盛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分娩后两日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腰酸背楚、口干不欲饮、无汗,舌淡,苔白,脉浮。证属新产血虚外感。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腰酸背楚、口干不欲饮、无汗。脉浮。
产后血虚外感风寒口干无汗温药过用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外耳道肿痛、胃脘疼痛3年,近十几天小腹胀痛、白带多、腰痛、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弦紧。辨证为肝郁气结,上热下寒,痰饮内郁。病机涉及肝胆、脾胃、三焦,寒热错杂,痰饮内郁。病程较长,症状复杂,涉及耳科、内科、妇科。
耳痛胃痛腹痛白带多
查看详情 →
女性患者 咳嗽 2月 夜间不宁 呛咳 痰少 胸痛 小便失禁 脉沉滑而弱 舌尖红无苔 肺阴不足 肺气失宣 面色萎黄 舌澹暗无苔 脉沉迟微弱 舌澹胀苔薄白 脉沉细弱 舌澹苔薄白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肺阴不足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62岁,夜寐差3年余。主症为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3~4小时不等。伴口干稍苦,大便偏稀,消瘦,四肢、前胸畏寒。舌黯、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脾肾虚寒证。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脾肾阳虚舌黯苔白
查看详情 →
男,67岁,间歇性夜间心胸憋闷,呼吸气促,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窒息感,坐位后缓解,病程半年,胸痹,阳衰阴盛,邪正相争,上热中、下焦虚寒证,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白稍干,脉细弱,夜间惶恐不安,乍热乍寒,疲乏不堪,夜间心前区憋闷痛,情绪波动时发作,大便煳状,口不干,梦多。
胸痹阳衰阴盛心绞痛肝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腰骶部僵痛2年,双臀交替性疼痛1年。中医诊断大偻,证型肾虚督寒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沉。体征见腰骶部、脊背、双臀酸痛,畏风寒,喜暖。查体示枕墙距4cm,指地距13cm,胸廓活动度2.5cm,腰椎活动度3cm,脊柱活动度30°。HLA-B27阳性,血沉45mm/h,C反应蛋白2.37mg/L。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边缘模糊,局灶硬化,虫蚀样影,诊断为骶髂关节炎Ⅲ级。
肾虚督寒证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腰骶部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左膝关节痛及右膝痛,病程始于1984年春节,胃脘部疼痛持续至1985年4月。左手虎口区域及艮卦位呈青黑绛红色,右手远心横曲纹始端有两条横线。肺经、大肠经、脾经气虚寒,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小肠气虚、膀胱气虚寒血瘀挟湿,肾阴虚血瘀,心包经、三焦经、肝经心包、三焦气虚寒,肝血虚寒血瘀,气郁上逆。综合病机为肺肾虚寒,脾气虚,肝阴虚寒,血瘀气郁上逆,肝脾不和。
肺肾阳虚脾气虚肝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左眼发红疼痛,头痛,恶心,呕吐2天。中医病名左眼绿风内障。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象质淡,苔白。脉象沉细。
左眼绿风内障胃气上逆阳明中寒脉沉细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诉全身疲乏无力,肢节酸困,不愿活动,懒于言语,胃纳欠佳,小便清长,大便略溏。神情呆钝,少情没绪,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少阴病,辨证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感受风寒表邪。
少阴病风寒表邪阳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