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女性,心前区绞痛、胸闷,病程2年。舌质稍暗,舌苔薄黄腻,脉弦细。胸阳不振,痰浊内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之虚,标实为痰浊致实。
心绞痛冠心病胸阳不振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唐某,男,80岁。主诉冠心病病史,近1年因情志不遂。症状包括胸部刺痛、烧灼感、胸闷气短、头昏头晕、大便稍干。舌黯苔黄,脉滑。诊断为痰热结胸。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痰热上犯于心,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
冠心病痰热结胸肝气郁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女性,68岁,阵发性心前区闷痛半年,高血压史20余年,高脂血症史20余年,脑梗塞8年无后遗症。心烦急躁,喜太息,舌暗红,苔白厚腻,脉弦滑细。胸痹,气滞血瘀型。
胸痹气滞血瘀心烦急躁喜太息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心前区不适间作10年余,伴心慌、气短、左肩背部酸痛沉重,劳累后加重,双下肢轻度浮肿。舌紫黯,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证属脾肾亏虚、痰瘀互结。
冠心病脾肾亏虚痰郁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2年。胸痹,心肾气虚夹血瘀。舌红、苔白,脉沉弦滑。心前区隐痛阵作,心烦急躁,腰酸、足跟痛。血压130/90毫米汞柱,心率76次/分。舌红、苔薄,脉滑。
胸痹心肾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痛、气短反复发作两年,近7天加重。症状包括心前区闷痛,活动后加重,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质澹青,苔白,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肾心痛)。病机为肾阴不足,肾阳虚微,心脉失养。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
心绞痛肾阴虚肾阳虚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悸、心绞痛半年余。现症见心慌心累,心痛阵作,胸闷气憋,动辄气促,行走困难,自汗多,面浮而苍白,形体虚胖。脉三五不调,结代频频,舌澹胖嫩,苔薄白滑。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阳不足,痰瘀气滞。病因病机为心阳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血行不畅,痰瘀气滞痹阻心脉。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澹胖嫩,苔薄白滑。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症状持续半年,病程较长。切诊见脉来结代频频,三五不调。
心悸心痛心阳不足痰瘀气滞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胸闷气促,心前区阵痛,汗出两年。病程两年,劳累及情志改变诱发。左侧前胸部剧烈疼痛,全身乏力,心跳心慌闷气。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型改变。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男,67岁,心悸伴心前区及后背疼痛5天,病程5天。胸痹,气滞痰凝血瘀证。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涩。心电图示全导联S-T段压低,心肌缺血样改变,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及后背疼痛、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易惊惕、嗳气打嗝、咳黄痰、纳差、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胸痹气滞痰凝血瘀心悸心前区痛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双下肢冰冷、青紫、电击样剧痛、左下肢麻木,畏寒神倦,面色苍白晦暗,脉沉细迟微,双足背动脉消失,中医诊断为脱疽重症及真心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肌下壁梗死脱疽重症真心痛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中风偏瘫,频发性心绞痛,病程20余年。主要症状包括卧床、精神萎、口齿不利、右侧肢体瘫软、口眼歪斜、足面浮肿、头晕、胸闷气短、心前区闷痛、周身乏力、腰嵴酸楚、足软无力、口干、纳呆、寐欠、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燥,左弦滑,右弦细。中医诊断气阴两虚,瘀血内阻,病机为精气亏虚,痰瘀内结。
中风偏瘫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心窝部疼痛,汗出不止,痛苦呻吟,语声低微断续,心痛彻背,不得卧,心悸短气,恶风汗出,头晕眼花,心烦口渴,饮食少思,食入即满,皮肤瘙痒,小便短少,大便干结。中医病名心痛,证型气血两虚,营卫失和。望诊面色萎黄,神情倦怠。闻诊语声低微。问诊有心痛、心悸、汗出、头晕、口渴、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切诊脉象细。
心痛气血两虚营卫失和脾虚湿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胸部隐痛,憋闷不舒,阵发性剧痛,日发10余次,饮食后发作,伴疲倦乏力。舌苔厚腻,脉象弦滑。证属饮食停滞,胃气壅塞,心气被阻之胸痹(心绞痛)。
心绞痛食滞胃腑痰浊内阻胸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口干、频发期前收缩、睡眠不实、烦躁。病史有冠心病4年。舌红少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亏,脉络阻滞。
冠心病气阴两亏脉络阻滞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胸闷、胸痛2周,加重2天。病程2周。中医病名:真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质暗,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胸痛、胸闷,痰多,泛恶,偶有恍惚、谵妄。切诊:脉虚弦,呈屋漏象。
真心痛心阳衰惫命门火衰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男,46岁,胸胁隐痛,心前区刺痛,背部疼痛,手足心热,眩晕,耳鸣,夜不得寐,大便艰难,舌质黯,病程2年。中医病名:冠心病心绞痛,证型: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望诊:舌质黯。闻诊:未提及。问诊:胸胁隐痛,心前区刺痛,背部疼痛,手足心热,眩晕,耳鸣,夜不得寐,大便艰难。切诊:未提及。
心绞痛冠心病肝肾阴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痛、胸闷、短气10个月。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寒痹心脉。脉沉而拘紧,按之有力,舌尚可。症状包括怵惕、惊悸、无力、畏寒、下肢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170/105mmHg,心电图示T波广泛低平、V倒置。病因病机为寒邪凝滞心脉,气机阻遏,气血不畅。
胸痹寒痹心脉阴盛水液停蓄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48岁女性,反复发作性胸痛胸闷2年,加重1月,发作时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伴心悸、头晕、恶心、口干而苦,情绪激动诱发。血压20/13kPa,心电图提示左心室受劳累,眼底早期动脉硬化改变,血总胆固醇6.45mmol/L,甘油三酯4.3mmol/L。中医诊断为奔豚气。
心绞痛奔豚气气上冲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冠心病史5年,1981年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半年。主诉为心绞痛,因受寒、劳累或情绪变动诱发,左胸刺痛,夜间尤甚,牵涉左胁左背。诊时痛苦面容,面色晦滞,舌紫黯,边尖略红,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病机为气血郁滞,心脉痹阻。证型为心脉瘀阻。
心绞痛心脉瘀阻气滞血瘀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主诉冠心病8年,心前区疼痛2月。心痛彻背,胸闷憋气,后嵴燥热,口干苦,纳差腹胀,呃逆反酸,心悸多梦,大便干燥。舌质暗红,舌下络脉青紫怒张,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脉瘀阻,气阴两虚,胸阳不振。
冠心病心脉瘀阻气阴两虚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